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騰訊佈局香港保險業 和高瓴資本入股英傑華香港公司

2017-01-21 22:42

基金經理老鼠倉,説好保本變鉅虧,買基金被坑請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無故遭盜刷,銀行存款變保險,理財被騙請猛戳【金融曝光台】!

  英傑華1月20日在官網披露,已經與高瓴資本、騰訊達成協議。英傑華集團(AVIVA)、高瓴資本和騰訊已同意在香港發展一家保險公司,專注數字保險服務。高瓴資本曾與百度共同發起百安保險,騰訊此前也已經參與設立了眾安保險和和泰人壽。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高瓴資本和騰訊將收購英傑華人壽(香港)的部分股權。交易完成后,英傑華、高瓴資本各持有英傑華(香港)40%的股權,騰訊持有20%的股權。該交易還需相關監管部門批准。

  英傑華集團是英國最大、世界第五大保險集團,成立於1696年,總部設在倫敦。英傑華主要提供壽險和養老險產品,是世界500強企業,但最近幾年業務一直不理想,2012年便開始了業務重組和轉型,注重數字化優先和專注於主要市場。高瓴資本集團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由張磊先生2005年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業績最優秀的投資基金之一。

  中國互聯網保險市場巨大的潛力,引得互聯網巨無霸們紛至沓來。據新華社報道,2013年阿里巴巴(后轉為螞蟻金服)、騰訊和中國平安聯手成立眾安保險,拿到國內首張互聯網保險牌照。

  2015年11月,百度在上海宣佈,將聯手國際保險巨頭安聯保險及本土投資集團高瓴資本發起成立百安保險公司,進軍互聯網保險市場。

  2016年8月份,騰訊旗下子公司參與發起設立的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獲得保監會批准。騰訊為和泰人壽第一大股東,而且是股東羣體中唯一的互聯網企業。在此之前,騰訊在保險領域的佈局主要包括入股眾安保險以及通過理財通等渠道提供保險理財。目前微信理財通對接的保險產品來自平安人壽、太平人壽、中國人壽、光大永明等公司,騰訊起到渠道的作用。

  據中保協2016年11月20日發佈的《2016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阿里京東等第三方平臺成中國互聯網保險的最大銷售渠道,2015年銷售額為1487.29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互聯網保險公司自營平臺的746.66億元。

  報告認為,阿里、京東等綜合電商憑藉流量優勢實現巨量保費銷售,諸多保險中介機構建立的網絡平臺也成為保險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2015年,互聯網保險公司通過第三方平臺實現的銷售額佔互聯網保險銷售總額的66.58%。這表明,第三方平臺在互聯網保險銷售業務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平臺媒介作用。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