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04-07 13:37
主編Oliver 審覈Austin 價值君出品
由於美國是自由市場,上市容易,退市也容易,因此每年上市公司很多,退市的也很多,瞪大眼睛也都看不過來。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對上市公司整體有一個粗略的認識呢?要把公司「高矮胖瘦黑白美醜」梳理並分類出來,這樣以后我們就可以更容易找到我們想要投資的公司。
一、按股票市值劃分
股票的胖瘦(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價值規模的一個標準(市值的計算方法:股價*發行股數)。胖瘦實際上也代表着一定的信息,通常越「胖」的公司,規模越大經營越穩定,越「瘦」的公司可能業務變動比較大,但瘦子如果未來變成胖子,收益也會更多。不同投資者會因為預期收益不同,選擇不同市值的企業。
大致的市值分類標準如下:
二、按股票屬性劃分
1、價值型股票
價值型股票,是指價格相對於其基本面比較便宜的股票,也被稱為「藍籌」股。藍籌股不是因為這些股票是藍色的,其實大家説股市有時候像賭場,不無道理,「藍籌」一詞正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藍籌股因此而得名。藍籌股票都有一些相似的特點,比如高股息收益率,市淨率或者市盈率比較低。
比如:蘋果公司AAPL、微軟公司MSFT、伯克希爾哈撒為BRK.A/BRK.B。
2、成長型股票
成長型股票,指那些收益增長速度快,未來發展潛力大的股票,其特點是:市盈率和市淨率較高。一般來講,成長型股票不支付利息,因為這樣的公司處於發展之中,資金用作擴張發展,利潤再投資是這類公司資金運用的最優選項,業務增長更有效率。投資成長股,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其能否成長為藍籌股存在不確定性,很多時候成長股都難以實現長期的高速增長,投資者有機會為過分樂觀的預期和市場氣氛而支付過高的溢價,正如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的體現最為明顯,但如果能捕捉到成長股,並長期持有那也會大賺特賺!不同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選擇投資成長股,藍籌股或兩者混合配置。
比如:美股有不少是在未盈利的狀態下上市,並且隨后成長為巨頭寡頭的公司。股價都是百倍的增長,最著名的就比如20年400倍的亞馬遜(代碼AMZN)和10年200倍的特斯拉(代碼TSLA),兩家公司都超越了萬億美元市值,當然美股還有更厲害的千倍股,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3、周期型股票
周期型股票,是指股票的投資收益受經濟周期的影響。經濟發展前景好(差)的時候,股市往往上漲(下跌)。但是經濟周期對不同股票的影響並不一致,在經濟不好時,業績像鉛球一樣下墜,在經濟好時,業績又像火箭一樣上升的公司通常被成為周期股,典型的有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汽車等。
比如:福特汽車F、西方石油OXY、洛克希德馬丁LMT。
4、防禦型股票
防禦型股票,是指為居民提供生活日常用品和服務的行業受經濟影響較小,不管經濟好或者壞,一些行業例如公用事業,生活必需品,菸草醫療保健等行業的業績都比較穩定。一般把這種受經濟影響較小的股票稱為非周期性股票,由於這類股票在經濟衰退時抗跌性較強。所以又稱為防禦型股票。
比如:可口可樂KO、麥當勞MCD、輝瑞PFE。
三、按行業屬性劃分
美股還可以按照行業來劃分,這個劃分很重要!因為美股幾乎擁有全球最全面的行業頭部公司,並且很多行業從長期來看,明顯有相對於其他行業的超額收益,比如醫藥,消費等行業長期領先於其他行業,藥品和消費品就像是夏天里的汽水,永遠有最旺盛的需求。美股上市公司大致歸為以下分類,在投資的時候除了行業個股外,還可以考慮行業ETF。
比如:金融ETF XLF、半導體指數ETF-HOLDRs SMH。
四、股票流通屬性分類
除了公司有分類,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為普通股和優先股,我們一般説的買賣股票就是指交易普通股。普通股的股息收益是根據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或管理層的分紅政策而定的,股息分紅存在不確定性,相對風險較大。而優先股的股息率是固定的,在優先發股發行時就約定了固定的股息率,公司的盈利水平變化,不會改變股息率。在公司盈利和剩余資產上也享有優先分配權,但優先股不具有投票權。
經典案例:巴菲特投資08年抄底高盛銀行(代碼GS),其持有的大部分都是優先股。
美股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需要設計不同投票權的股票,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公司希望把投票權保留在特定的羣體中,不同級別的股票也具有不同的投票權,這種現象就會造成雖然一些股東擁有的股票較少,但是卻能控制整個公司。
最后強調一句,風險防範不能忘,理性投資記心中。
本門課程僅為知識普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學習更多港美股知識,請鎖定價值課堂。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