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19-12-12 04:56
美聯儲FOMC利率決議筆記(2019年12月)
原創: Mikko
來源:智堡Wisburg
本次會議核心內容摘要:
美聯儲
決定維持利率不變
。
聲明中強調了
通脹的疲軟
,結合近期有關美聯儲通脹目標變化的新聞來看,
迟迟不達預期的通脹使得再次加息的條件變得更加嚴苛
。
相比於9月的經濟預測,
FOMC的利率預期在整體下調
。
只有4位FOMC委員預計明年將回到加息軌道
,剩下13位預計2020年的利率保持不變。
多數委員認為2021年,利率仍將處於2%以下
。
發佈會的大多數問題
幾乎都圍繞着通脹目標展開
,顯然,目前市場的聚焦點在於美聯儲迟迟未達標的2%通脹目標。
有理由相信,如果通脹仍然不達標,美聯儲將在政策上保持耐心
(不加息)。
聲明對比:無太大差異,表達了對通脹的擔憂
經濟預測與點陣圖:
下調失業率預測,
預計明年保持當前的利率水平
,2021年開始加息。只有4位FOMC委員預計明年將回到加息軌道,剩下13位預計2020年的利率保持不變。多數委員認為2021年,利率仍將處於2%以下。
相比於9月的SEP,對利率的預期整體調降。
發佈會細節:
在發佈會一開始,
鮑威爾對剛剛去世的前美聯儲主席沃爾克表達了敬意與緬懷之情。
鮑威爾強調了通脹不達標的害處。長期不達2%目標的通脹將促使預期產生變化,
使得實際通脹水平進一步下滑,這也將使得利率被推低,使得美聯儲更受零利率下限的限制。
(名義-通脹=實際)
美聯儲的短期國債購買以及定期回購操作平抑了貨幣市場的不穩定狀況。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通脹迟迟不達標?
答:通脹與失業率、資源利用率的關係產生了異變。
這使得美聯儲需要保持政策寬松來驅動通脹向上達標
。
第二個問題:你之前將本輪周期與1998年的情況進行類比,這種類比可以被延續下去嗎?
答:當時的情況和當下類似,需要更寬松的政策,但經濟擴張周期仍未走完。所以我們這次也選擇了三次降息。與當時的狀況相比嗎,現在情況的不同之處
在於通脹
。失業率達到了50年來的低點,但是通脹仍然沒有做出反應。
第三個問題:BIS的季報和瑞信的報告都認為回購市場的波瀾不是臨時性的問題,而是結構性的問題所致。因此他們預測美聯儲將不得不採取更多的行動。比如買入短債的同時賣出長期國債?
答:我們的操作在宏觀經濟層面沒什麼影響。我們在今年一月就決定保持充足的準備金,其目的是控制我們的基準利率水平和其他短期利率。我們有足夠的工具做到這一點。但我們這麼做的原因不是爲了消除回購市場的波動。對於回購市場,我們做了很多,包括調研銀行的準備金需求,終止縮表等等。但九月時回購市場突然表現出收緊的現象。資金並沒有流入回購市場。因此我們立即開始行動,平抑了回購市場的流動性波動。同時,對於年末的流動性波動和需求狀況,我們也做出了積極的政策迴應,以保證政策利率處於我們的區間內。
只要有必要,我們會繼續行動買入短期債券。
第四個問題:有關常備回購便利工具。
答:
我們討論過,但是該工具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調研
。目前我們在仔細跟蹤年末的流動性需求狀況。但年末平穩渡過以后,定期回購和其他的流動性需求可能會下降。
第五個問題:一些FOMC官員認為在達到2%的通脹目標以前都不應該再進一步加息。你怎麼看?
答:
要提高利率,我希望看到通脹的回升是持續的,且顯著的回升,這就是我的觀點
。
第六個問題:根據今天的經濟預測(SEP),看起來FOMC的官員預計通貨膨脹永遠不會超過2%,到2021年底只會達到2%,但你們卻預計利率在2021年重新開始上升。這是怎麼回事?
答:自我上任以來通脹(不達2%)一直是個大問題。對於未來的利率路徑,每個官員有各自的想法。可能因為我們預計長期利率在2.5%的附近,所以2021年的利率才預期開始上升。
很多官員認為讓通脹超調(超過2%)是合意的
。
第七個問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即便失業很低,通脹也可以很低迷,你為什麼有自信能推升通脹?
答:這確實是一個挑戰,但我們會努力朝這個目標前進。
第八個問題:有關美聯儲政策框架以及2%的通脹目標會否改變?
答:
我們想要建立通脹目標的信譽度
。但扭轉通脹預期是需要時間的。
第九個問題:有關美加墨貿易協定。
答:我們無意評論特定的貿易政策,如果這項協議得以通過,肯定會消除一些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我相信這對經濟是有利的。有關和中國的貿易談判,我的觀點是一致的。
第十個問題:從聲明來看,你變得樂觀了,為什麼?
答:別忘了在聲明中我們也強調了全球經濟的進展和通脹的壓力。我們已經降息了75個基點,貨幣政策需要時間來發揮作用。
第十一個問題:你在一開始提到了沃爾克,從他的經驗來看,2018年的聯儲是否行動過快抑制了通脹呢?
答:2018年的經濟增長高達3%,在當時的處境中,提高利率顯然是合理的。但2018年以后事情產生了變化,經濟增長在下行。
第十三個問題:有關總統彈劾
答:我們不考慮這樣的事情。
第十四個問題:有關點陣圖的變化
答:如何看待點陣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特別是在拐點時期,點陣圖很難傳達現實狀況,政策總是取決於經濟前景和經濟前景的變化。
當經濟前景發生變化時,(迎合)點陣圖就不在我們的考量之中了
。
第十五個問題:有關把通脹目標提到4%。
答:
如果你連2%的通脹目標都達不到,談論4%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又有什麼可信度呢?
第十六個問題:今年要過了,你從今年學到了什麼經驗教訓嗎?
答:我們目前專注於把當下的政策搞好,並思考明年經濟會怎麼樣。目前我認為我們在政策上所處的位置是適當的,只要經濟前景不變,我們很可能會保持這種立場。到2018年底,人們仍然感到經濟正以3%左右的速度增長,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我們確實面對了挑戰(經濟增長下行)。
第十七個問題:工資增速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更強勁的工資增長?工資增長比年初要慢。這是為什麼?
答:之前三四年工資增速在2%,現在則是3%,增速慢是因為生產率的原因。我們看到適齡人口的勞動參與率在過去兩三年中穩步上升。這是一件非常積極的事情。但它確實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供應,這意味着勞動力市場的緊湊程度較低。
(文章略有刪減)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