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3:59
TradingKey - 京東、拼多多、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是中概股中知名的頭部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表現不一。
騰訊表現最為穩定,廣告和遊戲業務收入持續增長且盈利質量較高,Q2實現收入約18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淨利潤及每股收益均同比增長20%。
京東實現收入35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但受外賣業務大幅燒錢影響,利潤顯著下滑,淨利潤同比下降約48%,每股收益大幅減少。外賣業務雖然推動了用户活躍度和營收增長,但對短期利潤造成較大壓力。
拼多多(PDD)Q2收入1039.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中持續強調未來增長存在不確定性,市場對其如何在激烈競爭中實現穩健增長保持關注。
阿里巴巴將於8月29日公佈財報,根據彭博共識預測,阿里巴巴2026財年Q1總營收預計達25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但經調整EPS同比下降3.8%至15.8人民幣,利潤率降至15%。
市場普遍將利潤下滑歸因於閃購業務的鉅額補貼投入。自7月2日宣佈500億補貼計劃以來,淘寶閃購日訂單量從1000萬快速攀升至8000萬,但這一激進擴張策略導致本地生活分部利潤大幅惡化。
與電商業務利潤承壓形成對比的是,阿里雲業務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機構普遍預測雲智能集團Q1營收將達325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有望成為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
從幾家財報也可以看出,未來頭部中概股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AI不是「未來的故事」,但離現實回報仍有距離
廣告收入是騰訊收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已經連續11個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AI驅動的廣告平臺改進及微信交易生態的提升,推動了廣告主對視頻號、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的強勁需求。持續加大技術和AI投入以優化廣告效果,但急劇增加的資本開支,對短期內的盈利是明顯壓力。2025年Q2騰訊資本開支191億元人民幣,同比激增119%
管理層在電話會上回答關於成本壓力時強調,騰訊必須「精明地花錢」,而不是簡單地全力燒錢,比如「購買大量芯片、大規模招人或者做推廣營銷
過去一年,阿里雲收入增速從3%加速至本季度的18%。2025財年全年,阿里雲收入達到1180億元,年度收入同比增幅達到了11%。這一反彈得益於AI熱潮的推動
阿里巴巴計劃未來三年將投入至少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計算和AI基礎設施。據吳泳銘透露,這筆投資在年度周期內的支出安排會相對平均,因此2025年,阿里巴巴的資本開支將超過1200億元。阿里巴巴會加大三個AI領域的投入,分別是AI和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建設、AI基礎模型平臺以及AI原生應用、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
無論是騰訊還是阿里,未來對於AI的投入不會減速。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出,AI不再是「未來的故事」,而是實實在在的業績驅動力。然而,這場「長跑」纔剛剛開始。
宏觀經濟放緩對消費增長有抑制作用
好的消息是,在國補的利好下,核心商城業務的表現仍然強勁。京東核心零售業務收入3101億元,同比增長20.6%。阿里核心商城業務有望維持個位數的收入增長。
但是這一趨勢能否維持,相當程度上是取決於國補政策的力度和持續性。從 8 月初國家下發了新一批的國補額度,以及政府刺激消費的 「必要性」 來看, 短期內國補的支撐大概率是能夠延續的。
但是補貼之外,當前中國經濟處於調整期,消費增長存在韌性但面臨信心不足和結構性壓力,整體消費意願尚未明顯回暖。
7月末,M2-M1剪刀差為3.2個百分點,較上月縮小了0.5個百分點。但持續維持為為正,意味着有大量資金沉澱在定期存款中,流動性較低。2025年上半年,中國M2同比增長約10%左右。
根據路透報道,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收縮500億元人民幣(約69.7億美元),這不僅遠低於市場分析師的預期,也是自2005年7月以來的首次收縮,同時是自1999年12月以來的最大月度降幅。
這一現象反映出私營部門的需求持續疲軟,企業在業務拓展和用工需求方面缺乏擴張動力。與此同時,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對未來經濟前景的預期較為謹慎,這使得居民消費意願和信貸需求難以顯著改善。整體上,信貸需求的收縮側面反映出當前消費需求端的持續壓制,經濟活力尚未得到充分釋放。
市場競爭加劇,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
中國電商行業進入「爭存量+奪增量」新階段,增長動力逐漸由低價內卷轉向差異化精細運營和價值共生,淘系(淘寶天貓)依託穩定生態和AI技術創新繼續領先,拼多多憑藉下沉市場壁壘和補貼模式保持高速增長
然而,本輪主要的競爭來自各家都下場拼即時零售。除了本就靠補貼的電商業務,又新增了補貼的方向。 資本市場的擔憂在於,外賣大戰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事,如果要跟進市場競爭就需要有足夠的「子彈」。但問題在於,一旦國補退出,以電器品類為核心利潤模式不能維持不足以支撐外賣業務補貼。
外賣的價值不僅在外賣業務本身,相當一部分是其外溢給平臺整體的引流作用。外賣作為高頻消費場景,有效提升京東和淘寶活躍用户,增強用户使用時長和平臺粘性,形成高頻場景帶動低頻消費的良性循環,促進電商平臺核心業務的銷售轉化,尤其是日百、商超等品類收入增長明顯。當然從更謹慎的角度,只是短期內帶來更多用户並不足夠,仍要看其中到底多少能留存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騰訊WXG事業部成立「電商產品部」整合交易場景,將電商業務整合至微信小程序。看來,騰訊也要加入電商行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