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9 17:43
2025年 前 三季度 ,港股市場共有 6 6 只新股IPO上市, 同比增長 4 6.7 % , 累計募資 額 達 1 824 億港元, 同比增 幅達 228 .1 % , 繼續 穩居 全球 各大 交易所之首 。 紫金黃金國際募資近250億港元,成為僅次於寧德時代的年內港股第二大IPO 。
前 三季度 港股基石投資總額合計達 742 億港元,佔募資額的 4 1 % 。 IPO打新市場火爆 異常, 年內累計超680萬人次參與打新 。 新股 表現強勢,打新收益飆升,七成以上 新股 首日收漲 , 平均漲幅接近三成 。
一、港股IPO發行情況
2025年 前 三季度 ,港股市場共有 6 6 只 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長 46.7 %;合計募資 1 824 億港元,同比增 長 228 %, 繼續 穩居 全球 各大 交易所之首 。 其中 , 9 月份 有 1 0 只新股登陸港股, 合計募資 達 4 79 億港元 。
同期,美股市場有 1 73 只 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長 42 %;合計募資 307 億美元 ,同比 增長 約 19 %。A股市場有 7 8 只 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長約 1 3 %;合計募資 773 億人民幣 ,同比增長約 61 %。
紫金黃金國際於 9月底登陸港股市場,募資近2 50 億港元,成為 僅次於寧德時代的 年內港股第二大I PO ,同時也是 A股分拆上市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 。 此外,奇瑞汽車 、禾賽- W 、奧克斯電氣亦募資 數十 億港元, 位 居 第六、八、九 名 。
二、 港股 新股認購情況
前三季度港股 有基石投資者參與的 新股 達 57 只 ,佔8 6.4 % 。 參與認購的基石總數 達 324 家 (未去重) , 平均每隻新股有 5.7 家基石。 上市 新規實施之后, 港股IPO新股 的 基石認購 開始出現兩極分化 , 紫金黃金國際、奇瑞汽車等大型龍頭企業獲大量基石參投, 健康160 、 西普尼 等 小型I PO 則無基石參與 。
基石投資 者認購 總額合計達 742 億港元,佔 總體IPO 募資額的 4 1 % 。其中, 9月份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獲得了 2 9 家基石 近1 25 億港元認購 ,基石佔比過半; 奇瑞汽車獲1 3 家基石近4 6 億港元認購,基石佔比 亦 達5 0 %。
從申購人數看, I PO 打新 市場 可謂 火爆異常 。前三季度 累計 已 有 超 680 萬人次參與打新 ,平均每隻新股有 1 0.3 萬人參與打新 。 上市新規以來 , 1 4 只新股里有1 2 只公開認購人數超1 0 萬人 ,其中參與認購紫金黃金國際 的達3 5 萬人 。
從認購倍數看,前三季度 公開認購超千倍 的新股有 1 5 只 , 單 是 新規后 就有8只 ,市場搶購氛圍濃厚 。 其中, 大行科工 的公開認購倍數高達7 558.4 倍,創下港股歷史最高 ,成為 新晉 「 港股超購王 」。
新規之后的國配認購 積極性提升 顯着 。 前三季度 國配認購十倍以上的 共 有 22 只, 其中新規后 新股 便佔了 8只 。 其中 , 勁方醫藥-B 、 大行科工 、 佳鑫國際資源 、 紫金黃金國際 等新股 的 國配認購均超過 20 倍 。
儘管市場認購異常火爆,但 新機制實施以來的1 4 只新股中,僅有奧克斯電氣、天岳先進採取機制A分配方式,其余均以機制B發行。 這 使得公開發售 「認購 多,中籤少」, 獲配比例顯着下行, 而 國配則在「分貨」環節優勢明顯。
三、 港股 新股上市表現
從上市表現看, 年內 新股 表現強勢, 打新收益飆升 , 七成以上 首日收漲 。
暗盤 : 44 漲 20 跌2平,上漲概率 達 66.7 %,平均漲幅 約 30.8 %; 首日 : 47 漲1 6 跌3平,上漲概率達 71.2 %,平均漲幅約 29 % ; 累計: 4 9 漲1 7 跌, 上漲概率 高 達 7 4.2 %,平均漲幅 高 達 71 %。
年內 有 1 7 只新股 已 實現翻倍以上收益 , 其中多家18A生物醫藥公司表現出色,藥捷安康- B 上市僅3個多月便累漲近十倍, 最高一度漲超5 0 倍,成為 港股 年內「最 妖 」 新股 。
以機制B分配的新股, 無一例外全部首日上漲 。在新的分配機制下,儘管部分新股的發行無基石投資者「保駕護航」,但受市場火爆和新規后機構 認購 分配 優勢等因素影響,仍然取得了出色的市場認購成績以及上市表現。
若 以首日開盤價賣出, 年內港股 打新中籤一手的 累計賬面收益 (不計手續費) 可達 10.6 萬港元 ,平均每隻新股獲利 超 1600 港元。 而 新規實施后 的1 4 只新股 收益 尤其 驚人 , 平均每隻 新股 一手 獲利超3 150 港元, 國配 則更是 「賺麻了」 。
四、港股擬上市項目
目前, 港股 IPO 發行活動可謂如火如荼, 排隊上市名單 眾多 。
其中 , 長風藥業 於 10 月 8 日正式 在港 上市 , 正在招股或招股完成即將上市的還有摯達科技、金葉國際集團 、 軒竹生物- B 、雲跡等公司 。 從最新 認購 數據看, 市場 對 各上市新股的認購活動 仍 保持 高度熱情。
此外, 已通過聆訊的 包括 廣和通(A +H )、同仁堂醫養、海西藥業、聚水潭、明基醫院 等 公司,預計 后續 也將陸續 在 港股市場 上亮相 。
據 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 目前累計 約 有 300家 公司正在申請港股上市 , 較年初的約100家增長了兩倍 。 德勤預計, 今年 香港將有超過80支新股上市, 募 資額將達 2500億至2800億港元 ,較其6月 份 預測的2000億上調了25% 至 40%。
截至2025年9月30日,9月份已新增27家A股公司遞表香港。 今年以來 , 已遞 表 未上市的A股公司累計 逾8 0 家,其中包括立訊精密、牧原股份、賽力斯、勝宏科技、百利天恆等 十幾 家千億 巨頭 。
此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5年9月17日在立法會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指出,將大力推進科企專線、進一步完善主板上市機制及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探索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T+1、推動港股人民幣交易櫃檯股票入通等舉措。
此舉或有望進一步降低中概股迴歸上市門檻,並減少同股不同權公司的上市合規成本與阻力,帶動更多中概股公司回港上市。9月16日,禾賽-W正式登陸港股市場,成為首隻通過「科企專線」回港上市的中概股。
約300家公司赴港IPO,這盛世如你所願! 香港主板上市門檻有望放寬?《施政報告》涉及中概股迴歸、同股不同權等話題!
(本文首發於活報告公眾號,ID:liv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