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上海光伏儲能展兩大亮點:短刀熱複合電池斬獲2.1GWH儲能訂單、鈣鈦礦GW級量產認證

2025-06-16 08:40

導讀

2025年6月11-13日,SNEC第十八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展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作為全球光伏與儲能產業的風向標,本屆展會匯聚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人士,集中展示了光伏、儲能、氫能等領域的前沿技術成果。

在通覽全展后,兩大技術突破尤為矚目:蜂巢能源的短刀電池儲能系統實現規模化訂單落地,標誌着電池行業真正結構創新正式打開儲能市場大門;極電光能全球首張GW級鈣鈦礦組件IEC認證,則宣告下一代光伏技術產業化進程邁入成熟階段。

蜂巢能源短刀電池:儲能安全的終極解決方案

儲能產業長期面臨安全與成本的雙重挑戰。隨着電芯容量增大,熱失控風險陡增——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警示,大容量儲能電池內部温度可超800℃,遠超磷酸鐵鋰材料分解閾值。蜂巢能源的應對策略是將動力電池領域的「短刀+飛疊技術」複用於儲能場景,以車規級標準重塑行業安全邊界。

蜂巢能源以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將 「短刀+飛疊技術」 創新性地複用於儲能場景,為儲能安全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案,以車規級標準重塑行業安全邊界,引領儲能系統設計從 「被動防護」 向 「本徵安全」 轉變。

技術內核:熱複合飛疊工藝的顛覆性創新

極片熱壓複合與零缺陷 AI 檢測是蜂巢能源短刀電池技術的核心亮點。通過熱複合工藝,極片與隔膜能夠實現完全貼合,這一過程不僅提高了電池的結構穩定性,還有效減少了內部的接觸電阻,從而降低了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的發熱風險。同時,飛疊3.0技術的應用將疊片效率提升至0.125秒/片,這一效率超越了傳統的卷繞工藝。更重要的是,這種技術進步消除了傳統卷繞工藝中常見的隔膜褶皺和極片掉粉問題,提升了電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蜂巢能源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車規級製造標準。生產環境的潔淨度達到萬級,遠高於行業普遍的十萬級標準。銅異物檢出率高達 100%,確保了電池內部沒有任何可能引發短路的金屬雜質。激光模切工藝的應用將毛刺長度精確控制在10微米以內,而行業標準為17 微米,這進一步降低了電池內部因毛刺引發短路的風險。通過這些嚴格的技術標準和工藝控制,蜂巢能源從源頭扼殺了短路風險,為儲能系統的安全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產品矩陣:全場景覆蓋的儲能解決方案

蜂巢能源在展會上首次發佈了儲能專用短刀電芯家族,並配套推出了三大系統解決方案,全面覆蓋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和家庭儲能場景,滿足不同領域對儲能系統的需求。

在電力儲能領域,蜂巢能源推出的325Ah液冷儲能系統採用了L500 型電芯,循環壽命長達12,000次,能夠支持電網側20年的穩定運營。該系統通過定向排氣設計,能夠將熱失控氣體精準導出,有效降低了熱失控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為電網側的儲能應用提供了高安全、長壽命的解決方案。

針對工商業儲能場景,蜂巢能源推出了99kWh一體櫃,基於L600型 124Ah電芯,支持20台並櫃擴容至2MWh。這一產品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工商業用户對空間利用率的需求,其佔地面積比同類產品減少了30%,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了更大的儲能容量,為工商業用户提供了高效、靈活的儲能解決方案。

在家庭儲能領域,蜂巢能源更是推出了一款全球最薄的家儲產品,厚度僅66mm,搭載L600型168Ah電芯,循環壽命同樣達到12,000 次。這款產品以 「家電化」設計理念打破了傳統儲能櫃笨重的形象,使其更易於融入家庭環境,為家庭用户提供了便捷、可靠的儲能選擇。

此外,蜂巢能源發佈的FlexPod積木式儲能系統作為短刀系統家族的最新成員,通過融合短刀疊片電芯、CTR設計、系統分艙上下疊三大核心技術,實現了儲能系統設計的重大突破。該系統在標準20尺集裝箱的佔地面積內實現了9MWh的儲能容量,同時,產品具備無限拓展能力,可根據客户需求,分別拓展至 12MWh、15MWh、18MWh 等不同電量段。

FlexPod 系統的結構強度提升30%,系統零部件數量精簡36%,展現了蜂巢能源在產品創新方面的卓越實力。其模塊化設計有效解決了 6+MWh儲能系統在海外運輸中的超重難題,可節省13%的運輸成本,佔地面積較傳統方案減少 20%,顯著提升空間利用效率。採用解耦理念,將直流倉和交流倉分開設計,配合上層電池倉免維護的創新佈局,不僅解決了雙層集裝箱運維難題,還顯著優化了成本。這種 「即插即用」 的設計使其能夠快速適應工商業儲能、電網調峰調頻、可再生能源配套等多種應用場景。

訂單驗證商業化能力:全球市場的認可

展會期間,蜂巢能源憑藉其短刀電池儲能系統的卓越性能和技術優勢,再度斬獲了2.1GWh的儲能訂單。這不僅充分證明了其在儲能市場的強大競爭力,也標誌着其短刀電芯已成功應用於歐洲、中東非、亞太等多個區域的項目。憑藉這一成績,蜂巢能源成功躋身 BNEF Tier1 全球一級儲能供應商行列,與全球領先的儲能企業並肩,為其在全球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蜂巢能源儲能產品已獲得多項國際權威認證,成功進入歐洲、中東、亞太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市場。

極電光能鈣鈦礦:GW級認證開啟產業化元年

鈣鈦礦技術作為下一代光伏技術的代表,一直備受行業關注。然而,長期以來,鈣鈦礦技術在大面積組件的效率和穩定性方面面臨着諸多挑戰,限制了其產業化進程。極電光能此次突破的核心在於:全球首張GW級量產線鈣鈦礦組件IEC認證(德國萊茵TÜV頒發),標誌着該技術正式具備規模化應用資格。

量產能力與效率突破雙軌並進

極電光能在2024年11月於無錫錫山下線了首片2.8㎡鈣鈦礦組件,功率達到450W,全面積效率為16.1%。在短短半年內,通過持續的工藝優化,此次獲得認證的組件效率大幅提升至17.44%(全面積穩態),功率覆蓋490W,成為當前IEC認證中面積最大、功率最高的鈣鈦礦組件。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極電光能在鈣鈦礦組件量產能力上的快速提升,也體現了其在效率突破方面的強大實力。

此外,極電光能展出的2.81㎡鈣鈦礦疊層組件最高效率更是達到了 26.8%,刷新了行業紀錄。這一效率的突破為晶硅-鈣鈦礦疊層商業化的實現鋪平了道路,預示着鈣鈦礦技術在未來光伏市場中的巨大潛力。疊層技術的有效結合,充分發揮了晶硅和鈣鈦礦兩種材料的優勢,有望進一步提高光伏系統的轉換效率,降低度電成本,為光伏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應用生態:BIPV場景的顛覆性產品

極電光能同步升級的 「極曜」 系列BIPV解決方案為建築光伏一體化領域帶來了全新的產品和理念。全面屏發電組件UL-M12第3代0.72㎡組件採用全面屏技術,在提升受光面積的同時,兼顧了建築美學,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現代建築設計,為建築提供美觀且高效的發電解決方案。

鈣鈦礦發電石材與幕牆的推出,則為歷史建築改造等高要求場景提供了理想的光伏產品。這種將石材外觀與光伏功能相結合的設計,既保留了歷史建築的原有風貌,又實現了能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城市更新和歷史建築保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光伏連廊實證項目的展示,進一步驗證了鈣鈦礦在弱光、散射光環境下的發電優勢。這一優勢使得鈣鈦礦組件在各種複雜的光照條件下仍能保持較高的發電效率,拓寬了其應用範圍,為光伏技術在城市建築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商業化進程加速

展會期間,極電光能還與全球知名企業湯淺商事(上海)有限公司、湯淺商事株式會社達成重大戰略合作,共同簽署5MW鈣鈦礦組件項目合作協議。這標誌着鈣鈦礦技術首次進入國際主流供應鏈。這一合作不僅是對極電光能鈣鈦礦組件技術實力和產品質量的認可,也預示着鈣鈦礦技術在全球光伏市場中的影響力將逐步擴大。隨着商業化進程的加速,極電光能將有機會與更多的國際企業開展合作,推動鈣鈦礦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應用,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力量。

光儲融合技術走向場景化

在 2025 上海光伏儲能展上,眾多企業展示了面向終端場景的集成方案,充分印證了 「光伏+儲能」 協同應用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這一趨勢不僅推動了光伏和儲能技術的融合創新,也為構建零碳能源網絡提供了關鍵支撐。

鈣鈦礦單結組件邁向20%效率、疊層突破26%的效率突破,預示着光伏度電成本將大幅下降,加速光伏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佔比提升。材料革新作為實現效率突破的關鍵因素,不僅推動了鈣鈦礦技術的發展,也為整個光伏產業的技術進步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動力,促使行業不斷探索更加高效的光伏材料和電池結構。

各家企業推出的家庭能源解決方案證明,分佈式發電+儲能+電動車調度已具備商業化條件。光儲充融合成為智慧能源系統的基礎單元,實現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通過將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和電動車充電有機結合,用户可以在滿足自身用電需求的同時,將多余的電量存儲起來,為電動車提供清潔、便捷的充電服務。這種融合模式不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還為用户降低了用電成本,同時也為電網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支持,是構建智慧能源網絡的重要環節。

結語

上海光伏儲能展2025如同一面棱鏡,折射出能源變革的完整光譜——蜂巢能源以「車規級短刀電池」打通儲能安全路徑,極電光能借GW級鈣鈦礦認證叩響光伏新時代大門。

當技術創新從實驗室走向訂單與認證,當光伏與儲能的界限被V2X系統和BIPV組件徹底模糊,一個「發儲用一體」的零碳能源網絡已觸手可及。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下一個十年,註定由「安全為本」的儲能基石與「效率至上」的光伏革命共同寫就。

(本文作者顧國洪,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經濟發展分會副主任委員,曾擔任新能源汽車三電頭部企業高管、兩大汽車研究院副院長、兩大創投機構投研院院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