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1 21:00
来源丨LiveReport大数据
招股书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摘要:劲方医药于2025年6月27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公司是专注于肿瘤、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企,2024年收入1.05亿元,净亏损6.8亿元,2025年前4月净亏损0.7亿元。
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处于市场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创新及有效治疗方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起一条持续更新的产品管线,包括八款候选药品,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公司有两款核心产品-GFH925和GFH375。
GFH925(fulzerasib,商品名达伯特)是一款公司自主发现的创新药物,已在中国获商业化批准,其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中国首款以及全球第三款获批的选择性Kirsten大鼠肉瘤(“KRAS”)G12C抑制剂。
GFH375是一款KRAS G12D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小分子抑制剂,公司已在中国启动针对携带KRAS G12D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
2021年9月1日,公司与信达生物签订了GFH925授权协议,公司授予信达生物(i)独家、须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及可分授的授权,以于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开发及商业化GFH925,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人类的任何疾病;及(ii)独家选择权,以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开发及商业化GFH925。
2024年1月11日,公司与信达生物进一步签订了GFH925补充协议,双方同意终止GFH925授权协议项下的中国境外选择权。公司拥有在中国以外地区针对任何适应症开发、生产和商业化GFH925的独家权利。
2023年8月24日,公司与Verastem订立合作与选择权协议,按项目逐一授予Verastem选择权,以在指定的选择权行使期限内获得独家授权,于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及商业化包括GFH375在内的三种候选产品。
2022年3月31日,公司与SELLAS订立授权协议,授予SELLAS独家、可分授且须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权利及授权,以在大中华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的地区开发、制造及商业化GFH009,作所有治疗及诊断用途。于2022年10月13日,公司与SELLAS订立补充SELLAS授权协议的临床供应协议,将按SELLAS的每笔采购订单所规定的适用配方制造及供应GFH009。
财务分析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2个年度、2024及2025年前4个月:
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0.74亿元、1.05亿元、0亿元及0.8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42.00%,;
公司产品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并投入大量财务资源于研发,以推进及扩大其临床及临床前阶段在研药物产品线,收入主要来自与信达生物就其核心产品GFH925,与Verastem就核心产品GFH375以及SELLAS就GFH009的合作。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经营现金流为-0.34亿,账上现金3.91亿。
行业前景
随着商业化KRAS G12C抑制剂药物的持续市场渗透和新药的开发,全球KRAS G12C抑制剂药物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3.189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32年的27.48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0%。
行业地位
GFH925 (fulzerasib)是中国首款获批商业化的KRAS G12C抑制剂药物。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全球还有另外三种KRAS G12C抑制剂(adagrasib、sotorasib和garsorasib)获批。尽管未进行头对头临床试验,但公司认为GFH925在治疗NSCLC方面优于其他两种经FDA批准的选择性KRAS G12C抑制剂药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疗效。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全球尚未有获批准的RIPK1抑制剂药物。截至2024年12月8日,全球有七种RIPK1抑制剂候选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开发,而GFH312是唯一一款用于治疗PAD和PBC的候选药物。
可比公司
同行业可比公司有:益方生物-U(688382.SH)
董事高管
主要股东
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包括吕博士、兰博士、健发香港、上海坤劲及Auspicious Delight(员工持股计划平台),IPO前,共控制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5.23%。健发香港由吕博士拥有53.69%及由兰博士拥有46.31%。
此外,弘晖资本通过Ourea Biotech持股9.36%,鼎晖投资通过长星持股5.64%,华盖资本持股5.58%,亚投资本通过鸿永秉德持股4.92%,宁波弘甲持股4.30%,深创投持股3.91%,谢诺辰途持股3.68%,国药中生持股3.54%,北极光创投持股3.04%,盘霖资本持股3.02%。
其他上市前投资者持股27.78%,其中包括海邦投资、中南创投、华金资本(000532.SZ)、杭州泰鲲、宜和私募基金、泽悦资本、石药集团(1093.HK)、清池资本、农银国际、交银国际(3329.HK)、百度(9888.HK)等。
融资历程
公司上市前经历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约14.21亿人民币。在2023年底的C+轮最新融资中,每股成本概约为116.68元,投后估值约为31.24亿人民币。
中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