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隧道股份:責任雲、中證指數等多家機構於7月18日調研我司

2025-07-22 19:31

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22日隧道股份(600820)發佈公告稱責任雲葉柳紅、中證指數安曉冉 姜麗、華寶基金王詠青 丁科、國盛證券池之恆 潘思宇、天天基金朱浩天 陳熙雨、湖州綠金院孫早霞 翟天仲、招商基金吳桐、東方嘉富人壽陳軒 吳言翔於2025年7月18日調研我司。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旗下運營集團區域及外地新興業務的拓展策略:
答:上海區域聚焦區屬道路滲透,以技術優勢突破現有管理格局;外地以「小切口切入+合資公司+集團資源協同」模式,依託一體化服務與智能運維能力建立競爭壁壘,逐步通過試點項目積累信任。

問:公司旗下運營集團新技術應用的當前目標及長期價值:
答:現階段以效率提升爲核心,通過智能巡檢設備、數據平臺等擴大覆蓋範圍;長期依託技術規模化實現成本優化,推動運維模式從傳統向數字化轉型。

問:公司數據要素資產情況:
答:隧道股份2023年成為國內首批在數交所掛牌數據要素資產的基建企業,目前公司在數交所已掛牌多個數字產品,包括運營集團掛牌的低速作業車時空、路面典型缺陷圖庫、道路健康狀況數據庫;數字集團掛牌的市政工程構建級多維信息數據資料集、設施健康監測月度數據分析服務;城建設計集團掛牌的排水管道典型缺陷圖庫等。
落地場景包括智能交通信號優化、公眾出行路徑規劃、市政工程運營建設、地下管網治理等。未來,公司將聚焦管理端、服務端、公眾端多維度場景,以合規化與脱敏處理為基礎,探索數據資產商業化新路徑,致力於成為城市數字經濟的關鍵參與者與價值創造者,為行業數據資產運營樹立標杆範式。

問:公司專利轉化情況:
答:公司通過科技型公司載體實現技術價值的深度釋放。以應用場景為錨點,將高價值專利集羣注入市場化運營主體,推動技術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落地。通過聯合專業機構開展專利價值評估與篩選,當前專利資產估值已達數億級規模。未來,公司將持續深化「技術+資本」雙輪驅動,以專利轉化為紐帶,構建開放共享的創新生態,助力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級。

問:公司旗下數字集團新興業務發展情況:
答:數字集團以智能交通、城建信息兩大專業子公司為核心佈局新興業務,聚焦數字化轉型需求,構建「諮詢+技術+數據」一體化服務能力。通過數字化諮詢規劃業務路徑,軟硬件開發與系統集成提供技術落地支撐,數據服務深挖交通、城建領域數據價值,形成覆蓋數字基建全生命周期的新興業務生態,致力於成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技術賦能者與生態構建者。

問:公司五大科創中心具體職能:
答:隧道股份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深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不斷完善科創體系機制建設,科創委員會與五大科創中心協同發力,形成了「數智盾構、智慧運營、智慧巡檢、智慧停車、流態土、冷能發電、智能監測、數字李生、無人駕駛、智慧巴士、預製構件鋼筋自動化產線」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成果。
全面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充分發揮隧道股份產業鏈場景優勢。隧道股份產業鏈涵蓋了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智慧運維、從傳統施工到智能建造等諸多板塊,為新興產業從技術驗證模式創新到市場拓展提供了多元的應用場景和廣闊的實踐空間。自主研製適配城市基礎設施需求的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打造隧道股份人工智能集成系統,為城市基礎設施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具韌性的解決方案,初步培育形成韌性城市建設新興產業集羣。

問:公司ESG治理架構:
答:隧道股份ESG治理架構分為四個層級決策機構為董事會,負責審議批准公司ESG管理制度及ESG報告;監督職責由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承擔,負責研究ESG實質性議題、指導ESG體系建設及報告編制、審議ESG報告並提交董事會審定;管理層監督由ESG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落實上級單位及董事會相關政策要求,協調內外部ESG工作並指導日常開展;實施與落實層面由ESG工作小組及各分子公司執行,負責徵集確定ESG願景及核心理念、落實工作任務、開展信息採集與報告編制披露,並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

問:公司雙碳戰略實施情況:
答:隧道股份立足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運營核心優勢,以「全產業鏈協同、全周期管理」為導向,系統性擘畫低碳轉型路徑,通過分階段、遞進式實施,構建從標準體系到技術創新、從工程實踐到產業升級的綠色發展新格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的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公司聚焦清潔能源與生態環保兩大綠色產業,持續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投入,推動綠色技術成果轉化落地;在生產運營全環節植入綠色基因,通過節能診斷、數智化能碳管控等舉措實現生產運營的節能減排目標;同時積極探索清潔能源合同能源管理應用場景,打造城市更新、交能融合、零碳園區三大場景下的標杆示範項目,以創新實踐培育綠色發展新優勢。

隧道股份(600820)主營業務:主要從事隧道、路橋、軌道交通、水務、能源和地下空間等城市基礎設施的設計、施工、投資、運營業務,以及與施工業務相配套的部分盾構設備製造業務,同時還擁有融資租賃和數字信息業務。

隧道股份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05.49億元,同比下降25.33%;歸母淨利潤3.3億元,同比下降25.38%;扣非淨利潤2.82億元,同比下降33.74%;負債率75.75%,投資收益1182.73萬元,財務費用3.63億元,毛利率14.95%。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2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9家,增持評級3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8.6。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2961.24萬,融資余額增加;融券淨流入333.26萬,融券余額增加。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