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徽商銀行上半年利息淨收入現負增長,房地產不良激增190%,資本充足率指標持續下滑

2025-09-18 14:48

證券之星 趙子祥

8月28日,徽商銀行(03698.HK)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數據顯示,該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1.57億元、淨利潤93.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5%、3.81%,資產總額也較年初增長11.82%至2.25萬億元,整體業績呈現穩健增長態勢。

證券之星注意到,然而中報背后卻暗藏多重經營挑戰。作為傳統業務核心的利息淨收入同比減少1.06% 至145.30億元,淨利差與淨利息收益率較上年同期分別收窄20個、25個基點,傳統利息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減弱。與此同時,資本充足率指標自2024年末起持續下滑,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資產質量方面,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金額半年內激增 190%,逾期貸款余額亦較年初有所增加,疊加年內多次收到監管罰單,徽商銀行在利率市場化應對、風險防控及合規管理上的壓力進一步凸顯。

利息淨收入滑坡,傳統利息業務承壓

公開資料顯示,徽商銀行前身為合肥城市合作銀行,1997年4月4日註冊成立,2005年更名為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併合並安徽省內蕪湖、馬鞍山等5家城商行及7家城信社,成為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設立的省級城商行。

2013年,徽商銀行在上市A股失敗后登陸港交所,成為內地第二家赴港上市的城商行。2019年9月29日,徽商銀行啟動A股上市輔導備案,由中信證券和國元證券聯合輔導,但截至目前仍無實質性突破。

8月28日,徽商銀行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11.57億元,同比增2.25%;淨利潤93.28億元,同比增3.81%。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達2.25萬億元,較年初增幅11.82%。

儘管整體業績表現尚可,但作為銀行傳統業務的核心收入來源之一,徽商銀行在2025年上半年的利息淨收入卻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該行利息淨收入為145.30億元,同比減少1.06%。

這一現象的背后,是淨利差和淨利息收益率的雙雙下降。期內,該行淨利差1.37%,淨利息收益率1.55%,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20個基點和25個基點。淨利差和淨利息收益率的收窄,直接反映出徽商銀行在傳統利息業務上的盈利能力有所減弱。

從行業整體來看,隨着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銀行業的利差空間普遍受到擠壓。但徽商銀行的表現卻更為突出,其利息淨收入的負增長和利差指標的下滑,顯示出該行在應對利率市場化挑戰、維持傳統利息業務競爭力方面,可能面臨着更大的壓力。

在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如何扭轉利息淨收入的頹勢,提升傳統利息業務的盈利能力,成為擺在徽商銀行面前的一道難題。

資本充足率下滑,房地產業不良貸款激增

資本充足率是衡量銀行抵禦風險能力的重要指標,充足的資本是銀行穩健運營的保障。然而,徽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指標在2025年以來卻持續下滑。

具體來看,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方面,2024年末為9.83%,2025年3月末降至9.58%,2025年6月末進一步降至9.53%;一級資本充足率,2024年末為11.41%,2025年3月末降至11.09%,2025年6月末降至11.02%;資本充足率,2024年末為13.72%,2025年3月末降至13.35%,2025年6月末降至13.27%。

儘管這些指標均高於監管要求的最低標準,但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卻在不斷拉大。202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行業平均值為15.28%,一級資本充足率平均值為12.1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平均值為10.70%。徽商銀行的各項資本充足率指標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且呈持續下滑態勢。

資本充足率的下滑,與徽商銀行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密切相關。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達2.2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381.01億元,增幅11.82%;客户貸款和墊款總額為1.10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83.67億元,增幅9.82%。資產規模的擴張需要相應的資本

證券之星注意到,徽商銀行2025年上半年資產質量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隱憂,尤其是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的激增和逾期貸款余額的增加。

房地產業一直是銀行信貸業務的重點領域之一,但也是風險較為集中的領域。徽商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金額從2024年底的3.98億元大幅上漲至2025年上半年的11.56億元,漲幅高達190%,對應不良貸款率從2024年底的1.08%上漲至2025年上半年的3.12%,漲了2.04個百分點。

這一數據的變化,反映出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向銀行傳導的跡象較為明顯。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持續深化、行業面臨轉型調整的背景下,部分房地產企業的經營壓力加大,還款能力下降,導致銀行房地產業貸款的不良率上升。

除了房地產業,逾期貸款余額的增加也值得關注。截至2025年6月末,徽商銀行逾期貸款余額133.46億元,較年初增加6.88億元,增幅5.43%。逾期貸款是潛在不良貸款的重要來源,逾期貸款余額的增加,意味着未來該行可能面臨更多的不良貸款生成壓力,資產質量的穩定面臨挑戰。

另外從整體不良貸款情況來看,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07.6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89億元,但不良貸款率逆勢下降0.01個百分點至0.98%,維持在行業較低水平。同期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提升3.47個百分點至289.94%,風險抵補能力相對穩定。

然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的激增和逾期貸款余額的增加,為該行資產質量的未來走勢蒙上了一層陰影。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可能會對該行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

此外,合規問題仍未遠離徽商銀行。2025年以來,該行多次收到監管罰單。5月14日,淮北分行因信貸數據不真實被罰款41萬元;4月9日,蕪湖政務區支行因貸前調查不審慎被罰款35萬元;1月3日,成都分行因基金銷售業務存在合規風控人員崗位職責劃分不清晰、合格投資者認證落實不到位的情況,被四川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合規是銀行經營的底線,頻繁的合規問題不僅會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還會影響銀行的聲譽和市場形象,進而對業務開展產生不利影響,只有在合規經營強化內部管理,嚴守底線操守,徽商銀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趙子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