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做空入門1:做空是什麼

2022-04-18 14:49

有的人認為做空是罪惡,也有的人認為做空是進步;有的人認為做空風險很高,也有的人認為做空能賺大錢;有的人認為,只有價值投資才能賺到錢,也有的人認為,我們做空的價值投資賺不到的那些錢。那做空到底是什麼?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一、做空的概念

做多和做空是一種相對交易。做空可以簡單理解為「看跌」,比如不看好某家公司的發展,認為公司股價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很可能會下跌。相反,如果你看好某家公司的未來預期,那麼你就會選擇做多買入。

做多=買入=Buy/Long

做空=沽空=Sell/Short

股票做空,即沒有該股票的持倉的情況下,找到投資機構從高位借出股票,然后把股票賣出,等到公司股價真的下跌之后,再將股票買回來還給投資機構,賺取中間差價。

通俗一點,就是高拋低補。

在成熟市場,做空是一種常見的形式,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由於大部分市場禁止直接裸賣空(手里無票但依舊做空),因此,做空者必須先借股票,才能做空。這也意味着,相比做多直接購入股票,做空者每天還要額外支付借入股票的融券利息。

我們可以用下列公式來表示:

做多利潤(先買入后賣出)=  賣出價錢*賣出數量 – 買入價錢*買入數量

做空利潤(先賣出后買入)=(賣出價錢*賣出數量 – 買入價錢*買入數量) — 融券利息

舉個例子:投資者在A公司股價為$6的時候,向華盛借了10000股,然后立刻賣出,得到$60000。等到公司股價跌到$3的時候,再從市場里花$30000買回這10000股,還給了華盛。這樣一來一回,投資者獲利=$60000-$30000-融資利息<$30000。

二、做空的鼻祖

説到做空的歷史,利弗莫爾的案例似乎更能講清楚它的「前世今生」。

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做空者。

在1906年至1907年的流動性偏緊帶來的股票大跌中,利弗莫爾在空頭市場中大獲全勝。當時他注意到一則消息:北方太平洋和北方鐵路發行新股,但股東可以分期付款。華爾街首次出現這樣的消息,利弗莫爾判斷市面資金會變得緊張。而幾天后,另外一家大公司聖保羅公司宣佈發行新股,但規定繳款期在上面兩家公司之前,利弗莫爾再次確信資金緊張的問題會導致股價下跌,於是果斷大量下空單。

而自1907年9月下旬開始,貨幣市場就非常緊張,市場極度缺錢。10月初利弗莫爾得知貨幣經紀人都開始囤積資金,沒人願意借出資金,預測股票即將崩盤。當年10月24日,美國貨幣市場凍結,然而當時沒有中央銀行出面借款,股市就此崩潰,這次崩盤為利弗莫爾帶來了100萬美元的收益。

此后,利弗莫爾還成功預測了1929年的市場崩潰,做空了整個美國股市,獲得了1億美元的收益。

三、做空機制的作用

做空相較於做多,雖然有點陌生,但既然存在,就自然有它的理由。

做空機制在金融市場當中有它獨特的優點:
1)有利於減少市場泡沫

做空機制將更多的信息融入股價里,從而有助於降低股市的投機性與波動性。以長期投資為主的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往往容易把正面消息反映在股價中。然而,如果股價只反映正面消息,不反映負面消息,那麼股價將遠高於其真實的價值,股價高到無人能買。

美國證券市場的研究顯示,當做空受限制時,投資者只能以更高的價格購買股票,超過了應該獲得合理價格。儘管股票價格上漲的泡沫「看上去很美」,但當股價下跌時,最終受損的還是投資者。如果投資者對資本市場失去信任,他們將不願購買任何股票,就會增加所有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

2)有利於價格發現

做空是否受到限制對資本市場的信息效率有着重要的影響。做空限制包括做空禁令或因成本過高而無法實施做空等。擁有負面信息的投資者無法順利做空,因而負面信息無法充分反映到資本市場價格中,減緩了信息傳遞的效率,資產價格被高估,市場有效性降低,阻礙了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

3)有利於提高做市商(Market Maker)的積極性

在採取做市商制度的市場上,做空機制對流動性的作用就更加明顯。當不許做空時,做市商一般需要持有大量的證券,而這加大了其做市成本,做市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能力就會相應減弱。一旦允許做市商做空,其做市成本會下降,而且交易的空間也會擴大,從而提升了做市商填補市場供需不均的能力,提高了市場的流動性。

做空交易一般採用的都是保證金交易的形式,做空者只需繳納所賣空證券價值一定比例的現金即可以交易,這就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客觀上有利於提高市場的流動性。

4)有利於投資者進行風險管理。

做空限制會通過阻礙投資者實現最優投資組合決策的方式,影響風險管理決策。在做空受限時,由於不能對資產配置負權重(Negative Weighting),投資者可選的充分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減少,風險管理效力降低。

而允許做空時,長期限的投資者的最優投資組合是:持有較高比例高風險高收益的激進型股票,而通過做空中性股票及持有部分防衞型股票來對衝風險,因而允許做空對長期投資更為有利。

做空機制除了自身的優點以外,也會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增加了投資風險,既然做空是從股價下跌中獲益,那麼如果股價沒有如期下跌反而上漲,那麼做空投資者可能面臨巨大的虧損。

這里要跟大家重點強調的是,做空的風險其實是高於做多的,做多相當於鎖定虧損,而做空則可能虧損無限;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股票A價格為$10的時候買入100股,那麼你最大的虧損就是股價跌到0,虧損$1000。但是如果你在同樣的情況下選擇做空100股,那麼當股票A價格漲到$20的時候,你就會虧損$1000,如果接下來股價繼續上漲,比如股價漲至$30,那麼你的虧損就是$2000,超過100%的虧損。

四、做空的風險提示

對於做空,投資者們需要辯證客觀的來看待,畢竟任何事情都有好與壞。

有時,做空機構調查不夠詳盡,被做空公司進行公告澄清並反擊,股價不降反升。有時,部分上市公司在面臨做空質疑之后會選擇迅速停牌,像港股對停牌時間沒有嚴格限定的話,停牌時間可以無限拖長,導致做空者無法平倉(被套牢)。

當然做空對時機的把握要求比較高,風險也較大,稍有不慎,就會有空頭被上市公司打爆倉的名場面。曾經的著名做空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也曾在GME遊戲驛站事件后,宣佈繳械投降,停止做空。 

 

最后強調一句,風險防範不能忘,理性投資記心中。

本門課程僅為知識普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學習更多港美股知識,請鎖定價值課堂

我們下期再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