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7 17:31
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7日阿爾特(300825)發佈公告稱中金銀海(香港)基金雍心、國投證券劉妍、中信證券耿長宇、華融泰達焦靜、含章基金李貴林、每利基金賈可可、天襄資本龍小允、東北證券鄧麗娟於2025年7月4日調研我司。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服務哪些客户?未來客户開拓有什麼規劃?
答:公司深耕行業二十余年,與國內外各類整車企業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係,客户包括本田、日產、豐田、一汽、東風、北汽、江鈴、奇瑞及多個新勢力企業;目前公司已累計為國內外80余家客户開發了近500款車型。公司在汽車關鍵技術、智能化研發工具、核心零部件及自動駕駛、前瞻解決方案、全球化業務拓展等方面逐步構建國際化的高壁壘生態閉環。
客户拓展方面,公司一方面重點維護與現有客户的合作關係,並積極通過項目開發、技術合作、合資入股等多種形式與客户形成深度協同;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新客户及海外市場拓展,尤其以全球大型汽車集團作為客户開拓的主要方向,業務上以智能化電動汽車開發、「技術+供應鏈」出海、整車出口等領域形成新收入增長點。目前,公司在日本、歐洲、中東等地區已逐步與當地整車廠建立合作關係,賦能全球客户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
問:相比於整車廠,公司設計師的優勢有哪些?
答:公司深耕行業二十余年,是國內首批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認證的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在汽車設計領域具備深厚的技術沉澱,在行業內享有良好聲譽公司作為獨立第三方的汽車設計企業,具備機制靈活、響應速度快、市場化程度高等特點,已在長春、江西、武漢、廣州等地區設立了子公司,對口服務當地整車廠,能夠有效為客户提供技術支持,滿足客户的開發規劃和需求。
在技術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擁有1,917項專利及68項著作權,具備整車設計全棧式「交鑰匙」服務能力,同時在智能汽車、輔助駕駛、滑板底盤等行業前沿領域具備技術儲備。
在團隊方面,公司共有員工2,315人,其中研發技術人員佔公司總人數的80%以上。同時,公司已組建逾百人的國際級汽車研發專家團隊,能夠有效強化公司在整車架構、造型、底盤及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核心技術壁壘。
問:公司零部件業務有何進展?
答:公司2015年起開始佈局零部件業務板塊,逐步建立並拓展了動力系統、新能源車高壓電系統、汽車電子等領域核心零部件的產品型譜,與整車開發形成了良好的業務協同。
其中,在動力系統領域,公司主要從事總成系統(多合一動力總成)、關鍵部件(電磁式DHT、減速器、增程器等)、核心零部件(電磁離合器等)、發動機(V6發動機及增程器)等產品,目前部分產品已陸續完成了與國內外客户接洽商談、開發送樣等前期準備工作,已與客户達成合作意向,后續將逐步啟動量產交付工作。例如,公司電磁離合器項目已於2025年初正式進入量產階段,已向某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量產交付,並已收到國內某自主車企的定點通知,2025年下半年進入量產交付階段;電驅動總成產品、混合動力變速器(DHT產品、減速器產品也陸續承接相關開發或製造訂單;發動機及相關增程器產品已與越野車、商用車、船舶等領域的客户啟動合作,開始啟動設計、調試、試驗等工作。訂單逐步落地有望帶動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板塊整體業績改善。
問:針對海外市場,公司未來有哪些戰略規劃?
答:2023年,公司首次提出了「技術+供應鏈」出海戰略,開始將公司的業務拓展方向錨定為海外,並以日本作為公司海外業務開拓的重點市場。目前,公司已在日本市場承接了整車開發、卡車油改電、整車出口等多類業務;其中,日本商用物流車油改電市場具備較大的市場潛力。針對油改電業務,公司與日本上市公司YMTO簽訂了將柴油輕卡車型進行電動化改裝的業務訂單。其中公司負責提供油改電的技術方案,並將對應的三電套件出口到日本,再由YMTO針對下游客户的存量車型進行電動化改裝,已於今年4月正式啟動交付,首批已交付103套,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推進交付工作。 此外,日本當地政府為推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已將電動改裝卡車納入到了電動化補貼的發放對象中,補貼額高達改裝費總額的三分之二,因此電動改裝卡車相較於柴油車型,落地成本顯著降低。
基於輕卡車型的成功經驗和政策扶持,目前公司已新獲重卡油改電訂單訂單金額約3.37億元。未來,公司將重點關注並進一步拓展日本油改電市場,形成公司營收增長的重要動力。
此外,公司也將持續拓展中東、歐洲等地區市場,將成熟的模塊化平臺整車開發體系及智能化技術方案向海外客户進行標準化輸出,推動海外業務在各個區域切實落地。
問:汽車設計行業是否會有被整車廠自研取代的可能?
答:公司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汽車設計企業,與整車廠內部研發設計團隊具備良好的合作關係。公司能夠在設計理念、產品創意、技術研發、工程師支持、供應鏈協同等多個方面,為整車廠客户提供全棧式的開發服務,是國內汽車設計行業不可或缺的技術力量。
同時,公司已關注到,相比於國內新能源汽車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海外市場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尤其是新興國家較難依靠自主能力培養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其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普遍面臨核心技術滯后、產業鏈配套薄弱、研發人才匱乏等瓶頸,亟需具備全棧技術輸出能力的第三方汽車設計企業提供涵蓋平臺架構設計、核心零部件適配、軟件開發部署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作為第三方獨立汽車設計企業,公司能夠依託於自身的研發和製造能力為海外市場提供研發設計、產線設計、技術授權、核心零部件等各類產品與服務,助力海外市場培育其本土的自主企業,賦能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
問:2024年公司利潤大幅降低的原因是什麼?
答:公司2024年虧損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影響
(1)國內汽車行業下游價格競爭激烈,汽車降價壓力傳導至上游汽車研發設計環節,進而導致公司近兩年在手訂單利潤率較低,毛利率下降,影響本期淨利潤。同時,由於與海外客户達成合作需要的周期較長,公司重點開發的海外市場業務在2024年尚未形成顯著的利潤規模;
(2)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保持公司技術領先地位與創新能力,進一步鞏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2024年公司在研發方面繼續保持大額投入,對淨利潤造成一定影響;
(3)基於會計謹慎性原則,公司對部分應收賬款、存貨、無形資產等計提了信用減值準備及資產減值準備。
問:公司2025年收入端預期增長目標是多少? 2024年以來,公司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陸續簽訂了整車開發、零部件製造海外供應鏈配套等多類訂單,目前在手訂單充足。
答:在設計業務領域,一方面公司繼續深化與本田、日產、一汽、東風等現有客户的技術互信和合作關係,持續承接客户的各類開發項目;另一方面,公司積極探索新客户、新市場的開拓,並將業務逐步開拓至「整車研發+供應鏈管理」一體化服務模式;在零部件業務領域,公司電磁離合器項目已向某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啟動量產交付,並已收到國內某自主車企的定點通知,其他動力域產品也陸續承接相關開發或製造訂單;在海外業務領域,公司與日本YMTO簽訂的電動套件採購合同,已於2025年4月正式啟動量產交付,其他車型開發、整車出口等相關業務也將於下半年逐步交付。
綜上,公司各項業務穩步推進。根據公司2024年度股權激勵考覈目標,2025年度營業收入較2024年增長率應不低於40%。公司將推動各項業務切實落地,力爭完成股權激勵考覈指標。
問:公司有哪些同行業公司?
答:汽車設計行業的參與者可分為三類(1)依附於汽車生產企業的研發設計機構;(2)依附於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研發設計機構;(3)第三方獨立汽車設計公司。阿爾特是唯一一家股上市的獨立汽車設計公司,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汽車設計公司。同屬第三方獨立汽車設計公司的海外企業包括艾達克、麥格納、賓尼法利納等,國內企業包括龍創設計、埃維股份等。
阿爾特(300825)主營業務:整車及整車平臺全流程研發、核心零部件研發製造、新能源智能化平臺開發。
阿爾特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69億元,同比上升6.51%;歸母淨利潤1239.38萬元,同比下降40.23%;扣非淨利潤1050.59萬元,同比下降51.05%;負債率28.57%,投資收益-156.45萬元,財務費用433.32萬元,毛利率25.07%。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家。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出6111.02萬,融資余額減少;融券淨流入3162.0,融券余額增加。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