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1-03-11 00:04
原標題:《自然》刊登上海團隊成果:發現植物兩大免疫系統協同抗敵
在與病原菌長期「博弈」中,植物的雙層免疫系統曾被認為是兩支獨立部隊,各自鎮守一方。
辛秀芳是一名85后女研究員,她帶領的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他們的研究,為人們重新認識和理解植物免疫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為后續通過整合植物雙層免疫系統,培育優良持久抗病的農作物品種提供了新思路。
兩支「免疫部隊」曾被認為獨立平行
辛秀芳研究員
細胞膜表面的受體蛋白,能識別病原菌所攜帶的一些分子,如鞭毛蛋白,從而激活植物的第一層免疫系統(稱為PTI),來抵抗病原菌的入侵,這是免疫系統的「第一部隊」。
由於兩層免疫系統中,不同免疫受體識別不同的病原菌來源的分子,而且免疫受體激活的機制有很大不同,之前絕大多數植物免疫領域的研究,都將兩條免疫通路作為兩個獨立平行的免疫分支。
兩支「免疫部隊」的關係一直以來尚不清楚,這也成爲了植物免疫領域尚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之一。
精密分工合作,讓活性氧大量產生
辛秀芳團隊的研究,破解了這一謎題。
辛秀芳研究團隊
研究發現,植物的第一層免疫系統(PTI)對激活第二層免疫系統(ETI)輸出正常的免疫反應,尤其是在調控活性氧的產生方面起有重要作用。
活性氧作為能夠直接殺死病原菌的分子,以及放大植物其它免疫事件的信號,對植物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具有重要作用。
該研究揭示了植物兩層免疫系統,通過精密地分工合作,讓活性氧大量產生,其中第二層免疫系統(ETI)負責增強活性氧合成酶RBOHD蛋白的表達,而第一層免疫系統(PTI)促進RBOHD蛋白完全激活,二者缺一不可。
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植物的第二層免疫系統(ETI)通過增強第一層免疫系統(PTI)核心蛋白組分的表達,誘導后者更持久地進行「武力輸出」。
植物免疫系統協同工作模型
辛秀芳研究組博士研究生袁民航為論文第一作者,辛秀芳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研究組博士研究生江澤宇、蔡博瑩、博士后王易平和河南大學聯培研究生劉夢匯為共同作者。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儉民研究員及其實驗室畢國志博士和美國杜克大學Sheng Yang He教授及其實驗室Kinya Nomura博士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本課題得到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項目等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