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23:10
8月28日,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第四屆新投資博覽會暨第十九屆沙利文全球增長、科創與領導力峰會(簡稱「沙利文新投資大會」)AI進化論-物理世界智能體系統分論壇圓滿閉幕,論壇由沙利文、頭豹聯合主辦。
在AI進化論-物理世界智能體系統分論壇上,沙利文捷利雲科技董事長、捷利交易寶首席行政官萬勇先生受邀出席該論壇,並發表了《港股AI行業IPO與再融資觀察》的主題演講。
演講內容主要圍繞港股AI行業的IPO發行、企業再融資、已遞表企業等情況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與分享。
一、AI企業赴港上市熱情高漲,應用類型百花齊放
萬勇先生指出,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已有25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在港交所IPO上市。2025年上半年成功上市5家AI企業,儘管數量較2024年同期的9家有所減少,但應用層面各具特色,涵蓋倉儲物流、解決方案、無人礦卡等多個領域。
2025年上市的5家AI企業合計募資約42.82億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2.7億港元,這一變化主要源於二級市場炒作熱度下降以及上半年港股IPO市場注意力集中在A+H新股。
二、投資者熱情不減,機構認可度高
從認購數據來看,投資者對AI新股的熱情依然高漲。極智嘉-W、雲知聲、博雷頓等企業的公開認購倍數均不俗,申購人數超萬人。其中,極智嘉-W的國配認購高達30.17倍,遠超行業其他公司水平,顯示出機構投資者對優質AI企業的高度認可。
三、再融資市場活躍,IPO只是起點
萬勇先生特別強調了再融資在香港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截至2025年7月31日,至少有11家AI公司進行過再融資,合計融資金額約213.13億港元,佔AI企業IPO募資額的153.41%。
地平線機器人-W單筆再融資高達47.19億港元,高居榜首;優必選在近一年內進行5次再融資,累計獲得45.41億港元融資款,較IPO募資額超4倍,成為香港AI企業再融資的標杆案例。
萬勇先生表示:"IPO只是開始,是'融資'和'入場券',而非'終點'或'保障'。后續節點決定了企業能否真正在資本市場立足、發展並實現長期價值。"
四、遞表企業數量龐大,應用層公司居多
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7月24日,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還未上市的公司有214家,其中AI行業遞表公司有48家,佔比22.43%。值得注意的是,48家AI概念擬上市公司中,11家為A+H公司,佔AI遞表企業的22.92%。
(部分節選)
從AI屬性來看,當前的遞表公司主要以AI應用層居多,如各種類型的終端機器人及AI+各類行業應用。
·終端機器人包括工業機器人的埃斯頓、斯坦德、翼菲智能,家用機器人的石頭科技,場內物流機器人的凱樂士、以及應用於各種場景服務機器人的雲跡科技等。
·AI+行業應用包括AI藥研的英硅智能,AI醫學影像的德適生物,AI營銷的東信營銷,以及AI衞星技術的國星宇航等。
·AI技術層面,AI大模型的公司僅2家,分別為滴普科技、諾比侃;視覺感知亦有兩家,分別為瑞為技術及樂動機器人;知識圖譜僅海致科技一家等。
·AI基礎層面,AI芯片供應商有2家,分別為瀾起科技及兆易創新;以及存算公司的力積存儲等。
演講最后,萬勇先生總結了AI企業在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機遇,強調了專業服務機構在幫助企業實現資本價值最大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為參會者提供了深入瞭解港股AI行業投融資現狀的寶貴視角。
(本文首發於活報告公眾號,ID:liv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