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啥操作?英國央行允許政府直接借錢透支?

2020-04-12 18:00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4月9日,英國財政部和英國央行發出聯合聲明,為抗擊新冠疫情提供資金,英國政府計劃從英國央行透支額度中增加緊急借款,直到疫情平息。

英國央行重啟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廣泛使用的工具,由英國央行直接為英國政府支出需求提供暫時性資金,政府可以繞過債券市場直至疫情結束。英國央行為啥祭出罕見「大招」?此舉又意味着什麼?

政府臨時直接從央行借錢,年底前還

4月9日,英國財政部、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land,BOE)發佈消息稱,暫時擴大設立已久的籌款便利(Ways and Meansfacility,W&M facility)動用規模。

消息稱,作為一項臨時性的舉措,此舉將在市場受到新冠疫情干擾時,為英國政府提供短期的額外的流動性,以幫助其平滑現金流並且支持(金融)市場有序運作。英國政府將繼續利用金融市場做為其主要融資來源。英國政府針對 COVID-19 所採取的相應措施,將透過正常債務管理機制進行額外舉債。

消息強調,英國財政部、英國央行強調,籌款便利機制動用的任何額度都將是暫時的、短期的。除了暫時可以平滑政府現金流外,籌款便利還將避免立即通過國債和英鎊市場籌款的壓力。

消息還稱,任何透支都將盡快在年底前償還,英國財政部、債務管理辦公室和英國央行將密切合作,以使得國債和英鎊市場有序運作。

此外,英國央行還將於每周一公佈政府借入了多少資金。

英國央行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銀行,也是各國中央銀行體制的鼻祖。

籌款便利(W&M facility)是英國政府此前就有的透支賬户。這個賬户起源於1694年英格蘭銀行建立之初,並向政府提供了120萬英鎊的貸款,以資助與法國的九年戰爭。

英國政府在英國央行的透支額度目前為4億英鎊。上一次英國政府大規模動用這項機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當時賬上最高達到了199億英鎊。

不過,據路透社報道,4月5日,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曾表示,BOE 不會從事永久性支援政府支出的「貨幣融資」(monetary financing)行為。貨幣融資被視為與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以及近代津巴布韋的惡性通貨膨脹有關。

政策「大招」與經濟下滑速度賽跑

為啥英國政府會祭出這樣一項「大招」?

受新冠疫情影響,英國經濟幾乎停滯不前。英國財政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由於抗疫行動的鉅額成本,以及經濟衰退對税收收入的打擊,英國本財年需要額外撥款1300億英鎊,這將使其總融資需求超過2900億英鎊,約佔經濟產出的13%。

據英國媒體報道,3月17日,英國財政部監管機構負責人表示,英國面臨「戰時局勢」,必須緊急增加公共開支,從而在疫情中支持家庭和企業,即使公眾借貸會迅速增加。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負責人羅伯特•喬特(Robert Chote)表示,「在我們討論的同時,經濟可能就在萎縮」,這會對公共財政造成了損失,但是現在是時候花錢了,而不必考慮國家債務。

「現在不是對一次性增加公共債務大驚小怪的時候。現在是應對戰時局勢,錢必須花的恰到好處。」他説。

原本,英國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從市場融資。

據彭博報道,3月31日,英國央行前副行長、現任預算責任辦公室的Charles Bean認為,英國央行應該直接從政府購買債券,幫助英國政府實現鉅額的借款需求。他説,私營部門金融機構可能很難獨立消化為保護經濟免受冠狀病毒衝擊所需要額外發行的國債。

總而言之,當下,各國央行都在開足馬力,與實體經濟的下滑速度賽跑。

但是,本輪全球央行為應對疫情「黑天鵝」衝擊的種種舉措也印發了不少擔憂。人們擔心在央行的「無限兜底」下,政府赤字增加最終會引發通脹率上升,甚至可能導致1990年代津巴布韋的災難性惡性通脹「重演」。

巴克萊(Barclays)固定收益策略師Moyeen Islam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此舉是為應對不可預測的短期政府借款需求的風險管理活動。但這也為(政府)直接貨幣融資打開了大門。

「近期的經驗告訴我們,臨時性的常常會變成永久性的,而且還會擴大。」Islam説,10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大量購買政府債券已經變成了央行的核心舉措。

對英國政府而言,今年的財政還面臨大規模支出。

3月11日,英國財政大臣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向下議院公佈2020年財政預算。其中要點包括:投入300億英鎊用於抗擊新冠疫情;50億英鎊應急資金將用於支持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和其他公共服務;小企業將能夠獲得高達120萬英鎊的「業務中斷」貸款;基建方面,到2025年中期,將在道路、鐵路、寬帶和住房上投入超過6千億英鎊,在高速公路和其他關鍵道路上投入270億英鎊;個税,工資和養老金方面,國家保險(NI)起徵點從8632英鎊提高至9500英鎊;增加研發投資,每年將對研發的投資增加到創紀錄的220億英鎊,佔GDP的比例將是近四十年來最高水平等等。

然而,這些舉措也可能帶來政府債務擴張。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稱,這次在政府部門和投資領域的支出是自1992年以來「大放送」(giveaway),到2024年,公共債務可能增加至1000億英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