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19-12-17 20:25
新聞情緒的突然變化對全球資產價格產生了重大影響,這證實了媒體語氣總的來説能夠很好地代表投資者情緒。
本文來自智堡,版權歸屬IMF
投資者對新聞有何反應?幾十年來,這個問題一直是金融研究議程的核心。現在,有兩種力量使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首先,信息技術的創新極大地增加了財經新聞的傳播範圍和速度。像路透社和彭博社這樣的實時新聞通訊社幾乎即時生成信息並向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傳播信息。
其次,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已經對外開放了金融市場。這使得國外新聞能夠更直接地影響當地市場狀況。
然而,長期以來,研究新聞對投資者行為和資產價格的影響仍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究竟是什麼新聞?新聞的內容是什麼?我們如何系統地識別好消息(或壞消息)?
幸運的是,過去十年,自然語言處理取得了重大進展——挖掘和分析大量文本信息,以提取關鍵特徵,如主題或語氣。從那時起,出現了大量經濟和金融文本挖掘的成功實例,包括使用傳統的新聞來源和社交媒體內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項目以最新技術為基礎,利用路透社1991年至2015年在全球範圍內發表的超過400萬篇有關經濟、金融、企業和政治的新聞文章,評估新聞對國際資產價格的作用。該項目使用文本挖掘技術來識別積極的術語(如「收益」、「復甦」或「信心」)以及消極的術語(如「危機」、「損失」或「下降」),來評估每篇文章的語氣是利好還是利空。利用這些數據,我們針對發達和新興市場構建了基於新聞的每日情緒指數。我們隨后分析,今天新聞中的樂觀(或悲觀)情緒是否有助於預測資產價格的未來變化。
我們發現,新聞情緒的突然變化對全球資產價格產生了重大影響,這證實了媒體語氣總的來説能夠很好地代表投資者情緒。它還突出顯示了國外新聞(和國外投資者)而不是當地新聞(和當地投資者)在驅動當地資產價格變化方面的作用。(我們所説的國外新聞是指涉及多個國家及其相互關係的新聞,而不是涉及單個國家的當地新聞。)
儘管全球新聞突然出現的樂觀情緒對世界各地的資產價格產生強烈而持久的影響,但當地新聞的樂觀情緒更加微弱,並且只是暫時的。從技術角度看,這項研究提供了文字對前沿經濟和金融研究的強有力作用的又一例證。
重要的是,這項研究還說明了大數據和文本挖掘等新技術如何在機構的日常工作中提供幫助。例如,每天在世界各地發佈的新聞中捕捉到的情緒(即所謂的「全球新聞情緒指數」)反映了其他常用的全球風險規避指標,例如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率指數,或VIX,它代表市場對未來30天波動率的預期,通常被稱為「恐懼指數」。但是,與VIX相比,基於新聞的指數最終可以更好地預測國際資產價格的未來走勢。
我們仍在理解新聞情緒為何如此重要,以及為什麼它似乎比其他廣泛使用的基於市場的指標能捕獲更多有關投資者情緒的信息。但這個項目已經表明,實時監測新聞語氣是捕獲其他方式無法捕捉到的投資者情緒突然變化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這是金融監督工作的關鍵。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