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經濟至暗時刻已至,但前路仍無光明

2020-07-31 13:49

本文來自 「萬得資訊」。

美國經濟經歷了史上最大單季降幅,環比下降9.5%。最壞的情況已經到來,但對於美國經濟來説,並沒有肉眼可見的光明未來。

在3月至6月這一季度中,美國GDP按年率計算下降了32.9%,雖沒有華爾街預測的那麼糟糕,但仍然是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

今年3月,由於病毒全球大流行,原本被微調為21.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突然停擺。

當時,人們預期這種下降只會是暫時的,等到重新開放,美國經濟將迅速、積極的復甦。多數經濟學家,包括白宮的經濟學家,一直期待着殘酷的數據將在第三季度出現好轉,並提供一個與前所未有的衰退形成對比的大幅反彈。但是現在,各方的看法都變了。

在5月和6月創下紀錄的就業增長現在似乎正在憑空消失,因為每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仍然居高不下。隨着越來越少的人恢復正常活動,原本強勁增長的消費者支出數據也在逐漸下降。日增的病例,正在對預期中的經濟快速增長產生悲觀情緒。

RSM 的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Brusuelas 稱,在條件不成熟的條件下重啟經濟已經開始顯現出弊端。在過去6周里,美國經濟開始出現橫向波動,並開始出現停滯的跡象。

高盛經濟學家報告稱,其當下活動指數(Current Activity Index)顯示,在6月份有微弱擴張0.5%,在7月的數值為3.8%。至於未來,高盛認為,美國經濟究竟怎麼發展,完全要看衞生事件發展狀況:雖然(第二季度)庫存拖累可能在第三季度逆轉,但病毒傳播途徑仍是主導近期經濟增長前景的因素。

美聯儲方面,似乎也印證了高盛的論調。本周三,美聯儲表示「經濟活動近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見頂了」,而且衞生事件在最近一段時間會嚴重影響到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脹。

周四另一份報告顯示,就業市場要回到5個月前50年來最強勁的水平,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每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連續第二周突破140萬人,因為在停產期間流離失所的2000多萬工人仍然很難很快再就業。

鮑威爾也表示,短期看,失業率似乎在下降,但這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不真實的。而且失業率與新增確診病例人數變化也密切相關。經濟活動似乎強勁復甦,但只有等到更多的經濟數據證實之后,才能確認這一點。本周五,美國將公佈個人收入和支出數據,下周則將公佈非農就業等數據。

RBC Capital Markets認為,7月新增就業人數能夠達到200萬,而 Capital Economics 預計這一數字約為100萬。無論如何,就業人數可能遠低於6月份的480萬人和5月份的270萬人,而在進入7月份之前,估計有1780萬人失業。

這也就意味着,美國經濟要正常化,要經歷「電梯直降,爬樓梯回升」的過程。穆迪的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 説:「即使衞生事件完全過去之后,經濟恢復也不容易。預計到2023年至2024年之前,美國都很難實現充分就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