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亚盛医药公布奥雷巴替尼胃肠道间质瘤领域研究进展

2025-11-26 12:15

11月25日,亚盛医药宣布,奥雷巴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转化医学和1b期临床研究结果在国际期刊《信号传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研究结果表明奥雷巴替尼在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GIST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还首次揭示奥雷巴替尼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全新机制。

此次发表在该期刊上的研究为一项1b期临床试验及转化研究,研究评估了奥雷巴替尼在66例不可切除/转移性GIST/其他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其中包括26例TKI治疗失败的SDH缺陷型GIST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26例SDH缺陷型GIST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23.1%,临床获益率(CBR)达8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5.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5月。此外,该产品耐受性良好。

GIST虽属罕见肿瘤,却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SDH缺陷型GIST占所有GIST的5%至7.5%,好发于青年及青少年人群,易复发转移。

本次发表的转化研究发现,奥雷巴替尼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一全新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者发现SDH缺陷型肿瘤呈现显著的脂质代谢紊乱特征:内源性脂质合成能力减弱,而对外源性脂质摄取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SDH功能缺陷驱动了细胞膜关键脂质摄取蛋白CD36的异常高表达,从而增强细胞对外源性脂质的摄取。这一发现建立了线粒体能量代谢关键酶SDH,与CD36在机制层面的直接联系,同时揭示了SDH缺陷型GIST的核心代谢特征之一:肿瘤细胞生存及增殖高度依赖外源性脂质。

本次研究证实,奥雷巴替尼能够有效抑制CD36的表达,从而阻断肿瘤细胞获取外源脂质

除上述机制外,奥雷巴替尼作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还能有效抑制HIF、FGFR、VEGFR等多条致瘤信号通路。因此,奥雷巴替尼对SDH缺陷型肿瘤发挥的抗癌效应,很可能是其脂质代谢调控与致癌信号通路抑制多重作用协同的结果。

奥雷巴替尼是一款BCR::ABL1抑制剂。截至目前,该产品已获NMP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治疗接受过一线治疗的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一项国际多中心的注册3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旨在评估奥雷巴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参考资料:

[1]亚盛医药耐立克®胃肠道间质瘤领域研究进展在国际权威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 From https://www.prnasia.com/story/513396-1.shtml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