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理想汽车三季度每交付一辆车亏6700元 李想称回归创业公司管理模式迎接挑战

2025-11-28 08:05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首个盈利企业,理想汽车(02015.HK、LI.US)再次陷入亏损之中。

11月26日晚间,理想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第三季度收入总额为274亿元(38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429亿元减少36.2%;净亏损为6.24亿元(87.7百万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及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及11亿元。

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交付新车9.32万辆,较上年同期的15.28万辆下降39.01%。

形象地看,第三季度,理想汽车每交付一辆车要亏约6700元。

“过去三年我和创业团队努力学习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体系,逼迫自己接受各种变化,”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坦言,“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坚定地回到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以此来面对新时代、新技术的挑战。”

收入总额274亿降36.2%

11月26日晚间,理想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第三季度收入总额为274亿元(38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429亿元减少36.2%,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302亿元减少9.5%;经营亏损为12亿元(165.4百万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的经营利润为34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为8.27亿元;净亏损为6.24亿元(87.7百万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及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及11亿元。

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的车辆销售收入为259亿元(36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413亿元减少37.4%,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289亿元减少10.4%;车辆毛利率为15.5%,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20.9%,2025年第二季度为19.4%。剔除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的影响,2025年第三季度的车辆毛利率是19.8%。

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为45亿元(627.8百万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92亿元减少51.6%,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61亿元减少26.3%;毛利率为16.3%,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 21.5%,2025年第二季度为20.1%。剔除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的影响,2025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是20.4%。

10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日前,理想汽车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公告显示,理想汽车此次召回编号为S2025M0174V,公司自2025年11月7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从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的理想MEGA 2024款汽车,共计11411辆。

理想汽车介绍,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理想汽车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

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的营业费用为56亿元(793.1百万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58亿元减少2.5%,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52亿元增加7.8%;经营利润率为负4.3%,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8.0%,2025年第二季度为2.7%。

三季报还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4亿元(10亿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0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亿元;自由现金流为负89亿元(13亿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91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为负38亿元。

不再走“套娃”路线

理想汽车业绩下滑,核心原因为公司交付量下滑。

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交付新车9.32万辆,较上年同期15.28万辆下降39.01%。

形象地看,第三季度,理想汽车每交付一辆车要亏约6700元。

而目前,理想汽车已丢掉“销冠”的地位。

理想汽车近日公布2025年10月交付数据,当月公司交付新车3.18万辆,同比下降38.25%;前10个月交付32.89万辆,同比下降16.36%。

对比来看,2025年前10个月,零跑汽车交付46.58万辆,鸿蒙智行交付41.25万辆,小鹏汽车交付35.52万辆,理想汽车跌落至造车新势力第四位。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年初,理想汽车向供应链定下的2025年销量目标是70万辆,这比上一年交付量增长了约40%。

不过,随着交付量下滑,有消息称,理想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

按照下调后的数据计算,理想汽车2025年前10月销量仅完成目标51.39%,几乎已无法实现全年目标。

有报道显示,2025年10月中旬,理想汽车在北京雁栖湖开了三天的秋季闭门战略会,对销量下滑、研发、产品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从而调整车型、产品和研发策略,以及加快出海节奏和加大AI投入力度。

理想汽车认为,过去四年一次平台大迭代的节奏已经跟不上当下的竞争强度,使自己出牌变得被动。

报道称,理想汽车的“头号强敌”鸿蒙中心仅是2026年就规划了25款车型,小米汽车也凭借两年两款爆品车型使自身成为理想无法低估和忽视的对手。

理想调整的策略之一是加快产品节奏,从以前的四年一次的平台大迭代缩短为两年一次。配合这一产品节奏转变,理想已经在供应链大会上动员供应链伙伴进行配合。

知情人士称,理想汽车已逐渐认清现实,“过去李想比较抵触堆配置,以后是该卷就卷,不再做凑合的产品,做不到让用户惊艳的产品,就不要做。”

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理想决定拉大之后的车型区分度,不再只靠配置区分,而是要靠设计定义区分。这意味着,理想可能打破家族化产品设计思路,不再走“套娃”路线,一个平台一个风格,不同车型的外观会有一定的差异化。

11月26日,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经历了产品周期、供应链爬产、政策变化等带来的各种挑战。

“过去三年我和创业团队努力学习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体系,逼迫自己接受各种变化,”李想坦言过去的“错误”并表示,“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坚定地回到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以此来面对新时代、新技术的挑战。”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