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SPAC動態 | K11創始人遞交申請;騰訊投資的Lilium擬通過SPAC上市

2021-04-06 19:26

截至上周三(3月31日),SPAC一季度交易正式落下帷幕。延續去年的火爆之勢,今年市場依舊熱鬧。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通過SPAC上市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媒體援引SPAC Analytics統計數據,截至3月29日,今年已有296單SPAC進行IPO,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的248單;募集資金合計958.05億美元,超過去年的833.41億美元。

盛宴之下,據媒體消息,由新世界行政總裁、K11創始人鄭志剛創辦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Artisan Acquisition Corp.,已經向SEC遞交招股説明書,計劃以“ ARTAU”為證券代碼登陸納斯達克。K11創始人鄭志剛曾通過自己創辦的C資本(C Ventures),參加過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小紅書及小馬智行的融資

目前,SPAC合併市場共有5宗交易正在進行中。其中,4月1日合併完成的的AST SpaceMobile交易,據悉合併公司預計將在4月6日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截至發稿,周一(4月5日)New Providence收盤上漲10.89%,股價報12.63美元。

3月30日,德國電動空中出租車初創公司Lilium宣佈擬將通過SPAC在納斯達克上市, 公司估值將達33億美元,較去年6月一輪融資時獲得的10億美元估值增長逾兩倍。此前,Lilium曾獲得騰訊、特斯拉早期投資者Baillie Gifford和風險投資公司Atomico等公司的投資。

【相關閲讀】

太瘋狂!SPAC方式上市飆增,國際投行暴賺,各界名流競相參與

以SPAC(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模式上市熱度不減,今年一季度SPAC的IPO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各界名流紛紛參與SPAC盛宴當中,既有投資大咖,也有體育明星。華爾街投行賺得盆滿缽滿。多地交易所為提高競爭力,有意引入SPAC機制並進行研究。就在3月31日,新加坡交易所修訂上市規則,針對SPAC機制徵求市場意見,截止到4月28日為止。

但在SPAC浪潮背后,隱憂逐漸浮現,引發的爭議不少:投資回報是否被誇大;劣質企業是否規避監管上市;估值泡沫如何解……

據瞭解,SPAC上市融資方式集中了直接上市、海外併購、反向收購、私募等金融產品特徵及目的於一體,並優化各個金融產品的特徵,以完成企業上市融資的目的。

SPAC瘋狂還能持續多久?

曾獲騰訊投資 Lilium擬借殼上市!

目前Lilium預計主打的7座垂直起降電動飛機,啟動載客業務的時間點為2024年。

此前騰訊投資的德國飛行汽車企業Lilium將通過空白支票收購公司Qell Acquisition Corp的反向合併在美國上市。

合併上市后,將為Lilium帶來8.3億美金的資金,其中包括Qell Acquisition Corp以信託方式持有的3.8億美元現金,以及Baillie Gifford、黑石、騰訊等十家機構共計4.5億美元的投資承諾。Lilium表示,與Qell的合併,將為其在2024年啟動商業運營的目標提供支持。

據悉,Lilium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是一家開發可垂直起降的電動飛行器公司,目的是為出行者提供一種可以繞過道路交通,在城市之間通勤的新方式。

此前該公司展示的新型五座電動飛機已經完成了首次測試,該電動飛機的航程為550km,最高時速為300km/h,最大飛行高度2000米。目前Lilium預計主打的7座垂直起降電動飛機,啟動載客業務的時間點為2024年。

對於業務前景,Lilium首席執行官Daniel Wiegand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高速交通網絡,而且要比傳統的地鐵運輸便宜100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