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離開軟銀 曾不滿投資WeWork

2019-12-29 10:35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界    作者:楊繼雲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決定離開軟銀。

12月27日,軟銀集團發佈聲明,優衣庫母公司CEO柳井正宣佈退出軟銀集團董事會,將在12月31日正式卸任。這意味着,他將告別已擔任18年之久的軟銀董事一職,不再與老友孫正義並肩作戰。

柳井正和孫正義是日本商界的兩個傳奇,而兩人淵源深厚。他們都是從朝鮮半島遷徙到日本的第三代移民,從2001年起柳井正就開始擔任軟銀董事,近10年來兩人交替坐着日本首富的寶座。

柳井正曾説過,自己在軟銀的職責就是「對孫正義忠言逆耳」。相交數十年,柳井正是日本商界為數不多敢於公開叫板孫正義的人,他曾不滿孫正義大手一揮44億美元投資WeWork。而如今,正值孫正義和軟銀因為對WeWork、Uber的投資陷入困境,柳井正的離開顯得更加意味深長。

25歲接棒父業,創造了日本商業神話

優衣庫的成功,至今仍是一個為人稱道的商業奇蹟。

當年,從父親手中接過男裝服飾店「小郡商事」時,柳井正25歲,他辭去百貨商店理貨員的工作,為的就是拯救父親這個快要倒閉的小店。他首先對店鋪進行了改革,不管是商品陳設還是流程效率都經過了一番改造,以至於有的老員工看不過去直接辭職了,最難的時候,他的店里只有6個人。

不久后,柳井正察覺到了日本休閒服飾市場的空白,還一反當時日本正流行的奢華之風,確定了日常服飾、主打廉價的銷售策略。1984年,第一家優衣庫專賣店在日本廣島開店,新穎的商業模式迅速引來關注,開店第一天店里的商品就被搶購一空,到第二家店開業時,銷售額當月就超過3000萬日元。

1998年,日本經濟進入蕭條時期,優衣庫憑藉便宜的定價更是大受歡迎,這一年賣出了200萬件,供不應求;在全日本開設了300家店鋪,一年的銷售額高達800億日元。

在如此的環境下依舊能跑出漂亮的業績,這給了柳井正很大信心,他開始開拓海外市場,中國成為重中之重。1994年2月1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08年金融危機時,很多企業財富迅速縮水,而柳井正的迅銷集團股價卻逆勢上漲了63%。

今年4月11日,福布斯再次公佈了日本50大富豪榜,柳井正以249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淨值擊敗孫正義,成為日本第一大富豪。這是柳井正兩年后重返首富寶座,人們再一次回味起柳井正的創業故事。

現任日本羅森公司總裁、曾與柳井正共事過的玉塚元一回憶,柳井正總是一身優衣庫的「便宜貨」,出門沒有豪車,吃一份比優衣庫T恤還便宜的麪條,沒有架子,甚至有時候站着就把飯胡亂吃完了。

一路走來,柳井正打破了人們心中「便宜沒好貨」的世俗偏見,用30多年的時間,把一個小小的家族企業做成了全球第三大服裝零售商,還開創了爆品哲學,在平價時尚中充當起不可或缺的角色。

柳井正曾公開表示會在60-65歲之間從第一線隱退,之后作為投資家以投資人的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安度晚年,不過,如今已經70歲的他仍然穩坐CEO之位。

但他做投資人的願望,在老友孫正義這里實現了。

私交深厚,在軟銀對孫正義「忠言逆耳」

過去近10年,日本首富之位由孫正義和柳井正輪流坐莊,殊不知兩人的私交也十分深厚。

孫正義和柳井正,都是從朝鮮半島遷徙到日本的第三代移民,這兩個小個子男人,分別在1981年成立了軟銀,在1984年開設了第一家優衣庫專賣店。沒有任何財團背景的二人,幾十年間成為日本乃至世界的成功企業家代表,從2009年起,他們兩人就包攬了日本首富之位。

當柳井正憑藉優衣庫登頂寶座,另一邊,孫正義的30多年也締造了無數奇蹟。投資了巴巴、雅虎日本等等經典案例,所到之處讓眾多VC/PE不得不應戰,一定程度上,軟銀試圖用雄厚的資金改變資本世界的遊戲規則。

2001年6月,柳井正開始擔任軟銀董事,兩個人的交集更進一步。加入軟銀是柳井正的主動之舉,他回憶,迅銷集團和軟銀集團都是在1994年公開募股,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編碼是分別是9984和9983,「感覺就好像同班同學一樣,當時我對軟銀引入的每日結算制度和使用電腦局域網的經營管理方式有興趣,所以去和孫正義見了面,之后也保持着聯繫,談到了想成為獨立董事這件事。」

柳井正稱自己在軟銀的職責就是「對孫正義忠言逆耳」,當時軟銀和大企業聯合開展新事業和風險投資等種種工作,基本上都沒能完成,他希望孫正義能堅持住、不松懈。柳井正與孫正義都是超級樂觀主義者,做事時願意不斷嘗試,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兩人也同樣沒什麼物質慾望,有很多相似之處。

或許,孫正義和柳井正這兩位韓裔,對於日本本土財團來説都是局外人,兩人的祖輩又來自的相同的地方,這樣的微妙情感讓他們更加惺惺相惜。

為數不多敢叫板孫正義的人,柳井正曾不滿大手筆投資WeWork

時至今日,孫正義已成為全球最具權勢的投資人,而憑藉着多年的交情,柳井正是為數不多敢跟孫正義叫板的大佬。

早在2017年,柳井正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軟銀CEO孫正義有個壞毛病,就是興趣點不斷變化,這也想干那也想干。」 柳井正甚至説:「軟銀已經是大企業了,就不能説大話。不過,這也是孫正義的魅力所在。」

柳井正有此感慨,恰恰是在他接受採訪的那一天,孫正義宣佈了軟銀對WeWork的44億美元投資。外界往往覺得,軟銀願景投資WeWork和Uber,實際上是違背了其早前宣佈的使命——對科技和物聯網進行投資。

事實證明,這兩家公司在日后成爲了軟銀投資超級獨角獸的敗筆,WeWork和Uber的接連挫敗,導致了願景基金的運營虧損,更讓孫正義的投資神話遭遇滑鐵盧。孫正義不得不反思,他甚至將這一次虧損形容為:「就像颱風過境一樣,這是我創業以來從沒有過的虧損。」

去年6月,軟銀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孫正義在股東面前稱軟銀為獨角獸獵人,並説:「此前將97%的頭腦用在了電訊業務上,今后將比例互換,把大部分心思用於投資。」

此言一出,柳井正立馬錶達了不同意見:「我看到孫正義的所作所為(投資)時,感到非常擔心。我的心情和在座各位股東一樣,很擔心投資會不會真的順利。在聽完孫正義今天的演講之后,各位請不要覺得自己高枕無憂。」他很憂慮——軟銀青睞科技投資,對日本手機服務等公司這樣的搖錢樹業務卻不上心。

據稱在軟銀內部,柳井正是為數不多能與孫正義抗衡的董事。所謂抗衡,不是指投資能力的量化判斷,而是説,當孫正義又出現什麼都想要、野心勃勃甚至不顧風險時,柳井正會站出來表達不同的看法,甚至與他進行爭論。

柳井正曾為自己解釋:「無論孫正義做什麼,我總是提出反對。有夢想是件好事,但是沒什麼比切合實際的管理更重要。我們還是應該腳踏實地。」

或許柳井正退出軟銀董事早有徵兆,他曾對記者説,他知道孫正義很有投資的才能,但是自己希望他作為實業家而成功,他並不希望軟銀旗下公司達到5000家,有20-30家子公司便好,「否則的話,我就不是實業家而變成投資家了」。或許從一開始,成為投資人就不是柳井正的大目標,他只想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性。

如今,他終於要離開軟銀,帶領優衣庫繼續開疆擴土,遠遠觀望孫正義「穿越海嘯」。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