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六年深耕构建生态新图景,证券行业文化建设迈向新阶段

2025-11-28 08:33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被概括为“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文化建设正成为驱动行业行稳致远的深层力量。

从2019年11月证监会召开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开始,六年时光弹指而过,百余家券商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建设工作,将文化建设与合规风控、服务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构建起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行业文化生态体系。

党建引领是证券行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宗旨。六年实践证明,将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治理、发展方式和行为规范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企业形象,还能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党建引领,证券行业可以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正确的经营方向,对于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浙商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钱文海日前表示,浙商证券通过系统构建“党建为核、文化为脉、治理为基”的融合生态,探索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落地的创新路径。

浙商证券党委将党的领导贯穿文化建设全链条,构建起思想引领、战略协同、责任传导的三维保障体系。

在思想根基上,浙商证券党委建立了常态化政治淬炼机制。2025年,浙商证券党委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5次、理论中心组学习8次,持续深学细悟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公司通过创新“五学联动”模式(领导领学、讲学、专家导学、实地助学、载体促学),覆盖全体党员。

在战略融合上,浙商证券制定了“十四五”规划文化建设专项,将“文化滋养力”明确列为支撑公司战略的七大核心能力之一。

在责任传导上,浙商证券建立了“三级责任闭环”。通过制定《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职责清单》,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基层支部落地执行”的责任链,将文化建设纳入党建考核指标体系,对考核末位单位负责人实施约谈问责,形成“部署—落实—检查—考核—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

中航证券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根本引领,将党的先进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治理与合规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持续筑牢风控防线、提升服务质效。

公司将党建要求嵌入公司治理全流程,通过《权责清单》动态优化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合规管理、人员履职、重大决策等关键环节,确保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切实发挥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对违背合规底线、文化价值观和廉洁从业要求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筑牢依法合规经营的生命线。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创建特色党建品牌。例如,打造“合规卫士守证先锋”品牌,明确“做优合规服务、强化业务协同、守住合规底线、护航公司发展”的品牌定位,促进党建与合规实践有机结合。

证券行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近年来,行业以“守正创新、服务实体”为文化内核,将文化理念转化为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践动能,在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文化担当。

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加强投资者教育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去年“924”新政以来,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了解资本市场、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成为居民财富重要蓄水池。与此同时,证券行业不断加强文化引领,将行业文化理念纳入自身投教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投教服务内涵,推动构建良好的投资生态,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例如,光大证券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积极践行“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第一时间响应号召,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系统性普及金融知识,强化风险警示教育,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用实际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活动期间,光大证券策划并实施了213场金融教育宣传活动,约为去年同类活动数量的4倍。同时,公司还积极搭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文化交流桥梁,组织群众实地走进上市企业,增进双方的深度了解与价值认同,助力投资者切实树立股东意识,培育成熟投资文化理念。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金融方面,南京证券精准锚定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的协同逻辑,以科技为载体、文化为内核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创新性提出企业“科创文化”建设思路。公司依据《南京市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双创双提升”实施方案》,由江苏省劳模、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委员江念南领衔创建江念南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启金融科技创新。工作室提出“科技是骨骼,文化是灵魂”观点,强调二者缺一不可。此外,公司坚持“聚焦、匹配、融合”的战略,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一方面,推行ITBP(IT业务合伙人)模式——让技术人员深入总部业务一线,前置了解需求。另一方面,以IT服务台联动分支机构,快速响应基层业务痛点,推出智能客服系统后,客户问题解决时效与满意度大幅提高。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证券行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借助文化建设东风,证券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从“零散化参与”向“系统化推进”加速转型,从单一公益捐赠向“金融赋能+产业帮扶+公益践行”多元模式升级,从少数机构引领向全行业协同发力拓展。

如上海证券近年来将担当文化延伸至乡村振兴领域。公司构建了“专业服务为根基、投资者教育为工具、公益实践为延伸”三位一体模式。在专业服务层面,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券为县域经济注入资金,其中重庆开乾集团债券创发行人历史最低票面利率。投教赋能方面,投资者教育基地接待访客4万余人次,创新推出《慧眼识“非”》等融合传统文化的投教作品。公益实践上,“上证益心”品牌落地70余个帮扶项目,涵盖云南“儿童之家”、内蒙古助学金、铁力木林保护等,形成“输血+造血”的可持续帮扶体系,2025年两个项目获上海市专项资金资助,强化了公益品牌的社会公信力。

国泰海通将投资者广泛熟知的“818”理财节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将具有行业影响的理财节赋予公益文化内涵,并升级为汇聚爱心与温暖的社会文化节日。

2025年8月18日,国泰海通携手战略客户光明集团下属上海蔬菜集团(上海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举办首届“818·帮一帮”公益文化节暨消费帮扶公益集市。在消费帮扶公益集市上,公司10个结对县带来的100多款特色产品精彩亮相,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同步展销。在公益集市结束后,国泰海通还组织各县农产品企业代表走进“百县百品”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进入上海市场的流程和要求,学习借鉴优秀同行的运营经验,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与合作空间。

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17次提到“金融”。作为连接资本市场各参与方的关键纽带,证券公司对于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和培育专业文化,是证券公司在新征程上肩负的重要职责。这一点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

国开证券课题组表示,当前,我国证券业正处于从“规模竞速”向“功能提升”的转型关键期。对于证券公司而言,专业文化可以凝聚为强大的精神驱动力,通过提升执业素养、赋能价值创造、夯实合规风控以及深化文化认同等多种途径,推动企业文化与能力建设深度融合,引导价值伦理向资本效能转化。与此同时,专业文化可以外化为可信赖的品牌声誉和市场形象,是可以带来长期价值回报的无形“信用”资产。证券公司凭借专业文化与员工、客户、监管等利益相关方建立起良性信任关系,“文化资本”将催生“信任溢价”,激活资源集聚效应,为构建和巩固核心竞争力提供持续动力。

中国银河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晟日前表示,卓越的文化建设是中国银河穿越周期、持续成长的重要力量。通过文化建设,公司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报国”的初心使命,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展现了更大担当。文化建设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内部凝聚力,也增强了公司的外部影响力。通过系统化的文化传播,中国银河证券树立了与国家同频、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国有金融企业形象,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