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控技術:7月29日接受機構調研,東北證券參與

2025-08-07 17:32

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7日中控技術(688777)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5年7月29日接受機構調研,東北證券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答環節:
答:問環節
1、據悉,近期公司 TPT 引領「I+安全」風險主動預測預警模型首臺套項目落地廣西華誼,這對公司而言有怎樣的意義?
今年 7 月,中控技術與廣西華誼在「I+安全」領域的深度合作全面開啟,標誌着能源化工行業的安全管理正從傳統的「被動響應、人工處置」向「主動預防、智能防控」積極轉變。
在「I+安全」領域,中控技術憑藉三十余年在工業自動化、安全生產及工業 I 領域的技術積澱,構建了以時間序列大模型TPT為核心,融合動態風險集控模型(DRM)、定量風險分析模型(QR)、I智能行為分析模型等垂類大模型的智能安全解決方案,通過四大模型的協同運作,實現了從風險感知、預測預警到閉環管控的全流程覆蓋。
作為國家工信部「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重點項目,同時也是流程工業安全領域唯一入圍的 I主動防控項目,該項目將在今年年底接受工信部專家組的驗收評審。廣西華誼的成功實踐將為石油、化工、冶金等高危行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樣板。未來,中控技術將持續加大在「I+安全」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助力更多企業以數字化和智能化重塑本質安全。
2、近年來,公司致力於通過工業 I技術推動流程工業行業實現智能化轉型,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如何?
近年來,面對全球工業智能化的浪潮,傳統自動化技術已無法滿足流程工業對「實時決策、全局優化、安全韌性」的時代需求,公司也開始重新思考數字化、智能化時代背景下的價值定位,以及如何在新的技術和場景下,為客户帶來真正的價值。
在這樣的思考之下,公司基於對行業的理解和自身的技術優勢,不斷探索工業 I創新發展之路,已構建起包括時間序列大模型 TPT和通用控制系統 UCS在內的完整工業 I技術體系,可以助力企業實現內操智能化、外操無人化,達到安全生產、降本增效的目的。
通用控制系統 UCS打破了傳統 DCS的物理桎梏,以私有云、全光確定性網絡及智能設備的極簡新形態,深度融合雲原生、全光工業網絡技術、PL技術、I-Inside 理念,以 I 加持工業控制,實現了機櫃室空間佔用減少 90%、線纜成本降低 80%、項目建設周期縮短 50%,已在興發集團、歐洲星源等企業成功部署。時間序列大模型 TPT是基於生成式 I 算法及海量工業數據訓練而成的時間序列大模型,能夠對生產單元運行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刻洞察,全面瞭解生產裝置的運行狀態,精準預測生產裝置的未來趨勢,通過統一分析類、優化類、控制類、培訓類等工業建模過程,實現裝置的跨工況、高精度、高可靠模擬與預測,實現人效提升 30%~50%,裝置生產效益提升 1%~3%。
面向未來,公司亦將持續深化 I 產品的落地實踐與價值產出,攜手全球合作伙伴,以開放共贏之姿共同構建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的流程工業新生態,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持續動能。
3、近日,中控技術 Plantbot機器人解決方案亮相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這一機器人解決方案的落地情況及效果如何?
當前,機器人正在製造業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特別是面對高温、有毒有害等環境下傳統人工巡檢模式存在安全隱患及應急響應滯后等問題,機器人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也是行業關注熱點。中控技術也已在 2024年創新推出了一套完整的,為工業細分應用場景量身定製的 Plantbot機器人解決方案,這一解決方案通過基於 I的多模態感知和推理、基於多機複雜任務協同的安全閉環控制,可有效應對原料罐區、電氣室、複雜地形巡檢、皮帶通廊、氯鹼電解廠房、化工廠電力間、煤焦爐等多個高危場景。
Plantbot 機器人解決方案推出以來已取得了多項標杆級應用成果如中控技術與沙特阿美聯合研發的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實現「五維一體」氣體泄漏動態定位與定量檢測,大幅提升安全數據檢測與告警效率;中控技術自主研發的「飛索機器人+OGI氣體成像+無線防爆傳感器」協同方案,實現鎮海煉化 1.2萬平方米球罐區全天候、全覆蓋巡檢;中控技術定製自動送樣系統及全流程檢測自動化方案,實現水質、色譜等檢測環節無人化操作,提升天津石化南港乙烯項目實驗室檢測效率與安全性;在杭電化的氯鹼電解槽場景中,中控技術巡檢機器人搭載高清相機與紅外熱像儀,實時監測設備温度、識別管道泄漏等異常,同時,方案可精準評估離子膜性能,優化檢修計劃,減少非計劃停機,並通過智能電耗分配降低能耗 1%-2%。
4、公司自去年推出時間序列大模型 TPT以來已有一年時間,目前客户應用情況如何?公司如何規劃后續版本迭代?
自 2024年發佈以來,時間序列大模型 TPT不僅完成了從技術概念到成熟產品的跨越,更落地於氯鹼、石化、熱電、煤化工等領域的十余家工廠的上百套裝置。在鎮海煉化,TPT實現了常減壓裝置油品切換操作時長由 6-7小時降低到 2 小時以內,為用户減少每年上千萬的油品加工損失;在萬華化學,通過 pH值質量的精準預測控制,將 6-8小時才能完成的廢液處理過程大幅縮短到 1小時以內;在內蒙古興發,TPT實現了電解槽集羣的閉環控制優化,平均每天電耗降低 6700多度;在大唐多倫煤化工,以 TPT為智慧中樞建立的「預測-優化-控制」三級聯動機制,預期綠電替代燃煤發電比例達 87.5%,年減碳 41.94 萬噸;在廣西華誼能化,以 TPT為核心的智能安全體系,預期預警反應時間將縮短 20%,風險識別精準度提升 30%,應急響應效率提高 30%。
值得期待的是,公司將於近期發佈 TPT 2.0版本,全新版本將深度融合多技術體系,構建工業裝置智能體,打造裝置運行「智慧大腦」,推動工業應用從傳統工具型助手向具備異常主動識別、風險智能評估、自主決策執行能力的智能體(gents)跨越。
5、據悉,近期公司 TPT成功中標中煤信息核心裝置,該項目將實現什麼樣的應用價值,對公司及行業的意義如何?
7月 29日,公司成功中標中煤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時序大模型智能控制與優化系統軟件」項目。本項目以公司自主研發的時間序列大模型 TPT為核心,聚焦煤氣化裝置,打造 I示範應用。此次中標標誌着 TPT在大型流程工業核心生產裝置上實現突破,進入全面工程應用階段,將為我國能源行業的自主可控及轉型升級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公司將依託 TPT強大的模擬與預測能力,打造「感知—識別—決策—執行」多智能體協同的煤氣化「智慧大腦」,貫穿生產全流程實現自主監督、自主優化、智能控制與智能交互。將以更高精度、更快響應鎖定最優工況,並以直觀可視的方式提供決策支持,全面提升裝置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經濟性與智能化水平,為能源行業 I大模型應用提供可複製的樣板工程。
同時,公司也將以此項目為契機,賦能更多流程工業客户實現安全、質量、低碳、效益目標,加速工業 I技術在煤炭、化工、石化等流程行業的廣泛應用,助推我國製造業邁向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的智能化新階段。
接待過程中,公司與投資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並嚴格按照《投資者關係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同時要求籤署調研《承諾書》。

中控技術(688777)主營業務:面向工業3.0+工業4.0全力構建「1+2+N」智能工廠新架構,構建4大數據基座+1個智能引擎,4大數據基座包括設備基座(PRIDE)、運行基座(OMC)、質量基座(Q-Lab)和模擬基座(APEX),基於工業多源數據進行融合訓練,建立流程工業高泛化、高可靠的智能引擎,構建AI+數據核心競爭力,將數據價值最大化,定義和重塑流程工業新形態,深入構建5S線下門店+S2B線上平臺的一站式工業服務新模式,5S線下門店為客户提供貼近用户的工業領域端到端、門對門專業服務。

中控技術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6.07億元,同比下降7.55%;歸母淨利潤1.2億元,同比下降17.42%;扣非淨利潤7720.85萬元,同比下降34.88%;負債率41.64%,投資收益3227.66萬元,財務費用-1015.96萬元,毛利率30.36%。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0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6家,增持評級3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63.9。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7.97億,融資余額增加;融券淨流入515.88萬,融券余額增加。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

fund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