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28 11:57
2025年11月27日,在2025年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颁奖典礼上,海底捞凭借在食品安全数字化治理、风险防控与体系建设方面的持续实践,获得“年度七星奖”。这是海底捞连续第三年获此认可。七星奖是国内食品行业具有公信力的专业奖项之一,旨在鼓励企业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创新与可持续领域形成长期投入与稳定标准。
以数字化工具提升治理效率
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基本底线。海底捞自1994年成立以来,将食品安全作为核心管理要求,并围绕“全链条、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思路不断完善“嗨食安”体系。近年来,海底捞在数字化治理方面持续加码,陆续上线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有害生物管理系统等工具,实现数据实时采集、隐患及时预警、流程闭环管理。
在全国门店,食品安全员每日通过系统接收“日管控”任务,完成现场核查并及时记录,系统可自动生成日报、周报和分析报告,提高自查、整改与复盘效率。此外,海底捞自2020年起启用AI智能巡店系统,覆盖厨房操作、食材存储、虫鼠害识别等多类风险场景,逐步实现从“人工发现问题”向“技术预警风险”的转变。
全员参与推动安全管理落地
人员执行力是食品安全体系运转的关键环节。海底捞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与生产安全“双认证”培训,建立从入职到晋升的培训体系,截至2025年5月累计完成认证超82万人次。
为强化日常执行,海底捞推行“一日食安员”轮值制度,并设立“食安积分制”,将表现记录纳入门店常规考核,并对优秀员工和门店给予表彰。在公众监督方面,海底捞定期举办“315食安大练兵”“神秘访客探店”等活动,同时长期开放后厨参观,月均参观人数约2000人次,以更透明的方式展示食品安全管理现场。
从源头强化风险控制,积极参与行业治理
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起点,食材供应链管理是海底捞长期关注的重点。依托蜀海供应链及合作基地,海底捞构建了覆盖种养殖、加工、仓储、运输和门店使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在牛蛙、海带苗、酥肉、小米椒等高风险食材上,海底捞推动基地化养殖、标准化加工和全过程追溯,以减少生产风险。
2024年,海底捞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及多家企业发布《牛蛙养殖及加工技术规范》,推动行业在生产流程和安全标准上形成更明确的规范,也成为海底捞参与行业治理的具体举措。与此同时,海底捞持续强化供应商管理,从资质准入、现场稽核到抽检检测,逐步完善审核体系,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原料的质量安全。
同时,海底捞还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围绕火锅底料、食材质构和储运稳定性等课题进行研究,以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
海底捞质量安全管理中心总监郭双喜表示,食品安全管理没有终点,海底捞将继续通过数字化和制度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以务实方式守住食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