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科技公司"军备竞赛",硬件巨头收入攀升

2025-11-28 12:24

作者:林更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冬季夜晚气温一般在-25℃,极寒时-35℃。阿里巴巴崭新的数据中心坐落于此,察哈尔右翼前旗200多亩的园区可容纳数十万台服务器。这里的寒风降低了能耗成本,延迟低于2毫秒的光纤通道可直连北京,承接京津冀海量数据存算需求。

不只是阿里巴巴,苹果、快手、华为等50多家企业在乌兰察布签约落地了67个数据中心,总投资2600亿元。这里的算力运营规模达10.87万P,智能算力占比超90%。

在转型成为数据中心基地之前,乌兰察布盛产土豆、煤炭、石墨、铜、铅。

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巴巴在AI和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为1200亿元。11月25日公布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报告后,管理层对行业需求给出了极度乐观的评论——当前是"需求超过供给"。管理层暗示,3年3800亿元的资本支出指引,可能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

整个2025年,全球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持续爆发式增长。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美股七雄"市值大幅上涨。财富带动支出,它们向AI和云基础设施投入巨额资金。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巨头们年度资本开支超过4000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30%-50%,主要受AI训练、推理需求、数据中心扩容驱动。

巨额投资直接拉动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硬件需求,硬件巨头如英伟达、联想、戴尔、Supermicro等从中获益显著,AI相关营收占比飙升,预计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520亿美元,同比增长55%。

即便市场上有关"AI泡沫"的论调再次升温,各大科技公司仍保持激进态度。英伟达CEO黄仁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AMD CEO苏姿丰等管理层普遍认为,AI基础设施是一项"不能输的战略性投入",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度更危险。

黄仁勋多次表示,数据中心正从"传统计算架构"向"加速计算架构"全面迁移,而这一转变将至少持续十年。苏姿丰也估算,到2030年,AI和数据中心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1万亿美元。

杨元庆则强调,真正值得担忧的不是泡沫,而是AI普及带来的芯片与服务器短缺,这种势头丝毫没有放缓迹象。联想最新财季收入创历史新高,AI相关收入已占总收入30%。

订单增长受益者

在这一轮全球AI基础设施竞赛中,阿里巴巴是中国资本开支规模最大、最激进的玩家。2025年9月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相关云基础设施建设,且CEO吴泳铭最新在11月25日财报电话会上暗示"实际支出可能高于指引"。

吴泳铭在回答"云业务未来的增长前景是不是有加速的可能"的提问时,称客户的需求非常旺盛,以致于阿里云AI服务器上架节奏严重跟不上客户订单的增长速度,"我们在手的积压订单数量还在持续的扩大。"

3800亿元巨额资金首先将直接用于AI服务器与GPU采购,其次用于数据中心土建与配套。阿里云目前最大的服务器供应商为联想集团,联想主要为阿里云提供定制化高性能服务器产品。在阿里巴巴3800亿元的投资规划中,服务器采购占有重要比重。

2025年初,联想占中国AI云服务器收入的约35%。2025年4-6月,联想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155%,这得益于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公司的深度联合开发制造。

面对科技巨头对高密度算力和低能耗的需求,硬件厂商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联想提供的第六代Neptune液冷服务器,相较传统风冷可降低数据中心功耗40%;其推出的"双循环"相变浸没制冷系统,落地PUE值仅为1.035,能让96.6%的电费直接用于AI训练与推理,完美匹配科技公司的能效优化目标。阿里巴巴乌兰察布、河源、张北等多座"零碳"数据中心均已大规模部署联想液冷方案。

2026年上半年,联想ISG业务用"营收狂飙+战略性小亏"完美兑现了"all in AI基础设施"的承诺,营收84亿美元,接近去年同期全年规模;中国市场贡献了大部分增量,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客户订单是核心推手;液冷已成为最亮眼子板块。

11月中旬,星展银行分析预计,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到2029年将超过1400亿美元,这将直接转化为联想的订单;联想在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将在2028年超过20%;ISG业务将从2027财年开始实现可持续盈利,原因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规模扩大,以及液冷技术在新AI机房中成为标配。星展银行将联想目标价上调至20港元。

从硬件到解决方案

联想与阿里的合作早已超越单纯的"卖服务器"。双方自2014年起即在混合云、边缘计算领域深度绑定。2025年,合作进一步扩展至AI PC、AI私有云、海外联合出海三大领域:

AI PC:联想已推出数十款内置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的AI PC、天禧AI手机与平板,终端侧本地小模型与阿里云端大模型无缝协同;

AI私有云:联想TruScale按需付费基础设施服务与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深度融合,已在沙特149亿美元AI项目中联合中标;

全球布局:2025年双方共同参与沙特、泰国、马来西亚等多国云与AI基础设施项目,助力阿里云国际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放眼全球,资本开支浪潮正转化为硬件厂商实打实的订单与利润。

英伟达Blackwell平台2025全年产能早已售罄,2025财年数据中心收入1836亿美元,同比增长60%。戴尔AI服务器订单储备(backlog)已突破200亿美元,且仍在加速增长。HPE则凭借GreenLake订阅模式,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增速远超硬件销量,毛利率持续扩张。

在中国市场,联想扮演了类似"英伟达+戴尔"的角色:既是高性能服务器主力供应商,又通过TruScale提供类GreenLake的按需付费服务。

从乌兰察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到硅谷巨头刷新纪录的资本开支,全球科技行业正经历一场关于算力的结构性竞争。AI基础设施已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远超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升级。

这一轮投资浪潮可能在十年内重塑产业格局,而硬件供应链的受益程度将成为观察AI行业健康度的重要窗口。但与任何高成长行业一样,其背后也伴随周期波动、技术替代和成本压力等风险。

对于英伟达、联想、戴尔等硬件及服务供应商而言,AI驱动的资本开支浪潮正在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但行业的真正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