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19-12-27 06:17
原標題:來了!華爾街對2020年美股預測最全盤點!
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
今年美股表現之好,大大出乎華爾街的預料。但對於明年,他們的建議是,不要再指望美股會有同樣矚目的表現。根據英為財情綜合24家投行分析報告的統計,截至12月25日,華爾街對2020年標普500指數的預期中值為上漲4.91%至3381.5點(相較12月24日收盤價);平均值為上漲3.38%。
截至目前,華爾街大部分機構都已經放出了2020年的預測。從上一期文章中,你可能會很失望地發現,華爾街大多數機構的預測都不怎麼準確——這種感覺其實是對的。
機構Bespoke統計過,自從2000年以來,華爾街平均預測標普500指數會上漲9.5%,而實際上該股指的平均漲幅不到4%。就如同報告所説,預測一年之后的市場會到達哪個點位,其實是一件「傻瓜的差事」,常常是徒勞無功。
這警告我們不要迷信華爾街的預測。當然,這也並不意味着市場預測沒有用。只是,比起關注機構預測市場會漲到哪里、跌到哪里,我們不妨更關注他們的分析邏輯,以及對於市場方向的大致判斷。
今年美股表現之好,大大出乎華爾街的預料。但對於明年,他們的建議是,不要再指望美股會有同樣矚目的表現。根據英為財情綜合24家投行分析報告的統計,截至12月25日,華爾街對2020年標普500指數的預期中值為上漲4.91%至3381.5點(相較12月24日收盤價);平均值為上漲3.38%。
德銀:2019年與2020年,標普的終點不變
預測今年標普500走勢最準確的德銀分析師Binky Chadha,在12月2日給出了和去年一樣的目標點位——3250點,這隻比12月2日的收盤價高出4%,較昨日(12月24日)的收盤價高出0.8%。
Chadha在報告中指出,股票交易者過早計入了宏觀經濟數據和企業盈利的反彈,這可能會使明年標普500指數維持在區間內波動。「市場定價了什麼?當前估值反映他們押注ISM會反彈至57左右,盈利將增長15%。儘管兩者均有持續放緩的跡象,但標普500仍然攀升至歷史高位,表明市場已經計入了基本面的反彈。」
但Chadha預測企業盈利的回升要慢得多,他預測標普500指數明年盈利增長將只有6%,至每股175美元;與此同時,企業股票回購削減、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揮之不去的經貿風險,可能會壓低投資者願意為股票支付高溢價的意願。截至12月2日,標普升值了20%,其市盈率膨脹至19.1倍,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區間。
「美國總統大選將使其貿易政策帶來的基本面不確定性難以完全消散。這些政策困擾着企業,是美國乃至全球增長放緩的關鍵驅動因素。」 「這預示着經濟增長的下行軌跡將有所突破,並有所反彈,但並不會反彈至市場已經定價的、本輪周期的峰值。」
Piper Jaffray:四大催化劑到位,3600點不是夢
對明年美股最樂觀的是Piper Jaffray,該機構的分析師在12月16日表示,「展望2020年,整體基本面似乎能為風險資產的持續優異表現提供支持,根據當前的預期,有望推動增長好於低迷預期的催化劑已經到位。」
「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寬松的貨幣政策、穩定/改善的住房市場以及富有彈性的美國消費者」是增長的主要動力。這種好於預期的經濟增長和較低的通貨膨脹壓力很可能會使美聯儲在明年之前保持按兵不動。
他們補充稱:「我們猜想,利率和曲線收益率差將因此而逐漸上升,並有助於緩解市場對衰退的擔憂。」 「貿易政策仍然是主要風險;但是,與2019年相似,我們認為與貿易有關的波動將是暫時性的,代表了買入機會。」
因此,進入到2020年,美國股票的技術結構「仍然看漲」,受到資金從美債、黃金等避險資產轉向股票等風險資產的輪動所推動。
「大盤股和成長股保持了領導地位,但市場的參與度已擴大到周期性行業,包括價值股和小盤股。」 「至於標普500指數,關鍵阻力在最近的11月高點3154點,支撐位是3120,然后是3100。我們認為這是多頭捍衞的關鍵水平,若向下突破該水平將意味着額外2.0-2.5%的回調。」
大摩:2019年慘敗后,仍死守空頭立場
摩根士丹利仍然堅持它的空頭立場——該投行預計2019年標普500會跌至2700點,這與實際價格相差超過16%。對於2020年,摩根士丹利預計,標普500會跌至3000點,意味着近7%的潛在跌幅。在大摩看來,明年美股可能跑輸全球股市。
在樂觀的情況下,大摩認為標普500可能會升至3250點;而在悲觀的情況下,則預計會跌至2750點。
該行分析師表示:「在美國,我們繼續預計企業盈利增長仍將承壓,因為隨着利潤壓力持續增長,我們的盈利模型預計明年盈利將再度持平或適度下降。」 「我們的經濟團隊預測經濟增長緩慢且工資增長加快,可能會加劇這些利潤壓力,並進一步影響盈利前景,這將轉化為美國以外地區更好的盈利增長。」
到目前為止,2019年美國股市一直是全球股市的領頭羊,歐洲股市也出現了可觀的漲幅。兩個地區的股市都從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較低的利率中受益,因其各自的央行都採取了干預手段以刺激增長。
「鑑於估值重估或增量資金的範圍有限,且在我們看來盈利預期過高,美國仍然是我們最不看好的地區。」
他們補充稱:「我們認為,上升潛力最大的是那些盈利路徑十分清晰且可實現的市場(如日本和新興市場),或者有望因政治風險下滑而進行估值重估的市場(如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