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0-12-08 20:59
本文來自 「萬得資訊」,文中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隨着電動汽車在全球範圍內的快速普及,交通行業的重大轉型對採礦和金屬等向其提供造車材料的行業產生重要影響,其中不僅有機遇,也有挑戰。
安永(EY)美國採礦和金屬部門負責人Robert Stall在本月稍早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全球電動汽車的使用率正迅速上升。2019年,全球約有720萬輛電動汽車在路上行駛,2010年這一數字僅為1.7萬輛。在以中國為首的至少20個國家,電動汽車佔新車銷售市場份額的1%以上。研究表明,在五到十年內,包括公交車、出租車、卡車和私家車在內的大多數城市交通工具都將電動化。」
據EY Mobility Lens Forecaster預測,到2033年,美國、歐洲和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內燃機汽車和完全混合動力汽車。
Stall稱,隨着電動汽車需求增加,較小型金屬市場(如鋰、鎳、鈷和石墨)的規模預計將大幅擴張。在所有車輛實現電動化的情況下,對鈷和鋰等金屬的需求可能是當前的20倍。
他表示,交通電動化是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將影響整個汽車價值鏈,這為採礦和金屬行業帶來了巨大機遇。但是,要滿足電動汽車、電池和基礎設施日益增加的需求,也會對提供製造這些產品材料的供應方產生顯著影響。
鋼和鋁
Stall稱,汽車行業的鋼需求預計將保持不變。每輛電動汽車所需鋼材量的減少可能會被電動汽車產量的增加所抵消。隨着電動汽車產量增加,鋁的淨增量需求預計將出現增長。電動汽車在普及,電池生產和充電基礎設施也必須跟上,這需要大量的鋼和鋁。
他指出,電動汽車的重量是影響其效率的一個關鍵因素,而效率影響着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客户吸引力。據估計,車身每輕100公斤,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就會增加10%到11%,並節省20%的電池成本。若車身使用鋁等更輕的材料,便可以幫助抵消電池的重量。然而,隨着電池技術的發展,成本和重量都在下降,這促使公司考慮在低成本部分的某些應用中使用鋼。由於先進高強度鋼(AHSS)能夠提供可持續的輕質結構,因此越來越受到汽車製造商的歡迎。AHSS將車輛的平均重量降低25%至39%,並使車輛壽命周期內的温室氣體排放減少約4.5噸。
銅
Stall稱,電動汽車的銅用量約為內燃機車的五倍。這意味着如果2030年要生產3000萬輛電動汽車,每年將額外需要200萬噸銅。新的充電口和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銅,這將使銅需求增加12%至15%。
他表示,需求攀升,加上生產成本的上升以及礦石品位的下降,很可能推升銅價,從而促使人們尋找替代品。目前,還沒有銅的直接替代品,但研究人員正在試驗用鋁來替代某些應用,以降低總成本。雖然電池技術的持續創新可能會對銅需求產生一定影響,但交通行業對銅的總體需求預計將在未來十年至少增加一倍。
電池金屬
Stall表示,為滿足電動汽車不斷增長的需求,對鋰、鈷、鎳、石墨和稀土金屬的需求可能會成倍增加。供需不匹配的情況或將加劇,這也是為什麼礦商已經開始向這些礦產配置資本,儘管動作保守。強勁的需求前景,再加上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激勵措施,重新點燃了人們對這些商品的興趣。
但他指出,若干供應方面的挑戰可能會導致未來供應短缺,其中包括儲量高度集中(超過50%的鋰儲量在澳大利亞、阿根廷和智利,全球75%的石墨產自中國,全球逾50%的鈷產量來自剛果),複雜的地質條件推升採礦成本,價格劇烈波動影響資本投資的確定性,項目籌備時間長,以及許多礦區地緣政治風險高。
安永認為,這類企業融資將面臨特殊挑戰,礦商應考慮非傳統資本資源以及與終端用户合資的企業,以確保新資產的持續生產和勘探所需的大量長期資本。
創新與綠色
對於未來,安永認為,隨着電動汽車加速普及,採礦和金屬公司將成為建立安全、可持續的電動汽車生產供應鏈的核心。安永全球採礦與金屬部門負責人Paul D. Mitchell説:「現在是金屬生產商加大創新投入、增產低碳產品的時候了。」
Stall稱,對鋼、鋁和銅生產商來説,滿足需求可能不成問題,但隨着對碳排放的擔憂加劇,對綠色產品(尤其是鋁)的需求或將上升。與低碳產品相關的價格溢價和金屬供應限制將推高原材料成本,使提高生產效率以最大化盈利能力和推動全行業向脱碳過程轉變變得更為重要。
電池金屬方面,Stall表示,若要滿足未來的需求,現在就需要大量投資。電動汽車價值鏈上的戰略合作已經出現,最近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也開始涉足上游採礦資產。電池金屬的廢料供應亦將變得至關重要,儘管在下一個十年末之前這不太可能成為真正的選項。生產商還可選擇縮小電池尺寸,來降低電池礦物的需求量,但只有在政府能夠在整個國家/地區範圍內提供可靠的充電基礎設施時纔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