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7 10:13
證券之星 吳凡
2024年,是國內滷製品上市公司集體失意的一年,面對消費市場結構性調整、傳統休閒滷味食品行業競爭加劇的挑戰,絕味食品(603517.SH)、周黑鴨(1458.HK)、煌上煌(002695.SZ)以及紫燕食品(603057.SH)的營收均較上年同期呈現滑坡。其中行業「一哥」絕味食品營收領跌同行,同比下滑13.84%至62.57億元,歸母淨利潤在2023年短暫回暖后再度下跌34.04%至2.27億元,這也是公司自上市后首次出現業績雙降。
證券之星注意到,經營承壓之外,絕味食品在2024年還出現涉嫌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赴港IPO折戟、募投項目延期等事項。業績不振疊加一系列利空事件,公司股價2024年至今年6月26日跌幅達38.82%。今年一季度,絕味食品頹勢加劇,實現營收15億元,同比下滑11.47%,歸母淨利潤1.2億元,同比下滑27.29%。
上半年門店收縮近千家
滷製食品是絕味食品營收構成中的絕對主力,但公司2024年滷製食品的銷售規模出現大幅滑坡,實現營收52.24億元,同比下降13.67%,不過由於營業成本的降幅高於營收降幅,導致滷製食品的毛利率被動提升6.1個百分點至33.96%。
分產品看,2024年,絕味食品鮮貨類產品貢獻的收入同比大幅下滑15.76%至48.59億元,其中,收入佔比超七成的禽類製品營收同比下滑16.62%,另外蔬菜產品和其他產品的收入也分別下滑9.94%和18.56%。總體來看,除了營收不足4000萬的畜類產品實現了增長外,絕味食品鮮貨類核心產品線均面臨不同程度的收入下滑。
有市場觀點認為,外部消費環境疲軟背景下,公司門店數量下滑,單店經營承壓是致使公司收入端承壓的主要原因。
證券之星瞭解到,絕味食品在發展初期就建立了「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運營模式,此后公司藉助加盟商資產槓桿在全國迅速擴張門店,實現跑馬圈地。2019年,絕味食品成為同行業上市公司中首家門店規模破萬的公司,達到10954家門店(不含港澳臺)。然而對比同行業單店營收水平,其當年單店收入約47.22萬元,顯著低於周黑鴨的244.89萬元,也落后於煌上煌的58.53萬元及紫燕食品的68.8萬元。
為此在2019年,絕味食品將營銷策略從「跑馬圈地,飽和開店」升級為「深度覆蓋,渠道精耕」,同時喊出全要素提升單店營收。而在2020年至2023年,公司門店數量(不含港澳臺)每年遞增,從12399家增長至15950家,但其單店收入卻未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各年的數據分別為42.55萬元、47.75萬元、43.93萬元和45.52萬元。
這也反映出,絕味食品雖持續擴張門店數量,但單店收入未隨規模增長而提升,凸顯出其傳統「以量取勝」的擴張模式面臨效率瓶頸。
值得注意,2023年,絕味食品的門店擴張速度已呈放緩趨勢,全年淨增長874家,而2020年至2022年,公司門店淨增長均破千家。從行業側看,近年來滷製品行業入局者增多加劇競爭,疊加終端消費需求更趨理性,滷製品行業增速明顯放緩,在此背景下,曾經依賴的「跑馬圈地」的模式已難以持續。
2024年上半年,絕味食品門店總數收縮至14969家,報告期內淨減少981家。而在2024年年報中,公司更是罕見地未披露門店數量。
投資收益三年虧超3.7億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絕味食品歸母淨利潤創下上市以來新低,除了主業不振外,銷售費用高企以及投資虧損擴大也是導致公司利潤承壓的重要因素。
2024年,絕味食品銷售費用達到6.6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長23.31%,其中公司廣告宣傳費同比驟增約66.9%至2.17億元。值得注意,2024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已出現營收下滑與銷售費用大幅增長相背離的情況,上交所下發監管函要求公司説明原因及合理性。
絕味食品在回覆函中表示,2023年以來,滷味行業的競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消費者需求的轉移使行業整體都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頭部企業均出現營收下滑的現象。在此趨勢下,公司將營銷重心由線下轉為線上,同時首次聘請品牌代言人並更新品牌形象和標識。絕味食品稱,廣告宣傳費用的增長雖未能扭轉營收下降趨勢,但從一定程度上平抑了收入波動。
此外,2024年,受被投企業利潤波動影響,公司投資收益虧損1.6億元。拉長時間線,2017年至今,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為負,2022年至2024年,公司投資支付的現金分別為8.8億元、24.22億元和20.87億元,但投資收益卻均出現虧損,其中2022年和2023年投資收益分別虧損為9421.85萬元、1.16億元,近三年投資收益虧損持續擴大。
由於近年傳統休閒滷製品行業增速放緩,滷味頭部品牌經營承壓,為此絕味食品選擇通過投資佈局餐桌滷味賽道,以分散傳統休閒滷味行業的經營和投資風險。
然而公司實際投資成效遠未達到預期。根據公司對上述監管函件的回覆,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有投資風險的項目賬面價值佔公司總體投資賬面價值的4.04%。
經營承壓外,2024年8月,絕味食品披露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此番被立案調查,無疑令市場對公司治理規範性產生更多擔憂。同年12月,公司還宣佈,籌劃了一年多的赴港IPO計劃擱淺,公告稱系基於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狀況調整所做出的決定。同樣在12月,絕味食品還公告表示,2022年非公開定增的兩大募投項目延期兩年,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募投項目曾受地方封控政策的影響多次中斷,且近年行業需求較弱,公司產能充足。
受上述諸多負面因素衝擊,絕味食品股價在2024年累計跌幅超35%。進入2025年,其一季度業績依舊不容樂觀,營收、歸母淨利潤持續下滑,折射出公司在經營、投資、戰略佈局等多方面調整轉型的緊迫性。(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