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60家!「A+H」上市陣營不斷壯大

2025-07-18 16:40

2025年以來,國內資本市場「A+H」上市模式擴張態勢顯著,不少企業相繼披露赴港上市計劃,涉及多個領域,「A+H」上市陣營亦持續壯大。

市場人士認為,有關部門近期釋放「進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質效」「為企業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監管環境」等政策信號,在政策支持下,未來赴港上市浪潮有望延續。

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續升溫

在資本市場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投向「A+H」兩地上市模式。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7日,年內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當前,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即「A+H」公司)已有160家。

在市場人士看來,這種橫跨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佈局,是政策東風、產業需求、資本意志交織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使得「港股再上市」成為A股公司的新標配,也為內地與香港市場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按下了「加速鍵」。

2024年4月,中國證監會推出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明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同年10月,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再發聯合聲明,優化審批流程,將新股聆訊周期由「T+6」壓縮至「T+4」。

進入2025年,備案制全面落地,境外上市審批時限由原先的6個月縮短至2—3個月,寧德時代從受理到獲批僅25天,海天味業亦在3個月內完成全部流程。

審批效率的大幅提升,直接催生了7月以來的「小高峰」——7月1日至11日短短11天,就有11家A股公司向證監會遞交港股上市備案申請。

監管層的「綠燈」效應,疊加港交所對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分拆上市等制度的持續優化,讓A股公司看到了「一次決策、兩地掛牌」的可行路徑。

給企業帶來利益增量

從企業自身需求來看,企業可通過再上市帶來新的融資增量、拓寬國際融資渠道。通過在H股上市,可提升企業的國際品牌影響力,有利於企業「走出去」。有些成熟企業更適合國際資本的投資風格,在H股再上市后,能獲得更充分的價值發現及相應更高的股價。如寧德時代等境外收入佔比較高,國際化發展需求是其赴港上市的重要考量因素。

另一方面,「A+H」上市模式通過跨市場佈局降低了系統性風險。一方面,政策風險得到有效對衝。單一市場上市企業容易受當地政策影響,而「A+H」上市模式可通過跨市場佈局分散風險。另一方面,匯率與流動性風險得到緩釋。港股市場提供美元、港幣融資渠道,企業可通過發行美元債對衝匯率波動。

對港股投資者而言,長期將受益於恆生科技指數等指數成分股質量的顯著提升,從而吸引更多國際資金入場;對A股投資者而言,這不僅意味着A股公司的投資價值得到國際認可,也為A股核心科技資產提供了新的國際估值參照,進而引發整體估值框架的重塑。

展望未來,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文宇表示,預計未來2年到3年,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將持續增加。

總體而言,「A+H」上市持續擴容,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未來,隨着更多企業加入「A+H」上市行列,A股和港股市場的聯動性將進一步增強,推動資本市場邁向更高水平的開放與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