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19-12-18 11:58
來源:金十數據
我們即將進入21世紀20年代,
而根據美銀美林最新發布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90%的受訪投資者認為全球經濟正進入經濟周期晚期,這是因為過去十年里全球陷入了低增長與低通脹的經濟體制里。
美銀美林認為,儘管自2009年來,全球貨幣寬松水平達到了歷史新高——768次央行降息,價值12.4萬億的金融資產購買與前所未見的低利率;但各國的經濟狀況仍是不夠樂觀:美國的實際GDP平均僅為2%,歐盟和日本實際GDP平均僅為1%。美銀美林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全球化、低利率、政策、高流動與低增長的宏觀背景,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加劇了財富分配不均,並導致了全球儲蓄相對於投資資金的盈余。
雖然企業與政府債務從2008年的105萬億美元飆升至2019年的255萬億美元,但高額的債務也無法刺激高增長
」。
相反地,
延續了將近10年的貨幣寬松政策造成了創紀錄的債務負擔,也導致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兩極分化也相當嚴重),但從中受益的是資本持有者而非普通工人。
債券與股票的投資組合從100美元上升至223美元,但與此同時工資只從100美元上漲至了125美元。
對貨幣主義的依賴,也意味着現代經濟擴張現在是由金融周期的繁榮與蕭條所驅動的。
此外,絕大多數市場觀察家認為,從10年代開始的趨勢將會延續至2020年后。不過諷刺的是,儘管關於美國明年是否會經濟衰退的的爭論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各國央行卻已表現得彷彿一場金融危機已經全面爆發。據美銀美林觀察,
過去6個月中全球央行降息共計51次,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紀錄,央行降息頻率之高讓人驚訝。
再加上2020年G4集團央行預計實施超過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行動,股市很有可能再迎來一場爆發。美銀美林預測:
股市將有可能在2020年第一季度出現融漲行情。
美銀美林的首席分析師邁克爾·哈特奈特(Michael Hartnett)對此表示:
「
2020年第一季風險資產可能迎來融漲,這主要是由美聯儲與歐洲央行仍在不斷注入流動性,以及兩大全球宏觀風險(英國脱歐與貿易局勢)消退所推動的。
我行預計,2020年初收益回報將達到較高水平,截至3月3日標普500指數預計上漲超過5%,至3333高位,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將在2月2日之前上漲35個基點至2.2%。」
而目前是否還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止這場牛市末期的融漲狂歡呢?美銀美林表示只有一種可能。哈特奈特認為:
「
21世紀20年代,市場最大的弱點將來自目前的債券市場泡沫:
超過13億美元的負收益債券(其中約1萬億美元為公司債券),德國與瑞士的負收益曲線,奧地利100年期債券收益率小於1%,以及全球債券收益與最低水平19個基點僅有毫釐之差。」
哈特奈特指出,無論是從中長期,還是短期走勢來看,政策錯誤(通脹目標化/現代貨幣理論)與央行的無能將很可能導致利率大幅波動,結束近十年來的牛市,並預示資產價格的觸頂。
在華爾街去槓桿化的同時,債券收益率的這種無序上升「很可能引起市場極度疼痛」,並不可避免地引發實體經濟的崩潰。
這就是為什麼美聯儲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對信貸市場疲軟的政策干預如此激進的原因,也是為什麼鮑威爾無限期推迟加息的原因,因為美聯儲正準備實行「對稱性」的通脹目標,哪怕通脹率達3%以上也不足以讓美聯儲加息。
哈特奈特認為,在2018年第四季度牛市近乎崩潰的驚恐經歷后,已經不清楚是否有任何因素可以迫使美聯儲再重新收緊金融環境了。此外,他也指出,央行的計劃總是不可避免地失敗,現在是時候思考面對下一次衰退之時要用什麼政策應對了。以下是當前市場情況一覽:
企業部門槓桿:
2008年至2018年,全球企業債務增長了62%。
華爾街規模龐大:
美國私營部門金融資產達到GDP的5.6倍,創下歷史新高。
私人股本:
私人股本和風險資本的資產管理規模將達到42億美元,2019年籌資有望創下新紀錄達6240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佔全球股本市值的5.3%,創下歷史新高。
股票回購:
自2009年以來,美國企業在股票回購上的支出為54萬億美元,併發行了150萬億美元的債務。自2018年以來,美國企業在實體經濟上每投資100美元,回購114美元,1998-2017年僅為60美元。
影子銀行資產:
從2010年的28.1萬億美元上漲了約61%,至45.2萬億美元,該數據不包括2.8萬億美元的私募股權資產。影子銀行資產佔全球GDP的73%。
殭屍企業:
經合組織殭屍企業的數量(利息覆蓋率低於1的公司)創下全球金融危機后的新高,達548家。
美銀美林總結道,美國未來的行動還將涉及到實施更高的税收政策、針對技術利潤的「佔領硅谷」政策、對股票回購的監管以及由財富税融資的租金價格控制、薪水調整和學生債務減免等綜合措施。
如果有需要的話(可能性極高),政府將會發行債務直至通脹率上升,並最終導致惡性通脹,以消除全球無法承受的債務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