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的GDP目標還能保住3%嗎?「巫術經濟學」神力漸失

2019-07-27 14:44

智通財經網7月26日,多家媒體報道了美國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有幾個引起注意的重點:1.美國2019年第二季度,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數據為2.1%;

2.在經過對數據的核對和校正后,美國2018年全年經濟GDP增長沒有實現突破3%,實際值為2.9%。

3.這次還公佈了一些長程的數據統計,這些包括:2013年至2018年GDP的年均增長率為2.5%,高於先前公佈的2.4%;過去十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為2.3%,比較之下,2001年底至2007年的數據為2.9%,而2001年之后的十年增長率為3.6%。1我們先來看第一點,短期的經濟數據。分析認為2019年第二季度發展放慢的原因是,。另一方面,好的數據來自,就業市場保持着積極健康的發展,消費指數也非常強勁。消費者支出指數佔經濟的三分之二以上,調整了通脹率之后的數據顯示,消費指數從第一季度的1.1%加速到第二季度的4.3%。美國人增加了對汽車等大件物品,以及食品和衣服等日常用品的支出。此外,第二季度的政府支出增長了5.0%。影響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的一個拖累,則來自於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美國出口下降5.2%,而進口略有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方面的張力和全球經濟進入延緩的初步信號,給未來經濟發展帶來疑雲,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無法被排除。統計顯示,美國企業在2019年第二季度減少了囤貨庫存,而不是擴大建立供應鏈。私人非農業庫存投資的減少,負面影響了0.85%的GDP增長率。儘管4月至6月期間美國房屋抵押貸款利率依然下降,但是住房投資依然呈下降的趨勢,減少了1.5%。這是2再來看年經濟數據。除了GDP還有另一種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I),這是一種對商品和服務的通用衡量標準。根據媒體的報道,2018年美國GDI增長2.5%。2018年,GDP和GDI這兩數據的平均為,增長2.7%。現在美國國債高舉下,政府依然從2018年開始推行了歷史上最大的減税計劃。究其原因,是很多保守派積極主推小政府,認為減税「涓流經濟(Trickle down)」能夠通過自我補給實現盈余(Tax cuts pay for themselves)。但是專業分析顯示,如果美國未來不能把消除通貨膨脹率之后的實際GDP(real GDP)的增幅維持在2.5%以上,特朗普税改增加的國債負擔就無法實現賬務平衡。跨黨派組織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CBO)計算過,GDP每增長0.4%,10年內的國內財政收入就會增加超過1兆(Trillion,又稱萬億)美元。因此,如果未來GDP持續達到2.5%以上的增長率,綜合其他支出后,總體上可以平衡減税帶來的1.5兆的財政赤字且將有盈余。即,換句話説,(pay for themselves)同時,在2017年討論税改時,國會預算辦公室依據過往歷史數據做出過估計,預測2018年的實際GDP為3.3%;2019年,2.4%;2020年,1.8%,之后的年份將不會出現大幅變化。總體,預計未來十年的平均增長率僅為每年1.9%。而2019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為3.1%,第二季度最新出爐增長率為2.1%,這次的最新數據,勢必會帶來新一輪的針對2017年年底通過的大減税政策的討論和審查。即使撇開特朗普定下的保3%GDP增長的目標不談,美國起碼要保障在減稅后的十年內平均GDP增長穩在2.5%以上,纔可以避免走向國債失控的大危機。如果比較奧巴馬政府同期的GDP經濟增長,儘管可以説特朗普政府在經濟上取得的成績並沒有變差,但是這是在大減税、國債增速升高的基礎上獲得的類似成績,值得警惕。仔細分析一下2018年的數據細節,最新的主要修正調整在於:將2018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長率從2.2%上調至2.5%;第二季度是特朗普政府宣佈税改開始執行的首個完整季度,數據經過校對后,GDP增長率從4.2%降至3.5%——主要由於基礎建設投資減少和出口低於預期;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從3.4%的速度下降至2.9%;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報告,2018年第四季度的GDP較上年同期增長1.1%,比之前估計的2.2%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商業投資和出口大幅低於此前預期。這里面有個值得關注的信號,譬如像Apple這樣的公司,就將其得到的減税主要只用於了股票回購。大家對於2018年的第四季度可能也記憶猶新,是消費者的動盪時期。其特點是,對貿易緊張局勢的擔憂增加,12月份股市大跌,政府部分關門的開始,以及全球經濟出現放緩的跡象。回顧税改討論期間共和黨的內部辯論,以田納西議員Bob Corker為首的幾位赤字控制鷹派曾經提出過設置保險措施。就是説,一旦減税刺激經濟的效果沒有達到期望值,就提高税率以對衝減税導致的國債加劇。但是這種明明應該算是符合保守派經濟核心理念的建議,在2017年共和黨主導的税改中,最終卻沒有被採納。這也反應特朗普對共和黨傳統理念帶來的衝擊和背離有多明顯。3隨着美國大選年的臨近,經濟數據毫無疑問將得到更大程度的關注。因為這素來是影響總統選舉的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里根用一句「你覺得自己比四年前日子過得好嗎?」把卡特拉下馬;克林頓「是經濟!笨蛋!」的口號,讓二戰老兵保守派楷模老布什失去連任。之前特朗普也在各種不同場合表揚自己的班子在經濟發展上的治國能力,保3%是他經常提到的。他還曾多次表示,可以實現4%的GDP增長。而這些真金白銀的數據,似乎並不積極配合川大統領。這同時讓經濟圈再度質疑,減税政策真有那麼大的神力嗎?也令人不免回憶起當年老布什在黨內初選中挑戰里根時,對減税「涓滴經濟學」的評價:「巫術經濟學(Voodoo economics)」。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