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0-05-20 19:57
意見領袖專欄專欄作家蘇黎世集團可持續性風險總監John Scott撰文,新浪財經歐洲站站長郝倩編譯
原文標題:Covid-19: Future Fallouts & Current Challenges
我們正深陷一場公共健康危機中,同時也是一個混合着能源危機的經濟危機。這讓我們如今正面對一系列的挑戰,所有這些都加劇了地緣風險。這些危機在未來18個月將如何顯現,又對我們今天所作出的決定意味着什麼呢?
世界經濟論壇在19日發佈的《新冠病毒風險展望:初步分析及其影響》報告中綜合了近350位資深風險專業人士的看法,綜合分析因疫情而產生的擔憂和負面影響,以及此次大流行病的含義和所帶來的影響。這已經超出了對眼下危機反應的範疇,並給當下以及未來全球風險提供了更深的見解。
Balancing Fear and Optimism 平衡恐懼以及樂觀主義
當下經濟危機的深度和廣度,將取決於是否可以尋求到可供廣為採用的疫苗,及有效治療藥品在內的退出戰略。同時,全球各地的政府都試圖在控制疾病蔓延和讓人們迴歸部分經濟活動之間尋找平衡點。這麼做賭注很高,不僅是體現在錯過某一步可能產生直接的健康以及經濟后果,還有如何管理大眾對風險的認知。
英國的投資人,銀行家,基金經理,也是鄧普頓成長基金(Templeton Growth Fund)的創始人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爵士曾經説過:「投資中會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認為這一次將會不一樣」,但是這一次的確很不一樣。最大的不同就是這一次經濟危機與公共健康危機交織,而人們都是怕死的。所以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回到「新常態」,適應我們內心的恐慌,並可以接受不確定性的常態。這需要藉助一個危機管理的架構,學會取捨。
我們所感受到的恐懼都是真實的,這些恐懼又因政府所傳達的信息而變得更為強烈,例如我們每天讀到的關於傳染率的數據統計,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尤其是那些之后更新又增加的死亡數字。這些都會影響公共行為,在很多國家有益於控制疫病蔓延,減少死亡,但是我們現在需要謹慎地尋找路徑,尤其是在商界,以求可讓社會帶有責任感地去適應和調整,管理好那些認為公共健康和經濟健康二者水火不相容的錯誤言論。
Risk Interdependencies風險之間的相互依存
上述危機都強調了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全球風險之間的相互聯繫。不要搞錯了,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始料未及的危機,會從很多方面改變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地緣政治,產業板塊,商業領域的競爭性,以及由於不平等加大,消費者行為,工作方式以及科技在工作與生活中的角色轉變所產生的長期的社會影響。
經濟風險是疫情所帶來的最直接也是最可能出現的風險,尤其是全球經濟陷入長期衰退。這本身並不令人詫異,尤其是最近IMF的報告也顯示自從上個月發佈經濟展望之后全球經濟所受影響更為深化。這些經濟風險都可能對環境,社會和科技產生更深遠的影響,且這些影響相互關聯。不論是公共債務和私人債務的激升都不可避免將諸多公司推到破產的邊緣,更是挑戰了當下社會保障體系,融資和私人存款的整體的效率。
在公共健康的危險之外,大流行病以及由此產生的禁足和企業關張,都可能對人們和社會產生長久的影響。結構性的高失業率更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經濟復甦的速度,加重社會不平等和精神健康問題,以及社會融合的缺失。這還有可能加大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的貧富差距,帶來嚴重的教育及就業挑戰,這些都可能成為導致「迷失的一代」的再度出現。
當世界應對這場新冠帶來的國際性危機時,最大的負面影響就是人們會忽視其他一些早已存在的國際性風險。尤其是現在我們看到少有舉措是針對可持續風險的,例如有益於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舉措。當一些國家開始從嚴重的健康危機中重振經濟,他們改變工作方式,對旅行,通勤和消費的態度,這些或許可以讓那些與低碳和可持續復甦相關的商業機會更容易融資。責任感讓社會可以去適應並回歸清潔綠色能源,關注人與社區本身,由此獲取可持續增長機會。
儘管在公司和政府應對新冠疫情時,科技發揮着主導作用,可科技與治理科技之間的關係也是充滿挑戰。對科技的不信任和濫用將對社會產生更為長期的影響。人們之間距離拉大,邊境重現,本地社區也愈加重要。此時是科技助力我們回到一個更為全球性的世界。我們看到科技讓「不接觸」的經濟成為可能,例如遠程醫療,在線零售以及遞送——點擊提貨服務。這些板塊同樣創造了諸多新的商業和僱傭機會,但對於科技更大的依賴也同時增加了網絡安全風險。
Busines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商業和政策將作何考慮?
在諸多不確定性之下,今天政府和商界所做的決議都將決定諸多的風險和機遇最終將如何呈現。這其中具體包括幾個問題:
首先,我們在實際操作層面究竟將如何權衡得失:即讓人們可以快速回歸工作,同時仍可以保護好僱員,消費者和社會。
其次,在我們的商業運營面臨諸多變動之時,產業結構,企業競爭力都發生改變,我們如何才能不僅維持生計,還可以找到新的機遇?
第三,我們如何加速我們對於可持續性以及向低碳經濟進行轉型的承諾?
第四,我們消費者行為如何轉變,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商業主張,以及如何進行操作。
對於風險管理和商界人士,在現有保護僱員和消費者的管理行為之外,還有一些建議可以用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首先, 對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景進行分析和建模,使用一系列的情景來探索未來的走向,並做出敏鋭的應對。
其次,可將不同的情景融入到已存在的風險模型中,理解不同的復甦節奏將對企業,操作,信用和市場風險可能產生的影響。
第三,將你的團隊分成兩組:一組應對疫情所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任務是讓企業行為迅速回歸正軌;第二組着眼企業發展未來,在競爭圖景和消費者行為轉變的背景之下尋找新的機遇。
第四,保證採取正確的方式來保護好企業資產,包括那些目前閒置的或是重新定位的資產,讓企業恢復正常運營時這些資產可以快速重新啟動。
(作者簡介:John Scott, 蘇黎世保險集團可持續性風險總監,2001年加入該集團,2009年就任蘇黎世集團全球企業與商業保險業務首席風險官,2018年就任集團可持續性風險總監,管理集團在應對可持續性風險方面所作出的承諾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