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日商供不應求,高端玻纖布訂單湧台!富喬擴產、建榮靠山,台玻握關鍵技術

2025-08-13 02:44

Insights投資慧眼--AI伺服器需求激增,特別是輝達旗艦晶片GB200在2025年5月後出貨量大增(超1000櫃/月),正引發上游關鍵材料的供應緊張。

用於製造耐高溫、高性能電路板的低熱膨脹係數(Low CTE)玻璃纖維佈出現顯著短缺,促使日本主要供應商如三菱瓦斯化學、日東紡延長交貨期並上調報價。這波訂單外溢潮正流向台灣供應商。

短缺成因:AI直接拉動高端需求

AI伺服器功耗巨大、散熱挑戰高,對關鍵零件的耐熱性要求嚴苛。 Low CTE玻纖布作為電路板的核心基礎材料,能有效減少高溫下的應力形變,是提升伺服器穩定性與可靠性的關鍵。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平淡、傳統應用(如BT載板)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上游材料商優先將資源投向需求大、規格高的AI訂單,導致專用於此的Low CTE玻纖布交期大幅延長至16-20週(為正常交期的兩倍以上)。

規格升級、價值提升,訂單流向台廠

AI不僅帶量,更驅動材料規格升級。為滿足高速傳輸,需採用更高等級的低介電損耗(Low DK)玻纖布,其價格為傳統產品的4倍以上。這類高階產品原由日商日東紡主導供應,但隨著其資源轉向更尖端的Low DK2產品,原有Low DK訂單正加速外溢至台灣廠商。

台灣玻纖布格局與受益焦點:

台灣玻纖布產能最大的公司是南亞(1303) 和台玻(1802)。然而:

南亞:其玻纖布主要供內部使用,並非貢獻營收,因此本次AI浪潮對其影響有限。

台玻:在Low DK領域技術領先同業超過5年,擁有自主研發生產玻纖紗能力。但其整體營收規模龐大且應用多元,導致目前AI相關產品的營收比例仍低於5%。因此,就目前台灣供應鏈而言,AI需求的爆發性成長對營運貢獻最為顯著的公司主要是富喬(1815)和建榮(5340)。

台廠迎機遇:富喬與建榮發力

富喬: 具備「紗」到「布」的垂直整合優勢。其電子級玻纖布產能約有30%用於高利潤的Low DK產品,且滿載已久。公司計畫2025年將Low DK佔比提升至50%,新擴產能將於下半年開出,預計助長整體營運規模再增加10%以上。

建榮: 作為日東紡關聯企業,背靠大股東獲得穩定料源與技術資源支援。雖更專注於5G、汽車ADAS及低軌衛星等利基市場,其高階產品佔比已達約20%。隨著低軌衛星等應用的板材需求與規格提升,其高階業務成長動能持續。

AI伺服器市場的火熱,特別是對高端電路板需求的強勁攀升,正深刻影響最上游的玻纖布材料環節,導致Low CTE及更高階的Low DK玻纖佈出現顯著供給缺口與漲價態勢。日本供應商的交期延長與策略調整,為台灣擁有特定技術與產能準備的廠商(如專注電子應用的富喬及擁有技術後盾的培訓)提供了明確的業績成長機會。短期內高端玻纖布的供需緊張局布料將延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