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28 13:41
游戏式交互又有新玩法。
真人版“偷甘蔗”近日成为热门话题。四川眉山某甘蔗地老板受网络创意启发,将自家45亩甘蔗地改成模拟偷甘蔗的互动游戏场地,设有NPC巡逻抓捕,顾客则按每根甘蔗9.9元支付费用。目前相关话题在抖音、快手的累计播放量超过了4.9亿。
偷甘蔗游戏的魅力显然不在甘蔗本身,而在NPC带来的刺激感。NPC一词源于游戏,是“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即不由玩家操控的角色。NPC将游戏背景和规则传递给玩家,赋予玩家主角身份,给予行动反馈,玩家需要通过与NPC的互动,推进游戏任务或剧情。简单来说,游戏内除玩家以外的角色均为NPC,玩家与NPC的交互就是沉浸式游戏感的核。
目前在抖音已拥有109.5万粉丝、在快手已拥有25.1万粉丝的户外博主“冯梓橙”就发布了相关视频。偷甘蔗时,她身边不停有巡逻NPC追逐其他顾客,自己也被NPC团团围住,交互颇具戏剧化效果。该视频仅在抖音的点赞量就已超过52万。
在真实世界,NPC成为玩家跨越虚拟与现实鸿沟的基础,以生动演绎为玩家带来游戏代入感。短视频平台则将一个个互动瞬间提取、放大、传播,让NPC成为带来声量和流量的热点,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房谋杜断”、长春市动植物公园的“雪饼猴”、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的“王婆”、天津欢乐谷的“公公”等。
这与当下情绪消费,即不单纯基于实用属性,而以满足消费者情绪需求为导向的消费发展密切相关。
据调研机构艾媒咨询数据,国内情绪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为2.31万亿元,2025年将增长至2.72万亿元,2029年可达4.62万亿元,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14.9%;在潮玩、体验、宠物、疗愈等情绪消费领域中,包含NPC互动景区在内的沉浸式体验经济,为消费者偏好第一位。
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重视,加之短视频塑造的强互动、易传播的内容特性,共同构筑了当下文旅体验以NPC互动为精髓的新景区模式。这让游客从被动观看者转变为体验者和共创者,使文旅生态向游客、景区、产业与平台的多方共赢再进一步。
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推送建构了景区NPC的高光模式。
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昵称“雪饼猴”的孙悟空NPC即是典型一例。目前“雪饼猴”扮演者王铁柱在抖音已拥有361.2万粉丝,在快手已拥有35.2万粉丝。除本人账号外,短视频平台上还有大量分享“雪饼猴”视频切片的账号,部分账号的累计点赞量超过了600万。
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原本开设的是《西游记》IP的主题项目,因为该公园曾是1986年播出的央视经典电视剧《西游记》拍摄取景地,项目获得了电视剧的版权授权。作为项目的组成部分,2023年底,公园招募了王铁柱扮演孙悟空。但当时为冬季,游客不多,项目整体热度不高。
转折发生在2024年2月,有游客拍摄了孙悟空被投喂雪饼时的幽默表现,王铁柱的热度才迅速走高。视频中,王铁柱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说雪饼“太干巴了,拉嗓子”,让网友觉得十分有趣,称他为“雪饼猴”。
很快,王铁柱的短视频账号涨粉几十万,直播间人数从50人飙升到超过10万人。王铁柱的视频中开始出现天南海北的游客,最远的游客来自新西兰;有的游客排队6小时,只为了能和“雪饼猴”近距离接触。
这直接拉动了长春市动植物公园的客流量。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即4月29日至5月3日,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接待游客14.4万人;到了2024年“五一”假期,即5月1日至5日,公园接待游客近30万人,外地游客占比超过60%;2025年“十一”假期前七日,即10月1日至7日,公园累计接待游客24.3万人,同比增长18.3%。
基于持续性直播运营,王铁柱全面呈现了“雪饼猴”台前幕后的活动,包括上下班、化妆过程、即兴表演等。这使粉丝粘性进一步提升,线上线下体验深度融合,“雪饼猴”热度得以维系。王铁柱还获得了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旅推荐官”的官方认证。
“雪饼猴”极富王铁柱的个人色彩,与孙悟空IP本身有较大距离,但这并不妨碍他获得游客青睐。这也体现了国内NPC演绎侧重点的变化——由依赖经典IP转向以演员个人色彩为主。
从全球看,早期NPC大多源自主题公园,由工作人员扮演IP角色。据海克财经了解,自1955年7月,位于美国加州的全世界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开放伊始,就有工作人员扮演米老鼠、白雪公主等经典角色,那时还没有NPC这一称谓;之后,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都有了NPC互动、巡游的标准配置。
主题公园模式下,游客认同的是IP角色,而非作为扮演者的工作人员本身。
这些工作人员或身着全覆盖式玩偶服,或以贴合角色的妆容、服饰示人,都会尽量少露出个人特征。迪士尼公园就有规定,扮演NPC的工作人员不能随意摘下头套,不允许穿着扮演服装自拍,以免打破角色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而且,NPC往往保持静默,只通过贴合角色的肢体动作来与游客互动,比如挥手致意、定点合影等,互动形式高度标准化。
上海迪士尼的玲娜贝儿就是如此。因上海迪士尼位于浦东区川沙镇,角色本身又为狐狸,网友便给了玲娜贝儿“川沙妲己”的昵称。但这些均源自玲娜贝儿本身的可爱形象,与玩偶服内的工作人员关联不大。
依靠语言互动的风潮从环球影城的NPC威震天开始。这个角色原本就有语带讥讽的“毒舌”个性,工作人员与游客互动的临场发挥使其在短视频平台走红,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等平台阅读量过亿。但游客同样不知道扮演威震天的工作人员姓甚名谁,只能透过机械铠甲和变声器感受角色存在。
相较之下,本土化IP更重视演员本身,真人属性更为强烈。
除“雪饼猴”外,2023年4月爆火的“房谋杜断”亦是一例。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密盒”表演中,王泽、陈安两位演员分别扮演房玄龄、杜如晦,因与游客提问互动而走红。4个月后,这两位演员就发布声明,表示已离开大唐不夜城。此后,两人仍以“房谋杜断”的形象在国内其他各大景区进行演出。
正如王铁柱赋予“雪饼猴”的特质,如今更得游客喜爱的是NPC的个人魅力,特别是网络用语里说的“活人感”。
这正是许多NPC不再需要贴合具体IP的原因。NPC演员本人凭借鲜明的场景设定与角色身份,配合精准的肢体语言与即兴反应,就能创造能够在短视频平台大量传播的视频内容。
比如在天津欢乐谷饰演太监角色的“天天在天津”,本人抖音账号仅有10万粉丝,但多位游客为其拍摄、上传的十几个互动视频点赞量都超过10万。许多网友并不知道他如何称呼,就直呼“公公”。有游客递出糖果,公公便挑眉瞪眼、左顾右盼地把糖藏进怀里,还掏出一个比心的手势。用网友的话说,这叫情绪价值拉满。
明星NPC也不例外。
比如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饰演李世民的演员郑国霖,在西安千古情景区做起了穿龙袍、坐摩托的NPC,不再是电视剧里高高在上的帝王形象,而是景区内与游客嬉笑对话的“玩伴”。还有在《情深深雨濛濛》中饰演“黑豹子”陆振华的演员寇振海,在上海千古情景区复刻了陆振华的经典造型,上一秒展现角色的威严霸气,下一秒突然跳起热舞,用反差感点燃现场。
这些依靠临场反应、充满不确定性的互动,天然适配短视频传播逻辑,能够在社交平台持续输送具有裂变潜力的内容素材。用户感受的不止是互动体验本身,还能置身其中,与NPC一起登上社交媒体,满足社交展示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当前国内各个景点普遍存在的颜值NPC即是典型。
比如凭借黑皮兽耳造型与小奶狗长相迅速出圈的桑木,账号名为“桑又一木”,目前在抖音已拥有176.8万粉丝,在快手已拥有98.3万粉丝。桑木账号还特别标注,线下互动均可进行“公主抱”,体重不限。桑木通过可触碰的真人体验满足用户需求,火了以后,活动也从原先郑州方特欢乐世界的定点演出,拓展至全国多个城市的线下活动。
颜值类网红并非新鲜事物。此前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就凭借飘逸舞姿成为短视频破圈案例,男团成员甘望星也是在长沙世界之窗担任鬼屋NPC时因游客拍摄而走红,然后参加了腾讯视频的《创造营2021》。
现在的颜值NPC则再次进阶,主动契合短视频传播逻辑,凭借专业表现力,确保视频兼具情感温度与传播爆点,并让游客成为内容的共创者与传播节点——托脸、比心、公主抱等较为亲密的动作已成为大量NPC的标准互动模式。
曾在天津欢乐谷、长沙世界之窗等多个景区游玩的00后小陈对海克财经表示,她开始只是将与NPC的互动发到微信朋友圈,结果“引来哇声一片”,由此才决定发到抖音;这些互动视频有的点赞量能够超过1万,远高于她平时的个人生活内容视频。
据小陈描述,这些NPC们熟练掌握短视频常见的各种拍摄角度、姿势和动作,比如将手机递给NPC,对方就会自动将手机前置摄像头放到斜向下45度角位置进行合照,并在合照时把自己的脸摆在略微向前的位置,保证游客在镜头下脸显得更小、更好看;如果游客一只手拿着手机,伸出另一只手手掌向上,NPC就会将脸放在手掌上完成托腮动作,并配合短视频常见的亲吻、比心、眨眼等动作,以便游客拍摄视频;面对肌肉型NPC,游客可自然触碰胸肌、腹肌,NPC甚至会主动牵引游客的手完成互动。
这些精准捕捉用户心理,又贴合短视频传播逻辑的细节设计,成为了新一代NPC在线上的核心竞争力。许多NPC在线下表演时会将写有自己短视频平台账号名称的小标牌挂在身上,并提醒游客关注账号,还会通过直播等活动提升曝光量。
国内有些景区已将NPC整合组成更大的内容布局。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就颇典型。景区内有超过1000名NPC,每日各种演出、互动超过2000场,游客可以参加“王婆说媒”、与“仙君”猜拳、与“老嫂子”斗舞。从NPC处赢取银票后,游客还可以参与需要银票的活动或兑换礼品。NPC构筑了景区内容丰富的故事网络,带给游客无限沉浸角色扮演的独特体验感。
在此背景下,不少万岁山的NPC走红出圈。比如“王婆说媒”,节目被网友戏称为“接地气版《非诚勿扰》”,“王婆”的扮演者赵梅也由此深得网友喜爱。目前赵梅的账号在抖音已拥有767.4万粉丝,在快手已拥有172.8万粉丝。万岁山还有扮演过丞相及公公形象的“万岁山王大人”、扮演仙君的“大华不吃菜”等,他们的短视频平台账号粉丝量多在10万以上。
通过短视频平台,万岁山构建了完整的文旅消费闭环——在各个表演内容的切片引流后,官方账号直接给出景区购票链接,实现从内容触达至门票销售的一站式转化。当然,其中也不乏用户在短视频平台种草,再去大众点评、携程等平台购票。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万岁山景区2025年入园游客数量已超过1700万,营收达10.68亿元,全年营收有望超过12亿元。
景区与NPC的共生关系由此显现。
与依赖昂贵游乐设备和数十年IP培育的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主题乐园模式截然不同,万岁山通过运用《清明上河图》《水浒传》等深入人心的全民性文化IP,借助NPC的生动演绎,将历史场景活化再现。以NPC为核心,能够规避原创IP的天价开发成本,还能给予演员灵活度,NPC自发迭代互动内容,吸引游客。由此,景区不再是单纯的拍照打卡点,而是成为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文旅业态。
这是景区与NPC演员的双赢。
尽管NPC的基础薪资不高——据公开招聘资料,大部分景区NPC的兼职时薪在15-50元之间,全职演员月工资多在4000元-1万元,但景区为NPC提供展示平台与走红机会,NPC则以个人魅力反哺景区流量。目前已有部分景区推进NPC的偶像化运营,比如天津、南京、深圳等地的欢乐谷都有NPC排班表,方便游客进行追星式打卡。
就连NPC招聘活动本身,包括邀请网红跨界客串,都能成为独立传播的热点。此前洛阳重渡沟景区、临沂天上王城景区、上饶婺女洲度假区都曾因高薪招聘引发热议。还有部分博主特意兼职NPC,拉动线下流量,提升人气,比如抖音博主“利嗨乐乐子”就特地发布了自己在临沂琅琊古城景区做NPC的全过程,也有粉丝特地根据视频去到活动地点打卡留念。
国家近年来在文旅政策方面持续释放红利。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等举措。2025年11月,文旅部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引导文旅消费活动出新,持续举办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推出应季应景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背景下,以NPC互动为核心的景区新模式,通过情绪价值供给与短视频传播,构建了体验、共创、传播、消费的完整闭环。这不仅为景区带来了持续客流与品牌声量,也为内容平台沉淀了海量原生素材,标志着文旅产业从传统景观消费向情感消费的时代跨越。这种以人为纽带、以情感连接为驱动的新范式,正在重塑文旅行业价值逻辑,或将为行业未来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克财经”,作者:范东成,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