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8 09:31
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7日中復神鷹(688295)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5年7月3日接受機構調研,彼得明奇、工銀安盛、固禾基金、光大證券、國金證券、國盛證券、國壽安保、國泰海通、國新證券、和諧匯一、華安基金、博時基金、華泰證券、匯豐晉信、嘉實基金、君牛私募、開源證券、寬遠資產、民發集團、摩根士丹利、南方基金、南華基金、渤海人壽、青驪投資、泉果基金、潤暉投資、森錦投資、上海喜世潤、上海昱奕、上汽金控、申萬宏源、申銀萬國、盛宇投資、創金合信、太平基金、泰康資產、天風證券、西部利得、信誠基金、興證資管、伊諾爾、銀河基金、銀華基金、英大信託、大成基金、永贏基金、友邦保險、運舟投資、長江養老、長江證券、招商銀行、招銀理財、浙江浙商、中航信託、中航證券、東方資管、中金公司、中泰證券、朱雀基金、東證資管、方正富邦、蜂巢基金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一季度各應用領域佔比情況?
答:公司一季度新能源領域(壓力容器、風電葉片、碳/碳復材)合計佔總銷量超 40%,體育休閒領域佔總銷量超 35%,航天航空以及汽車、3C等新興領域佔比超 10%。
問:公司目前庫存情況?
答:近兩年碳纖維行業發展迅速,國內企業積極佈局規模化生產,但下游應用場景的拓展節奏與供給增長存在階段性差異,整體產能利用率不高。公司積極調整銷售策略,通過保持價格與產品組合靈活性,完成市場訂單應收盡收,持續推動庫存壓降指標完成。截至目前,公司存貨量始終保持在符合公司規模、下游供應等實際情況的合理範圍內。
問:公司上半年訂單情況如何?
答:近年來,碳纖維行業競爭加劇,供需關係階段性錯配導致國內市場價格下行。2025年,公司為進一步維穩訂單指標,鞏固市場競爭力,堅持滿產滿銷滿供策略,充分踐行價本利原則,並持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壓力容器、高端體育、風電葉片、碳/碳復材等業務領域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足。
問:公司 3 萬噸項目今年什麼時候會有投產信息公佈?
答:公司在建的連雲港基地可柔性生產 T700級、T800 級、T1000級、T1100級、高性能 48K 大絲束等各類型碳纖維。由於該基地還承擔着國家專項項目,目前在按照前期規劃有序推進中。同時,公司也會時刻關注市場供需變化,科學合理地規劃投產計劃,做到產能升級與市場需求精準匹配。
問:公司去年各產品型號的銷售佔比如何?
答:2024年公司全年銷售 16214.17 噸,其中 SYT45/45S、SYT49/49S 銷量佔比超 90%,剩下則是 SYT55/55S、SYT65以及 M系列等產品。
問:公司如何看待碳纖維在汽車領域的應用進展?
答:碳纖維製成的複合材料憑藉高強耐腐、力學性能優異等特性,尤其適用於汽車等輕量化關鍵領域,其產業化應用已在多個需求場景中凸顯核心價值。
在車身結構創新方面,目前國際高端品牌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如寶馬i3 採用的碳纖維乘員艙,可較傳統鋼製車身減重 30%以上,同時提升 30%車身剛性;底盤系統中的碳纖維傳動軸較金屬部件減重 50%且提升扭矩承載能力,目前已在寶馬 7系、阿爾法羅密歐 Giulia 等車型上運用;而輪轂應用更具突破性,碳纖維輪轂較鋁合金製品減重超 60%,據行業測試數據,單個輪轂減重 1kg可帶動整車減重 15kg,對新能源車續航提升具有乘數效應。
在新能源電動化方向,基於碳纖維電池箱體較金屬方案減重 40%且具備電磁屏蔽優勢,目前汽車企業已開展技術儲備。而氫能領域中的Ⅳ型儲氫瓶,因採用碳纖維纏繞工藝,可較金屬氣瓶減重 70%且提升儲氫密度,目前國內物流車儲氫系統已實現量產應用。同時,制動用的碳陶剎車盤較鑄鐵製品減重 60%以上,小米 SU7 Ultra、昊鉑 SSR等高端電動車型通過該技術實現百公里制動距離縮短 10%以上。
近年來,碳纖維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正持續加速向新能源、輕量化核心部件滲透,未來隨着材料成本下降和工藝創新,其在儲氫氣瓶、制動系統、電池箱體等關鍵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比例將進一步提升,有望成為汽車產業技術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問:公司未來的降本舉措有哪些?
答:公司始終把成本管理作為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並在充分發揮西寧公司萬噸產能規模優勢的同時,不斷加強過程控制與管理,提升生產效率,成功實現成本的逐年下降。2024年,公司持續開展成本「增節降」行動,以規模優勢為基礎、通過技術工藝優化、組織精簡等舉措使單位碳纖維生產成本同比下降約 5.5%。
2025年,公司正在通過工藝優化、生產線技術改造等舉措,在關鍵技術上實現進一步突破,以達到提升速度、增加產能的目標。同時,公司將繼續加強成本精細化管控,開展「4個 1」專項行動(即一分錢、一根絲、一米速度、一個點優品率行動),持續對標歷史最優、行業最優,推動成本進一步下降。截至目前公司降本舉措成效顯著,未來將持續深化精益管理,推動製造成本進一步下探。
接待過程中,公司與投資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並嚴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披露等情況。
中復神鷹(688295)主營業務: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
中復神鷹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4.02億元,同比下降10.4%;歸母淨利潤-4522.88萬元,同比下降208.24%;扣非淨利潤-5811.73萬元,同比下降479.32%;負債率50.75%,投資收益64.04萬元,財務費用661.21萬元,毛利率3.38%。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4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家,增持評級3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26.19。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出558.25萬,融資余額減少;融券淨流入3.36萬,融券余額增加。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