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永贏基金高楠:打造更適合中國市場的投研團隊

2025-07-09 19:29

7月9日,永贏基金2025年中策略會重磅舉行,本次策略會以「贏」接硬核科技時代為主題,永贏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永贏睿信基金經理 高楠進行了主題演講,系統闡述了永贏權益投資體系如何前瞻捕捉產業趨勢,打造高效投資工具,以應對產業快速迭代的中國市場。

回顧上半年,市場行業頻繁輪動,結構性機會層出不窮,對主動權益投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面對複雜環境,永贏基金展現出強大實力:旗下權益類基金近1年絕對收益位居全市場第7(7/166)!

各系列產品亦全面開花,全基產品、大消費、成長、紅利系列等整體表現優異,以永贏睿信A、永贏優質生活A為例,近一年收益率分別達34.10%、34.66%,均排名同類產品前1/8;聚焦新質生產力、硬核科技的「智選系列」產品表現尤為突出,多隻產品名列前茅,永贏先進製造智選A、永贏醫藥創新智選A更是排名同類第一。這些成績充分印證了永贏基金投研體系迭代的有效性。①


永贏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永贏睿信基金經理 高楠

以下是演講實錄精華:

歡迎各位投資者參加永贏基金年中策略會——權益專場,感謝大家對永贏基金的關注。儘管2025年上半年,國內外宏觀環境經歷了眾多不可測的外生衝擊,但權益市場告別了過去兩年多的陰霾,開始釋放賺錢效應。雖然指數波瀾不驚,但2025年上半年結構性機會表現耀眼。想必大家都很關心后續市場如何展望、下半年可能存在哪些結構性機會,我們將一一分享。

我一直認為,投資體系的有效性至少要依據資產端特徵和交易制度特徵來建立,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有效的投資體系。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產業更迭迅速,因此在中國權益市場發展二三十年間,絕大多數時間,市場的賺錢效應體現在新興產業的結構性機會當中。如何有效的發掘結構性機會,如何把握未來幾年新興的產業趨勢,如何摒棄簡單的牛熊思維、將投資重心更多的放在前瞻性的產業和結構性機會的研究上,是我們永贏權益投研的體系重心之一。總之,我們致力於打造更適合中國市場的權益投研體系和團隊,圍繞潛在的結構性機遇,為廣大投資人提供顆粒度更細的投資表達工具。

當然,永贏基金有着豐富的產品矩陣。不同風險收益偏好特徵的客户,都能在公司的固定收益類、固收增強類、主動權益類、指數類產品線中尋找到適合自己投資目標的產品。

與部分同業或客户理解的不同,永贏權益的產品佈局並不是簡單的商業行為,而是基於對於市場下一階段潛在機會的判斷,前瞻性的圍繞潛在結構性機會進行佈局。也就是產品佈局本身是投資思路外化的過程,投資的前瞻性預判是所有產品佈局的基礎,商業問題反倒是考慮較輕的因素。這也是為何永贏權益的產品數量不多,但精品頻出的核心原因。

作為個體,對於投資的判斷總不可避免帶有傾向性和路徑依賴。但作為一個團隊一套體系,我們希望通過聚集一羣核心能力互補的專業人士,來共同構建一套具有完備性、實戰性,同時不斷迭代的投資體系。這是我們永贏權益業務發展的「1」。而不同形態的產品,是投資體系和判斷的客體化,是在尊重投資客觀規律基礎上的,以追求高效率的投資表達為目標,進行設計和最優人員匹配的結果,這是我們所謂的「N」。


圖片來源:永贏基金

我們的權益產品線總體將劃分爲全基型、風格型、策略型以及工具型四類產品,不同產品之間也會互相賦能。

按照投資收益來源以及資產的波動率特徵,目前永贏的主動權益產品大致分為四大類產品。一是風險收益特徵適中,行業配置均衡,個股選擇突出,並輔以適度擇時策略的全基品種,由經歷過牛熊周期檢驗、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進行管理,適合作為沒有具體行業或策略傾向,又想參與權益市場的客户。

二是投資風格更為清晰化的一類主動基金。這類基金仍舊是以基金經理主動管理能力為基礎,進行擇股和持倉結構調整,但策略和風格範圍聚焦在基金經理勝率更高的能力圈內,且長期看來是波動中上行的有效策略。部分個股分化顯著的主題類方向,也是選股重要性遠大過貝塔本身的,我們也統一歸類到這類產品中。目前我們在成長類、價值類、周期成長類、港股系列和大消費系列均有佈局。

三是聚焦處於產業早期,但未來具有較大產業發展空間,同時政策支持的投資方向。這類行業因為在產業早期,屬於被動指數工具無法覆蓋的範疇,但又在貼現率夠低的大環境有望持續受益的方向。我們力爭從產業研究出發,前瞻性的對具有投資潛力的方向進行聚焦投資,打造部分客户需要的高顆粒度的投資表達工具。這類產品主要體現為公司的智選系列產品。


圖片來源:永贏基金

四是我們依據投資有效性,挑選了一些在A股中長期維度較為有效的投資策略,並匹配合適的投資人員在當中做選股增強。這類產品策略較為明晰,有相對可預期的有效階段。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策略選擇和alpha增強來實現產品淨值,在長期維度,震盪中新高。這類產品主要體現為公司的慧選系列產品。

最后,介紹一下投資人普遍關注的永贏的智選產品系列。如前所述,智選產品佈局的底層邏輯是未來中期甚至長期,更有潛力的結構性機會所在的方向。每隻智選產品方向的選擇均經過產業研究論證,而非隨機的選擇,主要聚焦在成長空間大、政策支持鼓勵的新興行業。

同時,爲了增加產品的投資表達力,我們為每隻產品匹配了能力圈契合的投資人員進行管理,將倉位更多集中在優質方向和個股上。我們希望在產業趨勢的預期未結束前,智選產品能夠在我們經理的管理下,波動中實現淨值中樞上行。相較均衡類型產品,該類產品具有一定的波動性,所以我們將其定義為工具型產品,希望投資人在對所投行業有一定認知和判斷基礎上,通過我們的產品來更好的實現自己投資觀點的表達。

目前我們的智選產品有10多隻,分別聚焦在人形機器人、創新藥、低空經濟、新消費、AI產業鏈、光刻機和先進製程以及可控核聚變等方向。中國經濟充滿活力,產業快速更迭,我們希望我們后續能繼續發掘出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方向,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多可供投資觀點表達的投資工具。

關注方向僅以當前市場情況判斷,不必然代表未來投資方向,具體以實際投資情況爲準。

相關策略是基金管理人根據報告時點有關市場情況而形成,基金管理人有權在市場情況發生變化時變更相關策略並依據基金合同有關約定繼續履行管理人職責進行管理工作。基金投資策略及投資範圍詳見產品法律文件。

注①:公司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排名來源國泰海通證券,截至2025/6/30。基金管理公司絕對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動型基金淨值增長率按照期間管理資產規模加權計算的淨值增長率。主動權益類基金包含主動股票開放型、強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混合型、靈活策略混合型和主動混合封閉型基金,不含指數型、生命周期混合型、偏債混合型基金、港股靈活策略混合型、港股偏股混合型、港股強股混合型和QDII基金。

基金排名數據來源銀河證券,截至2025/6/30,永贏睿信A、永贏優質生活A、永贏先進製造智選A、永贏醫藥創新智選A、永贏半導體產業智選A、永贏低碳環保智選A近一年排名分別為208/1819、199/1819、1/1819、1/83、3/54、3/32,同類分別為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類)、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類)、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類)、醫藥醫療健康行業偏股型基金(A類)、TMT與信息技術行業偏股型基金(A類)、低碳環保偏股型基金(A類)。

以下數據截至2025/6/30,數據來源永贏基金,經託管人複覈:永贏睿信混合A成立於2023/12/22,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70%+中債-綜合指數(全價)收益率*20%+恆生指數收益率(按估值匯率折算)*10%。截至2025/6/30,基金成立以來/近一年淨值增長45.45%/ 34.10%,同期業績基準表現爲18.71%/ 13.96%。2024年淨值增長15.37%,同期業績基準表現爲13.78%,基金經理高楠自2023/12/22起任職至今。

永贏優質生活A成立於2022/8/23,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70%+恆生指數收益率×10%+中債-綜合指數(全價)收益率×20%。截至2025/6/30,基金成立以來/近一年淨值增長-9.63%/34.66%,同期業績基準表現爲0.60%/13.96%。2024年/2023年淨值增長6.36%/-24.39%,同期業績基準表現爲13.78%/-8.73%,基金經理光磊任職日期:2022/8/23-2024/8/21;基金經理張海嘯自2024/6/17起任職至今。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業績指標不包括持有人交易基金的各項費用,計入費用后實際收益水平要低於所列數字。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並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通常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風險越大。以上產品均屬於中風險(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風險等級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等級對照表詳見永贏基金官網。投資者通過代銷機構提交交易申請時,應以代銷機構的風險評級規則爲準。以上產品均可投資於港股通標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擔與境內證券投資基金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境外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敬請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仔細閲讀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理性判斷並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