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皓元醫藥:6月5日接受機構調研,招商證券、國泰海通證券等多家機構參與

2025-06-16 17:32

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6月16日皓元醫藥(688131)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5年6月5日接受機構調研,招商證券、國泰海通證券、交銀施羅德基金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這兩個季度在手訂單情況表現良好,請二季度是否可以繼續保持這一趨勢?
答:2024年,公司后端原料藥和中間體、製劑業務在下游需求疲弱、價格競爭持續加劇等不利情況下,加大了市場開拓力度,收入實現了小幅增長。2025年,公司持續加速推進GMP體系國際化進程,重點佈局FD認證以開拓全球市場,並通過工藝優化與產能利用率提升,推動原料藥及中間體規模化生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后端業務在手訂單金額同比增長超30%,客户需求增長顯著。目前公司在手訂單較一季度末有一定程度的增長,業務拓展持續穩健進行。具體經營情況敬請關注公司后續的定期披露和相關公告。

問:公司在重慶的抗體偶聯藥物CDMO基地已於今年一季度投產運營,鑑於公司在ADC領域是國內少有的一體化平臺,想了解下,后續公司在客户拓展方面有哪些規劃?
答:公司作為國內DC Payload-Linker研究的先行者,憑藉在DC領域多年的深耕和積累,通過技術開發、高活生產,全流程CDMO深度服務客户,已構建了以上海、馬鞍山、重慶為核心的「三位一體」XDC全方位服務體系,形成覆蓋Payload-Linker開發、抗體發現、偶聯工藝優化至商業化生產的全鏈條閉環服務能力。重慶皓元抗體偶聯CDMO基地的順利投產,通過「同一廠區商業化生產矩陣」實現DC藥物研發至商業化的垂直整合,助力公司實現了從抗體原液、高活性載荷、生物偶聯到無菌製劑灌裝的一站式服務,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DC細分領域的領先地位,是公司深化DC戰略佈局的關鍵舉措,為更好地服務全球客户、滿足市場需求、提升自身在CDMO行業的綜合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公司承接的DC項目數超過了110個,活躍客户超過了990家,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申請DC相關的國內發明專利12項,國際發明專利2項,完成了13個與DC藥物相關的小分子產品美國FD DMF的備案,在馬鞍山研發中心有5條DC產線實現高效運營。今年5月,公司與韓國DC生物技術公司bTis Co., Ltd.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致力於整合前沿定點偶聯技術與全方位DC研發實力,為客户提供創新高效的解決方案。此次戰略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生物偶聯技術與產業化方面的核心優勢,通過深度協同創新,加速突破新一代DC藥物的開發進程,賦能DC創新藥企業,加速推進具有差異化臨牀優勢的創新DC管線開發,提升全球DC產業鏈的競爭力。
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以客户利益最大化」爲準則,持續夯實DC業務發展,優化工藝、降低成本、提升響應速度,加速實現更多客户訂單落地、產能釋放以及全流程服務能力提升,推動公司DC業務穩定向好,為全球XDC新藥研發與生產提供全方位支持。

問:能否介紹下公司前端業務板塊市場規模情況?
答: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6年間,全球製藥研發支出預計將以4.2%的年率增長,達到2,540億美元;2024年,全球藥企50強在新藥研發上共投入1,835.7億美元,與2023年1,773.1億美元的研發費用相比增加了62.6億美元。公司作為專注於為全球製藥和生物醫藥行業提供專業高效的小分子、大分子及新分子類型藥物的平臺型高新技術企業,憑藉核心技術優勢、產品優勢、團隊優勢等,聚焦「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試劑」「分子砌塊」「原料藥和中間體、製劑」三大引擎業務,致力於構築並鞏固行業內細分領域的領先地位,高效協同驅動高質量發展。
公司前端生命科學試劑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其行業的發展與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狀況、全球藥物研發支出、全球在研新藥數量等情況息息相關。在全球範圍內,生命科學試劑市場空間廣闊,據Mordor Intelligence預測,全球生命科學試劑的市場規模到2026年將達到668.2億美元,2020-2026年行業預計實現複合年增長率為7.9%。據Nature Reviews估計,全球分子砌塊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約為495億美元,2026年有望達到546億美元,市場規模仍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同時國產替代進程不斷加速。在工具化合物業務板塊,據Report Linker預計,到2027年,工具化合物中國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7億美元,其他值得注意的試劑市場包括日本和加拿大,預計在2020年至2027年期間分別增長4.9%和3.8%。在歐洲,預計德國2020-202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3.9%。對於生命科學試劑行業而言,在積極推進國產替代的同時,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加強與國際市場的連接,佈局海外市場,將是長期發展的必然選擇。

問:2024年公司經營業績與質增效成效顯著,請按各業務板塊拆解未來毛利率趨勢,同時説明公司針對各板塊毛利率優化的具體措施。
答:公司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試劑業務處於優勢地位並具備較強的國際影響力,是公司業績增長的第一引擎,也是公司現階段的利潤和現金流中心,持續保持了較高的收入、毛利率水平和利潤增速,競爭優勢明顯。
在分子砌塊業務板塊,公司擁有高壁壘、種類豐富、結構多樣的產品基礎,具備較強的定製研發能力,並打造了全球多地的商務拓展團隊,目前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品牌效應,致力成為全球市場重要參與者之一。近年來,公司積極將工具化合物積累的成功經驗、管理模式及市場策略複製到分子砌塊業務,致力於將分子砌塊業務培育成公司業績增長的第二引擎。未來隨着高毛利的海外收入佔比提升,以及產品結構優化,公司分子砌塊業務的綜合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將不斷提升。
在后端業務板塊,面對激烈的競爭,公司制定了符合發展實際的毛利率提升計劃,一方面將持續加速推進產業化、全球化,加速后端國際商務開拓及前后端商務聯合,提升全球競爭力;同時積極調整業務和客户向高毛利的方向發展,加速原料藥產品的落地,加速GMP體系觸發並順利通過FD認證,積極提升產能利用率;持續加強DC業務的技術迭代更新,持續完善抗體偶聯一體化平臺的建設,加強公司在DC方面抗體偶聯一體化的生產能力,提升公司產能利用率,儘快實現CDMO業務的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工藝,提升經營質量,不斷強化后端業務板塊競爭力。
2025年,公司將一如既往地秉持長期主義理念,繼續圍繞「產業化、全球化、品牌化」發展戰略,明確目標方向,高效協同,不斷精進,實現公司三個業務引擎共同推動整體業績再上新臺階。

問:能否簡單更新一下公司最近一期股東減持計劃的減持進展?
答:公司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法律法規要求,關於股東減持情況,公司在收到股東蘇信基金、真金投資出具的《關於股東減持結果告知函》后,已及時披露了《皓元醫藥股東減持股份結果公告》。
截至6月13日,真金投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詳見《皓元醫藥股東減持股份結果公告》(公告編號2025-065);蘇信基金最近一期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蘇信基金不再是公司5%以上股東,詳見《皓元醫藥股東減持股份結果公告》(公告編號2025-073)。關於公司股東減持進展相關信息敬請及時關注公司披露的相關公告。

皓元醫藥(688131)主營業務:小分子及新分子類型藥物發現領域的生命科學試劑的研發,小分子及新分子類型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以及製劑的藥學研發、註冊及生產。

皓元醫藥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06億元,同比上升20.05%;歸母淨利潤6238.44萬元,同比上升272.28%;扣非淨利潤5891.8萬元,同比上升323.19%;負債率47.96%,投資收益132.92萬元,財務費用881.3萬元,毛利率48.58%。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9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7家,增持評級2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37.97。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1.16億,融資余額增加;融券淨流入60.73萬,融券余額增加。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