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万科企业创历史新低后反弹 风险冲击令内房股走势分化

2025-11-28 16:59

财联社11月28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万科债券展期事件的不断发酵,近几日港股内房股板块也受到风险情绪冲击走弱。

截至收盘,今日世茂集团(00813.HK)、越秀地产(00123.HK)等多只内房股普跌并创下短期新低,而作为风暴中心的万科企业(02202.HK)H股股价在盘中创下历史新低后拉升翻红。

同时,融创中国(01918.HK)、远洋集团(03377.HK)等近期有债务重组利好的房企逆势收涨。

image

此前,“万科一笔20亿元境内债寻求展期”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据公告显示,该笔债券债项余额20亿元,票面利率3%,原定于2025年12月15日兑付本金。

随着兑付节点的临近,短线来看,万科能否兑付这笔债券,实际也关乎到了市场对内房股板块的预期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三季度为年内房企债务到期高峰,叠加上半年行业整体融资和销售回款处在低位水平,年内房企的短期偿债压力加大,也变相增加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单季到期规模约1600亿元,占全年5342亿元到期债务的29.9%。而从上半年50家样本房企的业绩状况来看,其现金持有量较年初继续减少9.49%,但总有息负债仅减少0.95%。

不过,中金发布研究认为,此次万科债券商讨展期对于债券市场地产行业的影响可控,大概率不会导致债券基金赎回从而引发流动性负反馈的风险。

中金表示,目前市场抛压主要还是集中于万科本身,民营地产已经是单独的高收益债分类,且主流机构投资者持仓规模较小。同时万科负面舆情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已经多次发酵,并不存在超预期冲击。

实际上,市场化处置早已成为不少港股上市房企解决债务危局的主流选项。

今年以来,包括融创中国、远洋集团等多家房企已通过现金折价收购、债转股、展期降息、以资抵债等方式,减轻债务负担。

其中,11月5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所有境外债务重组计划条件已达成。公司以债转股的方式,一举将约95.5亿美元境外债务清零,叠加今年初境内债重组,成功度过了财务层面的“至暗时刻”。

11月26日,远洋集团也公告,7笔境内公司债的重组议案获得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涉及金额合计130.5亿元。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10月底,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

财通证券分析称,房企债务重组方案中现金偿债比例压降,有利于重组进程加快,化债规模增加,有效减轻债务端压力。此外,未来两年房企整体境内公开债到期规模逐年下降。

该机构还指出,参考海外经验,我国房地产行业核心指标或已经超跌,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且1-10月百强房企成交面积及成交金额同比正增,土地成交率先企稳后有望带动销售及新开工等指标回升,行业拐点可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