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1:22
當前,保險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價值增長邏輯變革。驅動這場變革的引擎有諸多,但最為值得關注的因素來自兩方面:主力客羣需求變遷催生的行業產品策略精準轉型,以及AI浪潮引領的科技革命。
面對新生代消費者「多元而明確」的保障需求,粗放式「萬能型」產品時代落幕,精細化、定製化產品與服務成為新趨勢;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應用正全方位重塑風險評估、產品設計、客户服務與運營效率。這兩股力量的交匯,不僅推動行業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周期,也顯著提升了保險板塊的長期配置價值,新一輪增長蓄勢待發。
主力客羣需求變化,產品策略因勢而變
隨着代際更迭,近年來,80、90后已成為新增保單消費的主力羣體。這一年齡段區間的消費者多為初次組建家庭、初為父母並逐漸成為家庭頂樑柱。保險消費需求既「多元」又「明確」,消費決策更加理性精明。新客羣對功能大而全的「萬能型」產品越來越缺乏興趣,更傾向於「明確化」和「定製化」的保險產品,更關注專業的個性化服務。
需求的「多元化」和「專向性」也對產品功能提出更高要求。粗放經營時期向所有客户統一銷售一款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立體化競爭和產品精細化經營的時代來臨。
當前,有保險企業已在產品策略上率先轉型,基於客户需求的變化而拓展、深化產品體系與服務體系。例如陽光保險集團在其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中介紹到,旗下陽光人壽關注到新型消費主體對自身未來養老與父母養老的需求,着力加大銀發產品供給,尤其是創新產品設計、拓展高齡投保人羣,精準匹配銀發客羣的養老保障需求。同時在健康保障方面,重點佈局醫保目錄外的創新藥、特藥保障功能,更好的滿足醫改背景下客户差異化的保障需求。對於客户關於財富管理方面的需求,陽光人壽在今年上半年構建4大類13款浮動收益產品矩陣,滿足新經濟周期下客户多元財富管理需求。
有智庫報告顯示,隨着居民財富的增加,居民對財富積累、子女教育、養老規劃、家庭保障的風險認知愈發全面,保險作為可以滿足多元化風險管理需求的金融產品,其抵禦風險的優越性愈發受到認可。
也有業內人士補充到,對於健康生活、品質養老和財富管理傳承的需求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和剛需,保險企業需要在供給側進一步發力,基於變化重塑產品體系。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像陽光保險一般佈局全面的產品體系,從不同角度滿足客羣需求。客户對保險的粘性顯著提升,行業也因此得到經營上的正向反饋與激勵。
以剛剛公佈的半年成績單來看,A股五家上市險企共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81.93億元,同比增長3.7%。H股上市險企表現同樣亮眼,例如陽光保險上半年淨利潤增長8.4%。
除了上述提及的傳統型保障類產品外,2025年更是被視為行業推動向以分紅險為代表的浮動收益型產品轉化的第一年。
分紅險,即分紅型保險產品,是指保險公司將其分紅業務實際經營成果優於評估假設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人身保險產品。作為一種結合了保障與投資功能、兼具了進攻與防守特性的保險產品,近年來在保險市場中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尤其是在預定利率下調、市場利率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分紅險的浮動收益特性顯得尤為突出。
對於保險企業來説,分紅險轉型也是防範利差損風險的必要一步,因為其浮動收益的機制可降低險企剛性的負債成本。
當前市場上已推出多款分紅險產品,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市場上新推分紅險產品259款,佔壽險新產品總量的33%,數量已達2024年全年的74%。上市險企的轉型動作也在加快,從中期報告來看,中國人壽浮動收益型業務在今年上半年首年期交保費中的佔比較上年同期提升超45個百分點;中國平安今年上半年分紅險已佔據新單價值的40%;陽光人壽個險業務中浮動收益型產品與保障型產品佔比超50%,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
招商證券曾研究測算,假設未來三年全行業分紅險新單保費佔比穩步提升至50%,預計將帶來累計超過1.8萬億元的增量保費。
不僅如此,產品的轉型帶來行業板塊在二級市場上的關注度。中信證券非銀分析師指出,分紅險轉型是保險公司商業模式再一次發生質變的開始,盈利對投資收益率敏感性將大幅下降,估值體系有望從PB(市淨率)走向PEV(內含價值倍數)體系,上市保險公司均有較大配置價值。
搶佔保險科技先機,AI東風深化全新增長引擎
另一面,科技在保險行業的應用日益廣泛,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日新月異,為行業數字化轉型賦予驅動力,也重塑了競爭格局。
當前幾乎全行業都在發力佈局創新技術,旨在能夠更精準地進行風險評估、產品定價,並提供個性化的保險服務,最終實現提質、增效、降本的有益效果。「可以説,誰能夠率先搶佔保險科技領域,誰就能在接下來的發展周期中拔得頭籌。」有業內人士如是説道。
頭部險企已率先發力,亮相諸多科技成果。例如,為應對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帶來的定價、成本、流量、數據等多重挑戰,中國人保實施了新能源汽車保險數字化轉型工程,構建了新能源車風險保障數字化檔案,開發了更符合新能源車特點的駕駛風險評分模型和定價模型,利用智能座艙技術進行創新應用研發,同時開展線上數字化理賠革新,打造了一整套數字化智能解決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地發展。
再如在銷售賦能方面,陽光保險全面升級自主研發的「客户家庭保障需求建議系統」,依託動態數據分析能力,實時捕捉客户需求變化,精準識別客户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個性化保障缺口,增加客户服務觸點,助力銷售團隊深度洞察客户需求,實現精準化、定製化服務。
智能化客户服務也是行業提升用户體驗、增強客户粘性的發力方向。比如陽光保險 (06963.HK)深化智能客服機器人建設,逐步拓展智能服務領域,以智能化驅動客户服務升級,遠程服務全流程無人辦理率達65%,智能服務滿意度達82%。
此外,區塊鏈技術也正在重塑保險的核心流程。例如,螞蟻鏈與多家保險公司合作,通過區塊鏈實現農業險和供應鏈保險的快速理賠,解決了傳統理賠流程耗時長、信任成本高的問題。而在國際上,瑞士再保險公司和德國安聯保險也已採用區塊鏈技術改造其再保險業務流程。
此前有知名諮詢公司表示,保險業受到生成式AI影響產生的生產力提升可達500億美元至700億美元,可在銷售與分銷、承保、保單管理、理賠、客服、中后臺等幾乎所有業務領域,幫助險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與此同時,與保險高度相關的健康養老行業將得到約1500億美元至2600億美元的生產力提升。未來,若保險和康養充分結合,生成式AI將帶來約3000億美元的生產力提升空間。
需求變化、產品策略優化、AI「東風」……這些全新的形勢正在不斷塑造保險業新的增長邏輯,行業新一輪高增長已「箭在弦上」,目前低估值+高股息的保險板塊值得投資者長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