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腾讯、网易相继布局,FunPlus死磕这一赛道,潜力如何?

2025-11-27 16:14

最近,海外游戏市场又有新的动向:

FunPlus旗下微观世界SLG《Micro Hunter》9月下旬在部分市场上架,并在10月开始增加效果广告投放量。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Micro Hunter》整体表现并不突出。在美国市场,该产品的最高排名为策略品类榜第55名。

据悉,《Micro Hunter》并不是FunPlus首款微观世界SLG,而《Micro Hunter》更是FunPlus在3年历经6个游戏名反复测试的产品。

换言之,FunPlus一直瞄准微观世界题材。而从目前来看,网易、腾讯的头部大厂也开始盯着这条小众赛道。

《Micro Hunter》具体表现如何?有哪些营销动作?今天,DataEye研究院就来聊聊这一款游戏。

市场情况

点点数据显示,《Micro Hunter》前身为《Tiny Survivors》,并在今年2月就已经在菲律宾、西班牙、德国、美国、墨西哥、巴西开启小规模测试。直到9月23日才正式更名为《Micro Hunter》,并以《Micro Hunter》继续在部分市场上架及进行效果广告投放。

下载表现

截至11月23日,《Micro Hunter》正式更名已达2个月,双端全球累计预估下载量约为71.7万次,其中Google Play的下载量占比大盘84%,而苹果商店下载量占比为16%,两者差距比较明显,这主要原因是《Micro Hunter》更名前就已经上架了谷歌商店,而iOS端属于冷启动,在9月27日才收获下载量。

从趋势来看,产品正式更名后,下载量有稍微提升,而进入10月之后,配合效果广告投放,下载量明显提升,单日下载量峰值约为2.6万次。

在下载领先的市场分布方面,巴西以下载量11.3万次领跑,成为《Micro Hunter》的第一大下载市场。而美国市场以下载量7.6万次排名第二,菲律宾、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地区则紧随其后。而观察下载量TOP10地区,东南亚地区有三个席位。

收入表现

《Micro Hunter》更名以来双端累计预估收入呈现缓慢上涨的趋势。截至11月23日,《Micro Hunter》双端累计预估收入约为55万美元,单日预估收入峰值出现在11月2日,约为1.3万美元。

从地区收入数据来看,美国市场以34%的收入占比成为《Micro Hunter》的第一大收入市场,而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地区排名第2/3/4名,印尼排名第五名。巴西作为下载量最高的地区,其收入占比仅为1.85%。

市场情况

投放趋势

DataEye-ADX海外版数据显示,《Micro Hunter》iOS端上线后并没有立即进行效果广告投放,而是在10月之后才开始增加素材投放量。不过在10月末,《Micro Hunter》投放素材量开始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直到11月初整体停止投放的状态。整体投放时长在1个月左右。

具体数据来看,《Micro Hunter》iOS端在投放力度上并不算特别大,单日投放素材量峰值出现在10月13日,接近200条。而从整个投放周期来看,《Micro Hunter》大约投放1100条创意素材。

素材受众

DataEye-ADX海外版数据显示,《Micro Hunter》iOS端近30天投放素材的目标受众中,男性用户占比约为78%,而女性用户占比也超过21%。

年龄层分布方面,25-34岁用户是主要受众群体,占比约为39%。35-44岁用户占比接近30%,排名第二。18-24的青年用户人群占比约为14%。

素材创意

《Micro Hunter》的创意素材主要围绕“微观”的游戏内容进行展开,例如通过画面小人在大世界里的生活场景,战斗方式。同时展现出人类变小之后,一些本身非常寻常的事情会变得特别困难,包括被昆虫袭击等等,进而体现出策略SLG的掌控感;而在创意形式方面,不少创意素材主要以动画+口播的形式展现,画面表现张力强。

以下为DataEye-ADX海外版展示的游戏近期高曝光度素材创意,主要分为3个类型:

①“微观”世界展示+口播解说:在《Micro Hunter》的高曝光视频类型中,这类型素材投放占比最多,具有较强的内容发散性。常见为展示小人物在微观世界的生活方式,例如进入水管生活,或者是改造牛奶盒子形成住所等等。同时因为人物变小,昆虫等生物变成了boss需要进行战斗等,进而形成猎奇观感,吸引对题材感兴趣的用户。

②大事件紧急+展示建造策略:这类素材内容主要是类原生视频,重点突出角色遭遇危机时的操作,例如建造防御系统、武器装备等,最后打造属于自己的“基地”,进而点题SLG品类。而该类型素材比较常见,此前会出现在末日SLG、冰雪SLG类型,整体思路依然:危机-反击-建成基地。

③角色人物的展示:这类素材表现方式比较简单,素材内容的核心就是对角色造型的展示,包括游戏内的角色造型和角色立绘,例如展示昆虫与人物的比例大小,突出“微观”元素。同时高品质的素材内容是项目为了体现产品的品质感,进而获得更多目标用户的认可,增加转化成功率。

结语

整体观察来看,FunPlus微观世界SLG产品《Micro Hunter》尽管没有取得亮眼突出的成绩,但根据小规模上线测试和扩量投放情况来看,项目组大概率还需要对产品进行打磨优化,为下一次产品大推做准备。

与此同时,FunPlus在“微观世界”赛道已经死磕了超过3年,足以说明这家SLG头部厂商对于此赛道有着足够的信心。

事实上,“微观世界”这一细分赛道在近些年已经被头部厂商所关注,网易在去年10月海外发行了相关题材产品《开放空间》(2025年2月网易宣布终止合作),而腾讯旗下经营类产品《粒粒的小人国》也是采用了“微观世界”这一题材。而再往前看,《小小蚁国》等SLG产品同样涵盖了“微观世界”元素。

至于“微观世界”赛道为何被头部厂商集体盯上?DataEye研究院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微观世界题材游戏爆火,具备市场潜力。TGA年度游戏获得者《双人成行》就是一个“微观世界”,且名利双收。微观世界本身的“猎奇”特点让产品具有辨识度,或许也能提升现实玩家的探索欲望,并与市场上的产品形成明显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是微观世界具备轻松休闲特点。近年来,休闲SLG的爆火让更多厂商尝试新的题材内容,进而避免同质化。而微观世界本质上就是将人类缩小的一个幻想童话世界,也意味着避开了“国战”“西方魔幻”等传统题材产品。

总而言之,“微观世界”受到越来越多头部游戏厂商的关注,也具备了一定的行业潜力,但小众题材本身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厂商盲目入局。不过,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微观世界”抢量大战却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ataEye”(ID:DataEye),作者:DataEye,36氪经授权发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