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10:07
2025 年8月27日, 由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簡稱:沙利文)主辦的第十九屆沙利文全球增長、科創與領導力峰會暨第四屆新投資大會(簡稱「2025沙利文新投資大會」或「大會」)在上海靜安香格里拉酒店盛大開幕。
在新消費趨勢展望論壇上,沙利文捷利雲科技董事長、捷利交易寶首席執行官萬勇先生就《 消費股IPO:赴港上市之路與二級市場新動態 》展開主題演講,為我們帶來港股市場的消費企業上市情況及資本市場表現的深入解讀。
Part 1. A股發行難——赴港是大勢所趨
自2023年中國證監會發布「827新政」以來,A股IPO發行不斷收緊,企業境內上市難度陡增, 尤其是,與「衣食住行」相關的大眾消費品企業(即便是「新消費」)。
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A股上市新股中,消費股亦 幾乎 絕跡。消費類企業基本上只能通過香港、美國等市場獲得融資,並且大多數選擇是去港股市場。
港股IPO活動已顯着回暖 。 今年前7個月,港股有51只新股IPO上市(同比+27.5%),募資總額1286億港元(同比+616%)。港交所CEO 稱, 目前 有 超 兩百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持續加速。
香港上市具有周期短、限制少、包容性、全球化和再融資方面的優勢,同樣也有流動性差、估值底以及合規性方面的挑戰。萬勇先生 介紹 了香港上市申請標準、I PO 流程與關鍵環節、A股赴港快速審批機制以及境外上市備案流程等關鍵內容,為消費企業 赴港上市提供了 詳細 指引。
Part 2 . 香港上市路——消費股IPO情況
2025年前7個月,日常消費/可選消費行業共計16家企業在香港IPO上市(含3只A+H),合計募資約281億港元,分別佔同期香港IPO的31%及22%。
2 025 年 前 7個月,消費股 三大I PO 包括 海天味業 ( 106億港元,A+H )、 蜜雪集團 ( 40億港元 )、 安井食品 ( 24億港元,A+H ) 。 相比之下,2 024 年則為 華潤飲料 ( 58億港元 )、 毛戈平 ( 27億港元 )、 茶百道 ( 26億港元 )。
數據截止2025/7/31
16只消費股香港IPO中,13只都有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基石覆蓋率超八成。合計共71家基石投資了消費股,佔基石總家數的30.5%;總投資額達99.3億港元,佔其全球發售總額的35.1%。
海天味業 : 8家基石認購46.67億港元,佔比46%,投資方包括高瓴/紅杉/源峰/博裕【頭部私募】、GIC/加皇銀行/瑞銀【外資機構】、佛山發展【地方產投】等 ;
蜜雪集團 :5家基石認購15.58億港元,佔比45%,投資方包括紅杉/博裕/高瓴【頭部私募】、M&G【外資機構】、美團龍珠【上市公司戰投】等 。
數據截止2025/7/31
16只消費股香港IPO累計吸引超過160萬人次公開申購,其中11只獲百倍以上公開認購,7只獲十倍以上國配認購,散户與機構均全力搶籌。這表明,消費股在香港的市場認可度還在進一步提升。
海天味業 :近38萬人參與新股申購(近四年來最高),公開認購918倍,國配認購23倍 ;
蜜雪集團 :26.5萬人申購,公開認購5258倍(歷史第五高),國配認購超35倍 ;
布魯可 :12.7萬人申購,公開認購6000倍(年內最高、歷史第三高),國配認購38.6倍 。
數據截止2025/7/31
16只消費股的香港IPO上市表現十分出色 , 暗盤上漲概率62.50%,平均漲幅18.16% ; 首日上漲概率56.25%,平均漲幅13.78% 。 其中,蜜雪集團、IFBH、布魯可、滬上阿姨等明星公司上市首日均漲超40%, 且后市表現強勁, 股價較IPO發行價已實現翻倍 , 受到市場廣泛追捧!
截至7月底 ,還有超30家消費企業已遞表港交所。其中,7家A股公司赴港衝刺A+H雙重上市,包括牧原股份、賽力斯、東鵬飲料、石頭科技、錦江酒店、三隻松鼠、玲瓏輪胎,前三家均為千億級企業。
此外還有多家明星消費企業,包括【汽車】奇瑞汽車、摯達科技、澤景電子、福瑞泰克;【家電】奧克斯電氣;【文創】卡遊、樂自天成(52 TOYS)、銅師傅;【零售】鳴鳴很忙、溜溜果園、齊雲山食品;【餐飲】老鄉雞、遇見小面、巴奴國際;【服飾】西普尼、伯希和、樂欣户外;【美粧】林清軒等。
數據截止2025/7/31
Part 3 . 港股消費股——二級市場整體表現
截至7月底, 港股市場 消費行業總市值超過10萬億港元,佔港股市值的約23%。其中可選消費約8.7萬億港元(19%),日常消費約1.6萬億港元(4%)。 消費行業成交額佔港股大市比重約30%,長期交易活躍,有大量市場投資者參與,與科技、金融和醫療保健行業共同構成了港股流動性集中地。
數據截止2025/7/31
消費股在香港市場的平均PE約為24x,平均PS約為1.5x,平均PB約為2.5x。長期估值水平整體較高(高於恆指PE約11.5x),反應市場認可度較好。
而 什麼樣的消費企業符合港股市場「審美」? 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商業模式出色 :典型案例如老鋪黃金——上市一年漲超20倍!新消費代表性企業,超高品牌溢價 ;
出海成功的全球化企業 :典型案例如泡泡瑪特——三年累漲28倍!IP價值釋放+出海成績斐然,全球化範本;
盈利分紅穩定 :典型案例如美的集團——自2013年以來累計分紅達1342億人民幣,平均分紅率近50%;
行業頭部公司 :包括上述公司,以及如蜜雪集團、毛戈平、零跑汽車、思摩爾國際等等的消費行業龍頭公司,在港股市場均具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
泡泡瑪特 通過 出海 實現了 涅盤重生 , 憑藉 「海外再造一個泡泡瑪特」, 其 海外再造帶來估值和業績雙擊,自2022年低點至今,股價漲超30倍 。
2025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138.76億元,同比增長204%,歸母淨利潤45.74億元,同比增長396%,營收、利潤均超過去年全年。其中,海外業務收入達56億元,同比增長超3倍,距離提出的「海外營收佔一半」的目標更進一步。
會議最后,萬勇先生總結道, 中國式新消費範式 體現了幾個與過往不同的特點: 更迅捷 、 更智能 、 更全球 、更年輕 、 更資本。
諸多案例表明,惟有在商業模式、產品技術、全球佈局 等方面表現出色,同時更能抓住年輕羣體的消費 觀,並 更擅長 通過資本市場 的助力 實現「更上一層樓」的消費企業,才能在未來走得更遠!
(本文首發於活報告公眾號,ID:liv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