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港股入門07:港股融券沽空

2022-05-06 11:51

港股入門07:港股融券沽空

主編Moka 審覈Austin 價值君出品

之前價值君説道,港股與A股不同,港股實行T+0雙向交易,即同一天既可以做多,也可以沽空,做多就無需解釋了,大家都懂,而關於沽空,可能有不少同學聽過但不是特別理解,那這節課價值君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港股沽空是什麼,以及如何使用這個交易工具。

 一、融券沽空的概念 

沽空可以簡單理解為「看跌」,比如價值君不看好A公司未來的發展,認為公司股價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很可能會下跌,我就可以選擇沽空,在沒有A股票的持倉的情況下,找到投資機構先從高位借出股票,然后把股票賣出,等到A公司股價真的下跌之后,再將股票買回來還給投資機構,賺個中間差價,這個過程需要承擔借出股票的融券利息。

通俗一點,就是高拋低補。

我們可以用下列公式來表示:

沽空利潤(先賣出后買入)=(賣出價錢*賣出數量 – 買入價錢*買入數量) - 融券利息

舉個例子:價值君在A公司股價為6港幣的時候,向華盛借了10000股,然后立刻賣出,得到60000港幣。等到公司股價跌到3港幣的時候,再從市場里花30000港幣買回這10000股,還給了華盛。這樣一來一回,價值君獲利=60000-30000-融資利息<30000。

華盛App內,融券沽空也很簡單,實際上就是在交易界面設置好目標數量的股票,再直接點擊「賣出」就可以了。至於能借到多少股票,就看你自身的保證金金額,以及沽空股票池的數量。

 二、港股融券沽空的規則 

香港對沽空的規則在全球成熟市場中較為嚴格,其中的主要限制就包括:

1)限制可沽空證券範圍 :不是所有的港股股票都支持沽空(融券)交易,只有港交所允許沽空的標的才支持沽空交易;具體有哪些標的可以進行沽空,可以進入華盛App-【港股行情】-【融資融券】中查看哦~

2)沽空提價規則( (uptick rule) ):只能以不低於當時最佳賣盤價的價格進行沽空,防止股價下跌時沽空對價格的打壓;

3)嚴禁未借入證券 的「裸賣空」:因「裸賣空」可能短時間虛增證券數量,對市場穩定性造成較大干擾,香港1998年起嚴禁「裸賣空」,最重可被定性為刑事犯罪,而美日等發達市場是在 2008 年后纔開始對此嚴格限制。

  三、融券沽空需注意的風險 

1)警惕做空交易異常飆升:我們發現做空機構發佈報告前 2~3周賣空交易有異常飆升的現象,特別是無重大利空情況下更值得警惕。

2)股市上漲的可能性比下降可能性大。股票上漲過后﹐因不同原因而回落。股市會有調整,如熊市、大崩盤等。但是從長期來看,股市本身往往反映了該社會的經濟、科技和文明的發展情況,人類的整個發展趨勢是向前發展。

3)可借性和股票報升規則增加空頭投資困難程度。賣空的需要券商願意借股票給投資人,因此空單的成交時間往往比買單成交時間長。交易所對賣空也有報升準則,即股票在一路下降時,投資人不能沽空,一定要等到下一次上升時報升才能下空單。

4)軋空回補風險。所謂軋空回補,是指當股價待續上漲后,賣空者為減少損失而紛紛進行空頭回補(買入股票還券),賣空者同時大量回補將導致股價進一步上揚,從而導致賣空方更大的損失。

5)保證金不足風險。在從事保證金交易時,損失就容易失去控制。因為每個賬户都必須滿足最低的維持保證金要求。如果賣空者無法保證保證金要求,就可能會被迫平倉。

6)逼空風險。某些機構獲悉市場上有大量的賣空,便增加持倉,掌握大量的流通盤,從而使賣空者屆時難以從市場上買到股票,這就是所謂的逼空。賣空的流動性風險主要表現在一些股本較小的股票上。

7)提價交易風險。香港交易所要求賣空必須採取提價交易方式,即賣空證券的價格不得低於當前市場上最低的賣價。這條規則意味着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沽空只能以提價的價格成交,因此賣空者無法造成市場下跌以獲利,同時也可能使沽空交易難以撮合完成。

  回顧  

1、港股支持T+0雙向交易,可以對股票進行融券沽空,沽空的要承擔借出股票的融券利息;

2、香港對沽空有一定的限制,在華盛App內,必須有個「沽」字的股票才能被沽空,也可以查看港股的【融資融券】;

 

3、港股融券沽空是有風險的,選擇沽空之前一定要對沽空有正確的認知,並且瞭解好沽空的規則,切記盲目進行沽空交易;

其實很多成熟的證券市場都有做空機制,融券沽空只是其中一種做空工具,發明這些交易工具的初衷是爲了防範風險,畢竟再好的東西也不會漲到天上去,多一種交易工具的選擇,就多了一個機會。想了解更多做空或者融券沽空的同學,可以點擊這里>>>

 

最后強調一句,風險防範不能忘,理性投資記心中。

本門課程僅為知識普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學習更多港美股知識,請鎖定價值課堂

我們下期再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