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MSTR模式已死」,美國政府關門結束成加密財庫公司的救命稻草?

2025-11-10 12:41

TradingKey - 十月以來比特幣價格從12萬美元趨勢性接連失守11萬和10萬美元心理關口,加密貨幣牛市狂歡始終缺乏反彈動力,效仿「Strategy模式」的加密財庫公司更是愁眉難展。美國政府關門結束在望,加密投資人將「咸魚翻身」的目光聚焦於流動性的改善。

就在一年前,「特朗普重返白宮」點燃了加密貨幣投資的熱情,因為這位曾經的加密貨幣懷疑論者在2024年美國選舉中完全調整了對這一新興行業的立場,其誓言要將美國打造成「世界加密貨幣之都」。

受到Strategy成功從軟件公司轉型為與比特幣深度捆綁的加密公司后,疊加加密友好型政府的政策順風,加密財庫或數字資產財庫(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公司成為資本市場的一股浪潮。

據CoinGecko本月初發布報告,自Strategy於2020年8月成為首個純DAT公司以來,加密財庫公司數量從4個增長至142個,其中76個是今年新成立的。

不幸的是,「加密財庫模式」下的倖存者少之又少,因為這種簡單「囤幣」的模式存在過於依賴加密貨幣價格表現、競爭白熱化和無差異化等挑戰。大多數DAT公司股票價格在推出前經歷劇烈波動,但隨后暴跌。

成也比特幣,敗也比特幣

你以為的加密貨幣牛市,實際上比特幣價格今年以來僅累計上漲了13%,表現輸給標普500指數(+14.40%)和黃金(+56.86%)等熱門資產。

截至11月10日,比特幣價格一個月內下跌了12%,比特幣概念股Strategy下跌23%,以太幣概念股BitMine下跌30%,Solana幣概念股Upexi下跌49%。

當賴以生存的加密貨幣價格漲不動的時候,加密財庫公司也採取了「賣股買幣」、「借錢買幣」等方式來提振股價。但在宏觀風險打擊資本市場時,高波動性的加密貨幣總是比美股等資產更加脆弱,「加槓桿的加密資產」數字貨幣財庫公司則跌得更多。

雖然加密財庫公司給一些不願意投資加密資產或相關ETF的投資人提供了以股票形式參與這一新興行業投資的敞口,但當加密財庫公司價值等於加密資產價格時,這就是一個巨大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投資邏輯已經完全被兑現了。刨去加密財庫公司額外融資獲得的資金,它們要再想通過拋售股票獲得資金的難度可能極大增加,「MSTR模式」的現實檢驗比想象中還要殘酷。

比特幣財庫公司Strive的CEO Matt Cole表示,「他們中的許多人被困住了」。就連以太幣第一持倉公司BitMine也表示,加密財庫公司的這個「泡沫」可能已經破裂。

令人擔憂的是,加密財庫公司對所購資產的「下沉策略」正在加劇「DAT泡沫」。近幾周Greenlane、OceanPal和Tharimmune等上市公司宣佈了購買像BERA、NEAR和Canton Coin等規模較小的加密貨幣。

穆迪表示,DAT正在向更奇特、流動性更低的加密貨幣拓展,這正是風險可能更高的地方。當市場下跌時,這些公司的股票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Pantera Capital警告稱,出售公司核心資產進行回購僅適用於比特幣、以太幣個SOL等高流動性代幣;若用在小市值代幣,可能會引發「死亡螺旋」。

美國政府關門告終——DAT的救兵?

美國參議院於11月9日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為結束這場迄今為期創紀錄的40天的美國政府關門鋪平道路,一些機構預計最早會在本周恢復政府資金。

TradingKey提到,對於投資人而言,美國聯邦政府停擺的結束可能會緩解目前美國市場流動性緊缺的窘境,因為屆時美國政府將會釋放其膨脹至萬億美元一般賬户(TGA)的資金到經濟和市場中。

Presto Research認為,政治突破有助於緩解近期的市場壓力。長時間的停擺導致隔夜融資市場的流動性耗盡,過去幾周市場非常緊張。這種懸而未決的消除為風險資產在有利的宏觀環境中定價鋪平了道路——即更寬松的貨幣政策、貿易爭端的結束和明年中期選舉前出臺的財政刺激措施。

截至撰稿,比特幣價格近24小時反彈4%,以太幣價格反彈5%,瑞波幣上漲超11%。周一美股盤前,Strategy股價上漲超2%,BitMine漲6%,Upexi漲約10%。

LVRG Research指出,改善流動性條件是主要催化劑,歷史上看這往往利好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此外,該機構強調,在機構資金持續流入的背景下,政府停擺協議的達成可能也只是次要因素。

理論上講,加密資產價格的反彈將是這些加密財庫公司打翻身仗的驅動力,但業內人士也正在思考如何這些公司應如何更長足發展,如賦予底層代幣「實用性」。

近期剛推出自己的穩定幣的SUI Group表示,只是一味購買代幣的DAT公司最終會遭受徹底的打擊。

預計DAT公司將變得更加活躍的Digital Asset Capital Management提到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即Near相關DAT公司募資加強對NEAR生態網絡的建設,使得DAT估值模型突破傳統被動式的視角。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