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安泰科技:中泰軍工、東方基金等多家機構於6月6日調研我司

2025-06-09 19:03

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6月9日安泰科技(000969)發佈公告稱中泰軍工陳鼎如、東方基金李瑞、興合基金孫祺、長城資管胡紀元、中信建投高吉濤、銀華基金丁婧、光大永明沈繁呈、新華基金王永明、招商信諾柴若琪、鴻竹資產費徵帥、長江證券臧雄 楊繼虎、泓德基金劉運昌、玄元投資陳劍博、安聯資管彭婷、山西證券資管李培玉、新華資產吳昊、鵬華基金曾欣、太平洋基金宋小浪、中銀基金張欣儀、浙商資管基金龐雅菁、銀河基金金壽鵬、國新國證基金畢子男、中駿基金吳道濱、中銀資管王瑾、上海東證資管楊帥、長信基金王昭峰、中郵基金孟東暉 白鵬 劉星辰、東北證券王鳳華、昊澤致遠於航、灃京資本李正強、銀杏資本張海軍、方正資管聶貽哲於2025年6月6日調研我司。

具體內容如下:
問:簡要介紹一下公司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核心業務是什麼,進展如何?
答:可控核聚變的主要技術路線可分為磁約束核聚變和慣性約束核聚變兩大主流方向。磁約束有託卡馬克、仿星器,慣性約束主要是激光約束。兩條技術路線中託卡馬克磁約束研究時間長、技術成熟度高、參與研究範圍廣,國際公認的最有可能實現聚變發電的路線。國際主要託卡馬克裝置有 ITER、JET、JT-60S、DIII-D、KSTR、T-15MD、SDEX Upgrade、west、Mast-U。中國主要託卡馬克裝置有 EST(東方超環)和 HL-3(中國環流器三號)。
託卡馬克裝置都要用到鎢銅偏濾器和包層,但是不同裝置發展程度不一樣,發展快的先裝備。目前中國 EST、法國 west、ITER、KSTR等已經裝備了鎢銅偏濾器。安泰中科是國際上第一家批量生產鎢銅偏濾器的公司,目前主要生產鎢銅偏濾器、鎢串型限制器及鎢銅包層零部件等。

問:公司在可控核聚變方面訂單情況如何?
答:安泰中科是國內第一家俱備聚變鎢銅偏濾器生產能力的公司,具備從原材料到部件交付的全套技術,研製和生產過程在公司內部形成閉環,已實現鎢銅偏濾器、鎢銅限制器、包層第一壁、鎢硼中子屏蔽材料等全系列涉鎢產品的研發和生產。2008 年開始參與 ITER 項目,多年來已持續向國內外客户提供累計超過 5000件各種規格鎢銅零件。2014年,公司提供了全部東方超環 EST 鎢銅偏濾器。2018 年順利交付中國聚變裝置 HL-2M CFC 偏濾器原型件和 EST 鎢串型限制器。2020 年向法國聚變裝置—WEST提供全套鎢銅偏濾器,擴大了中國在國際核聚變領域的影響力。2021 年向 EST 提供了全套的穿管型鎢銅偏濾器,為 EST 取得1.2 億度 101 秒和 1.6 億度 20 秒的世界紀錄做出了重要貢獻。2024 年成功中標 CRFT(夸父)偏濾器項目,該偏濾器要求高、難度大,是目前為止國內最大的鎢銅平板部件。 2022年向中國聚變工程堆提供 CFETR用包層部件。2022年-2024年為中科院合肥等離子所連續多批次提供形狀更復雜的鎢串型限制器。2025 年,公司再次中標 EST 上偏濾器改造合同。

問:偏濾器設計和生產有哪些技術要求或難點?
答:偏濾器和包層第一壁是聚變堆核心部件,直接面對等離子體上億度高温考驗。偏濾器可以通過特殊的磁場結構和等離子體流,將聚變反應的雜質引導到特定區域並排出裝置,從而避免雜質積累對等離子體性能產生負面影響,維持等離子體的純淨度,保證核聚變反應的高效進行。包層第一壁直面高温等離子體,承受熱負荷與粒子轟擊,保護裝置內部結構;輔助約束等離子體邊界,維持穩定的反應環境;承擔中子屏蔽並作為氚增殖的關鍵場所,保障燃料循環與輻射安全。偏濾器和第一壁材料主要是根據客户需求定製,在複合材料製備、異種材料焊接、高精度檢測等方面要求高。

問:公司在覈聚變領域的優勢有哪些?
答:安泰中科是國際上第一家批量生產鎢銅偏濾器、包層第一壁的公司,依託於中國鋼研 70 年在鎢鉬精深加工領域的研發力量,2008 年開始參與 ITER 項目,歷經多年深耕發展,不斷創新,公司生產的鎢銅偏濾器與包層產品矩陣持續完善,在技術創新驅動下實現了從基礎型號到定製化產品的多元拓展。

問:公司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研發投入和未來規劃是怎麼樣的?
答:安泰中科具有獨特技術優勢、行業地位和穩定的生產加工能力,已經成為可控核聚變行業中重要的中游設備供應商,公司將繼續加大可控核聚變產業研究,持續優化聚變產品核心技術,加快研發人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擴大產能和提高生產體系的穩定性,提升行業競爭優勢,全力配合客户做好產品生產和服務,為未來商業化推廣應用做好產業發展各項準備,在未來可控核聚變商業化快速發展的浪潮中繼續保持產業配套的優勢地位。

安泰科技(000969)主營業務:高端粉末冶金材料及製品產業、先進功能材料及器件產業、高速工具鋼產業、環保工程及裝備材料產業。

安泰科技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7.82億元,同比下降5.76%;歸母淨利潤8254.52萬元,同比上升4.95%;扣非淨利潤7752.39萬元,同比上升3.89%;負債率41.95%,投資收益-7.96萬元,財務費用-181.38萬元,毛利率16.59%。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5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4家,增持評級1家。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1.21億,融資余額增加;融券淨流入92.58萬,融券余額增加。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