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19-12-12 15:05
原標題:波音737MAX事故概率被瞞報:平均每兩三年就會出大禍
儘管已有墜機事故導致189人喪生,美國監管機構也分析出,波音737 MAX可能會成為「幾十年來最容易出事故的大型客機之一」,但它還是決定」「碰運氣」,允許其繼續執飛。直到埃航出事,又有包括8名中國乘客在內的157人遇難,這一機型遭全球停飛。
后來上任的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局長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是他,當時就會讓飛機停飛。
FAA預測:若不干預,MAX在未來30至45年間可能發生15起類似災難性事故
據美國媒體當地時間12月11日報道,FAA當天在眾議院委員會聽證會上公佈了一份2018年11月的內部分析。
2018年10月,印尼廉航獅航集團(Lion Air )一架載有189人的波音737 MAX墜毀。這份事故后出爐的報告推測,如果沒有FAA的介入,MAX機型可能平均每兩到三年就會發生一起致命事故。這比波音或FAA當時公開表示的安全風險要大得多。
FAA分析預計,除非修正與2018年10月墜毀有關的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否則在MAX機型的30至45年壽命中,全球將發生多達15起類似的災難性事故。
媒體則援引評論分析稱,在修改系統軟件之前,MAX可能比之前的幾款波音機型更容易墜毀。
FAA退休官員、五角大樓航空安全官員艾倫?迪爾( Alan Diehl)也指出,對現代航空安全界來説,預測發生的15起墜機事故將是「一個不可接受的數字」。
而行業和政府安全專家都認為,量化的風險評估應該是FAA考慮的核心因素。
之后,爲了應對風險,FAA制定了一些短期和長期措施。
根據與FAA官員的面談、該機構最近向眾議院提供的信息以及另一份2018年12月的文件,FAA領導層曾決定允許MAX在兩項重要安全保障措施下繼續執飛。
文件預計,在大約7個月內,波音公司將對可能導致印尼墜機的防失速系統MCAS進行測試,並在該機構的批准下安裝修改后的軟件。
FAA還稱,應該向全球航司通報類似MCAS問題的可能性。如果機組人員意識到這一風險,並知道如何應對,那FAA就會認為飛機可以繼續執飛,直到更新永久性的設計修改。
雖然「15」這一數字會讓「現代航空安全界無法接受」,但知情人士透露,第一次墜機后,FAA曾給波音公司提供了一份報告,稱該機構的分析發現,「風險足夠低,允許繼續擴大這一機型的規模和業務,直到系統更新。」
而波音在獅航空難后聲稱,「基於各自嚴格安全程序得到的結果」,它和FAA「都同意,加強現有的飛行員操作程序……以及更新軟件是適當的措施」。
但媒體指出,波音和FAA的設想在不到5個月內就崩潰了。FAA的介入沒能阻止第二起事故的發生,埃塞俄比亞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型航班在3月失事,機上157人全部遇難。
兩起悲劇共奪走346人的生命,引發了波音現代史上最大的企業危機,FAA的安全監管作用也受到了國際質疑。
「破碎的安全文化」
在周三的聽證會上,議員們對該機構及其部分決定提出了質疑。
眾議院交通運輸委員會主席、俄勒岡州民主黨籍眾議員彼得·德法齊奧(Peter DeFazio)總結説:「儘管FAA自己有了這樣的推測,但它還是在公眾出行安全這件事上碰運氣,讓737 MAX繼續執飛。」
他指出,調查小組從FAA和波音公司收集了50多萬份文件、電子郵件和問詢,「揭露了」這兩者內部都存在「一種破碎的安全文化」。
「FAA沒能提出正確的問題,也沒有充分質疑工作人員從波音公司得到的答案。我們的調查顯示,許多FAA自己的技術專家和安全檢查員都認為,機構管理層往往站在波音一邊,而非維護公眾的安全。」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有檢舉人在聽證會上對波音和FAA的內部文化表示了擔憂。
檢舉人之一埃德·皮爾森(Ed Pierson)曾是波音737 MAX項目的員工。他揭發稱,自己曾敦促管理層叫停生產,因為其中存在失誤和「走捷徑」的行為,飛機生產壓力和零件獲取問題意味着,組裝飛機的員工工作過度,並有出錯的風險。
但他的建議被扔在了腦后。
「如果是我,當時會停飛」
FAA局長史蒂夫·迪克森(Steve Dickson)則在聽證會上「找補」稱,他將檢討最初檢驗MAX機型的程序,保留採取進一步行動,追究波音在設計決策方面信息共享不足和各項生產失誤責任的可能性。
不過,在承認機構失誤的同時,他不忘為FAA人員辯護,聲稱「這個體系沒有崩潰」。
除此以外,該機構發言人在聽證會前就「打預防針」稱,FAA在第一次事故后的分析往往在某種程度上誇大了風險,因為其中採取了最保守的方法。
而波音發言人拒絕置評。
兩次空難后才上任的迪克森表示,不想對第一次事故后做出的決定進行事后批評。但他坦言,根據現在瞭解的情況,他當時就會讓飛機停飛。
目前,FAA和外國監管機構正對MAX進行測試,以排除導致飛機墜毀的設計問題,相關機型預計要到明年第一季度纔可能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