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iPhone 17量產,機構密集調研,蘋果產業鏈迎「黃金窗口期」

2025-08-21 16:27

近期,蘋果產業鏈的熱度持續升溫。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以來,機構密集調研了包括水晶光電、工業富聯、鵬鼎控股、環旭電子、藍思科技、大族激光、京東方、東山精密在內的30多家蘋果產業鏈公司。這一現象背后,藴含着資本市場對蘋果新機備貨周期啟動的強烈預期。

據瞭解,目前,iPhone 17已經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且蘋果手機的主要代工生產商富士康鄭州廠區已同步啟動旺季招工。分析機構Jefferies指出,iPhone 17系列(含非Pro型號)整體預計較上一代漲價約50美元,其中iPhone 17 Pro起價預計落在1049美元,iPhone 17 Pro Max起價約為1249美元,iPhone 17基礎型號價格可能維持在799美元不變。

國金證券指出,iPhone17有望在SoC芯片AI能力提升、散熱、FPC軟板、電池及后蓋等方面迎來升級及價值量提升。

中金公司亦表示,iPhone 17系列或將有明顯零部件及模組升級,用户換機意願增強,預計蘋果iPhone 17系列多個零部件及模組有望實現升級,主因AI升級對芯片、主板、散熱、續航及聲學等方面均有更高要求,有望帶動超過10個產業鏈環節迎來升級。此外,預計iPhone 17系列外觀亦有望迎來改款,以滿足散熱需求並拉動用户換機動力,看好創新有望推動用户換機。

在此背景下,三季度以來,機構密集調研蘋果產業鏈公司。其中,水晶光電、工業富聯、鵬鼎控股、環旭電子等10家公司均獲超過50家機構調研。

具體來看,水晶光電作為蘋果光學元器件的核心供應商,8月19日共接待華福證券、上海證券、世紀證券、開源證券、東方證券等超200家機構調研。水晶光電錶示,在過去幾年和大客户開展了數量可觀的項目,其中,既有已實現成熟量產的項目,比如微棱鏡產品和麪板產品,也有剛剛進入量產爬坡階段的項目,比如塗布濾光片產品,此外,還有處於新產品導入(NPI)階段的項目,以及部分尚處於開發早期(NPD)階段的項目。

2025年一季度,水晶光電實現總營業收入14.82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歸母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增長23.67%。華源證券分析稱,水晶光電自2002年成立以來,以核心技術為軸,已構建以消費電子為支柱的第一成長曲線,以車載光學為突破的第二成長曲線,以及以AR/VR為前瞻的第三成長曲線的業務版圖,產品生態從單一的元器件拓展至元器件、模組及解決方案三者並存,結構持續優化,內生動力充足。

而工業富聯作為蘋果最大代工廠,8月15日,接待九益私募、睰仁投資、璟澄資本、普徠仕(香港)、君昊投資等100多家機構調研。工業富聯表示,公司機構件業務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優異。基於此前與大客户的長期合作基礎,公司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開發與量產經驗,如果客户推動下一輪重大改款,公司有能力快速響應客户需求,把握新一輪產品迭代所帶來的市場機會。

2025年上半年,工業富聯實現總營業收入3607.6億元,同比增長35.58%;實現歸母淨利潤121.13億元,同比增長38.61%。

此外,藍思科技作為蘋果玻璃蓋板及金屬機殼的主要供應商,2025年一季度營收170.63億元,同比增長10.1%,歸母淨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38.71%。公司接受博時基金、南方基金、安信基金、天風證券、浙商證券等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藍思正與合作伙伴一道,配合客户開發下一代蓋板玻璃,新的玻璃原片將應用創新配方,使蓋板結構以及整機能夠帶來更加豐富的性能,以及更好的用户體驗。

不過,儘管iPhone17的量產已進入衝刺階段,但蘋果產業鏈的真正「第二曲線」或許在於摺疊屏和AI眼鏡的突破。摩根大通(JPMorgan)預測,蘋果首款摺疊屏iPhone將於2026年9月作為iPhone 18系列的核心機型發佈,定價高達1999美元,預計到2028年摺疊屏iPhone銷量或達4500萬部,其中2027年銷量將突破千萬級別。

開源證券分析認為,此前由於市場擔憂蘋果AI創新節奏放緩、「對等關税」等問題,果鏈板塊估值處於較低水平,主要標的2026年Wind一致預期PE處於12-22倍區間。隨着關税問題落地、蘋果加大AI投資和新品節奏,未來幾年果鏈有望進入估值修復與景氣上行區間。建議重點關注果鏈核心供應商,摺疊屏/AI眼鏡等新品彈性標的,和果鏈設備廠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