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19-10-22 08:48
據IPO早知道消息,中國最無人機制造商億航已經向SEC(美國證監會)祕密遞交招股資料申請。摩根士丹利近日正在安排億航方面通過試水機制接觸潛在投資者(以下簡稱TTW)。若進展順利,億航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掛牌。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 | C叔
排版 | C叔
根據新版JOBS法案,美國證監會允許擬上市公司在祕密提交IPO申請書后與潛在合資格機構買家(QIB)或機構認可投資者(IAI),或其合理認為是上述兩類潛在的投資者進行溝通和接觸,該行為俗稱Testing-The-Waters ,即為TTW(試水機制,目的是幫助該類型發行人更好地瞭解投資者興趣並獲取市場的反饋。
這一新動作也打破了此前的市場傳聞,此前路透社報道億航推迟了其美國 IPO 計劃,轉而通過私募方式尋求最多 2 億美元融資。據稱計劃推迟是因為還沒有做好準備。
C 叔認為,雖然時機不佳,但對於億航來説,即使 IPO 是艱難道路卻也是勢在必行,理由很明顯—觀察近幾年來全球無人機的融資情況會發現無人機領域融資在2015年達到頂峰,往后無人機領域的融資開始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同時國內外對微小飛行器政策的收緊(禁飛令)也給資本市場起到了降温作用 。
根據統計,億航的融資規模在4000萬美元,如果對比同行業的大疆來看,兩家公司在2015年的融資規模是差不多,但是到了2018年大疆融資了10億美元,在消費級市場已經分出勝負,進入行業深水區之后從業者們需要充足的彈藥應對挑戰。
億航最初是一個無人機愛好者的眾籌項目,在點名時間獲得 37 萬人民幣,又在 Indiegogo 上籌得 86 萬美元。后來億航在資本圈的動靜越來越大,先后獲得 1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和 4200 萬美元 B 輪融資完成了眾籌明星到創業新鋭的蜕變。
不過這家公司一路走來並不順利,億航的美國分公司被曝在2017年底直接破產,公司資產在10到50萬美元之間,債務高達100到1000萬美元。億航則發表聲明中稱,是由於其正常公司的業務需要調整架構,於是億航決定關閉美國分公司,但收縮2C業務轉型2B卻是板上釘釘的現狀。一時間,市場對於這家國內無人機廠商的第二大變量前景表達了擔憂。
載人無人機驚艷卻遭質疑
不僅在消費市場爭不過佔據全球超過7成市場的老大DJI,由於技術專利上顯而易見的差距,接近90%的企業直接使用大疆和零度智控的系統平臺。這讓億航想要在專利壁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競爭力可謂夾縫求生。
於是劍走偏鋒的它在美國拉斯維加斯 CES 大展上推出了「全球首發了全電力低空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億航 184」,並宣稱他們「第一次實現了人類的全自動駕駛飛行」,並計劃在3個月內實現商用。
《連線》雜誌認為 184「Is a Special Kind of Crazy 」,184也陷入「宣傳片蒙太奇化」,「產品沒有經過驗證」和「中國特斯拉」譭譽交織的境況。184 的官方預售時間此前定為 2016 年,不過一直在延后,就在人們以為它只是徒有虛名的CG動畫時,2018年2月官方突然放出實機載人視頻,CEO胡碧華親自登上飛行器展開真人測試玩命闢謠,官方更是對外稱已經對40位乘客展開了測試,但也始終沒有進一步推向市場的時間點。
不過,據億航自己公開的説法在浙江省台州市,億航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的空中旅遊觀光試點正在內部試運行:「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台州市可以體驗,通過入住民宿體驗空中觀光出租車的形式來欣賞當地的海景和山上秀麗的風光。」在不同的科技峰會上,184也會出現在億航的展臺成為觀眾矚目的明星擺設,至於何時成為投入商用的載人飛行器,184還有一段路要走。
目前來看,「億航184」投入商用更可能在美國先實現。億航在美國加州宣佈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Lung Biotechnology達成合作協議,后者將向億航採購多達1000台飛行器,專門用於人造器官移植的快速運輸。按照售價計算這筆交易近3億美元。
無人機表演和UAM戰略為避開散户領域的
競爭
從這一點可見,雖然億航與大疆差距較大。但除了消費市場以外,億航發現了更加廣闊的商用市場:比如無人機表演、UAM(城市空中交通網絡)就是無人機未來潛在發展趨勢的幾個方面。
在Rebuild 2019峰會上,億航無人機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市場官熊逸放表示,未來3到5年無人機物流或迎爆發式增長。DHL 在 5 月 19 日就和億航確定合作協議,並獲得了無人機配送航線的批准。此外,億航還在佈局空中交通市場,廣州市政府已與億航智能達成戰略合作,廣州將打造全球首個空中交通試點城市。億航成為首位戰略合作伙伴。摩根史丹利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到 2040 年整個全球的 UAM 行業規模將達到 1.5 萬億美元。
在國內,億航應該是無人機演藝界的老司機了。億航將編隊無人機 定義為空域造景媒體,「目前有很多廣告主或大型活動的主辦方會找到我們,我們已經有些應接不暇了,而且,因為需求強烈,所以我們對外的報價也是非常可觀的,營收狀況比較好。」
無人機表演似乎已成為該公司營收的支柱。該公司澄清破產謠言時曾表示,因為有無人機編隊和政府項目的存在,億航目前的財務狀況非常好。為此,億航旗下成立了一家廣東億航白鷺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專營該業務。
此外還有一些政府項目也作為億航的進項。據悉億航在做無人機之前億航就做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指揮調度系統以及智慧城市的應用。
股權結構以及融資歷史方面,據天眼查數據表示,億航成立以來完成三輪融資,2014 年 12 月宣佈的 GGV 紀源資本領投的 1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以及 2015 年 8 月宣佈的由金浦投資領投的 4200 萬美元 B 輪融資,2017年初有一筆未對外公開的融資。團隊方面有四位聯合創始人,分別是CEO 胡華智、CMO 熊逸放、CFO 蕭尚文、COO 嚴治慶。胡華智為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5%。
總體來看,億航目前幾大業務,分別是空中交通運輸,智慧城市管理,飛行表演等,除了飛行表演以外其他都屬於行業發展早期,營收空間有限,因此急需要彈藥的億航目前正面臨后期研發資金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