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财报解析|阿里巴巴Q3收入2477.95亿元 淘宝闪购订单结构与UE得到显著改善

2025-11-26 11:32

【亿邦原创】11月26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纽交所代码:BABA港交所代码:9988)日前发布了2025年九月底止季度业绩,及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告。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巴巴”)收入为2477.95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5%。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收入,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将为15%。净利润为206.12亿元,同比下降53%,主要是由于经营利润的减少所致。

用户表现上,2025年天猫双11中,淘宝APP实现了消费者同比双位数增长。88VIP会员数量同样同比双位数增长,已经超过5600万。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我们正处于投入阶段,构建AI技术和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生活服务与电商结合的大消费平台,创造长期战略价值。本季度,我们在这些领域大力战略投入,AI+云、大消费两大核心业务保持强劲增长。旺盛的AI需求推动云智能集团收入进一步加速,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在消费领域,即时零售规模扩大、单位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实现快速增长。”

1.Q3收入同比增长5% 销售和市场费用大增104.79%

第三季度,阿里巴巴收入达2477.95亿元,同比增长5%。和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相比,增速有所提高。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收入,三季度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将为15%。同时,净利润为206.12亿元,同比下降53%,主要是由于经营利润的减少所致。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03.52亿元,同比下降72%。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经营利润为53.65亿元,同比下降85%,主要是由于经调整EBITA的减少所致。经调整EBITA(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为90.73亿元,同比下降78%。该项指标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对即时零售、用户体验以及科技的投入,部分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双位数收入增长、云业务的持续增长所带来的经营业绩改善,以及多项业务运营效率的提升所抵销。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阿里巴巴收入4954.47亿元,同比增长3%。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收入,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将为12%。经营利润为403.53亿元,同比下降43%。经调整EBITA为479.17亿元,同比下降44%。净利润为629.94亿元,同比下降7%。

成本表现上,第三季度,营业成本达1507.81亿元,同比增长4.7%,占收入的60.8%。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营业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0.6%增加到了三季度的60.7%。占比上升的原因在于,即时零售业务增长导致了物流成本上升。产品开发费用为170.95亿元,同比增长20.5%,占收入的6.9%。

销售和市场费用达664.96亿元,同比大增104.79%,在收入中占比26.8%,去年同期占比13.7%。该项费用占比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对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用户体验的投入。此外,一般及行政费用为73.80亿元,同比减少24.5%,占收入的比例为3.0%。

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99亿元,同比下降68%。自由现金流(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流动性指标)为净流出218.40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净流入137.35亿元有所下降。自由现金流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即时零售的投入以及云基础设施支出的增加。

2.淘宝闪购订单量上涨带动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增长60%

分业务来看,财报按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所有其他等四个分部呈现。

第三季度,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收入达1325.78亿元,同比增长16%。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达347.99亿元,同比增长10%。云智能集团收入为398.24亿元,同比增长34%。

“所有其他”业务(包括盒马、菜鸟、阿里健康、虎鲸文娱集团、高德、智能信息(主要包括UC优视和夸克业务)、灵犀互娱、钉钉和其他业务)收入为629.69亿元,同比减少25%。下降主要是由于处置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导致的收入下降,以及菜鸟的收入下降所致,部分被盒马、阿里健康和高德的收入增长所抵销。

数据显示,高德日活跃用户在10月1日突破3.6亿,创历史新高;9月,平台上线了高德扫街榜,10月日均DAU超7000万,日均评论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从财报来看,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下包括电商业务、即时零售、中国批发商业三个部分。其中,电商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为1029.33亿元,同比增长9%。这里面,客户管理收入789.27亿元,同比增长10%。该项收入的增加主要由Take rate(货币化率:电商平台GMV转化为营收的比率)提升所驱动。

进一步看,Take rate的提升一是受“全站推广”渗透率提升的带动。去年阿里妈妈面向天猫和淘宝商家推出了一站式的全站流量运营解决方案“全站推广”。“全站推广”的特别之处之一是打通了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池。二是得益于去年9月新增的基础软件服务费。去年9月1日起,淘宝宣布向卖家收取基础软件服务费,对交易状态为“交易成功”成确认收货的订单,淘宝按“成交额x0.6%”收取基础软件服务费。

三季度,阿里巴巴即时零售业务(包括通过淘宝闪购和饿了么app产生的收入)收入为22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主要是得益于2025年4月底推出的淘宝闪购所带来的订单量增长。此外,即时零售业务规模持续增长、UE显著改善也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快速增长。

此外,中国批发商业收入67.39亿元,同比增长13%。该项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提供预付费会员的增值服务收入增长。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为104.97亿元,同比减少76%,主要是由于对即时零售、用户体验以及科技的投入所致,部分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双位数收入增长所抵销。和二季度的同比下降21%相比,第三季度经调整EBITA的下滑幅度在增大。

3.淘宝闪购订单结构与UE均显著优化 目标三年实现万亿成交

今年4月,阿里巴巴在淘宝app上推出淘宝闪购服务。同时,饿了么全品类进驻淘宝闪购。淘宝闪购在二季度和三季度也加大补贴投入来吸引消费者。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376.90亿元,同比增长37%。同时,这六个月内,阿里巴巴的销售和市场费用达1196.74亿元,同比增长83.64%,占收入的比例为24.2%。

在昨晚的财报电话会问答环节,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也着重介绍了即时零售业务的进展。“这几个月,我们专注于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优化UE(平台单位经济模型),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订单结构优化的同时,规模效应也带来了物流成本的显著下降。淘宝闪购GMV份额稳中有升,对相关实物电商品类也有明显的拉动。”他介绍道。

在订单结构优化方面,过去两个月,淘宝闪购上的高笔单价订单占比有所提升。最新数据显示,淘宝闪购非茶饮订单的占比上涨到75%以上;淘宝闪购最新的比单价环比8月上涨超过两位数。比单价的提升也带动了淘宝闪购整体GMV份额。

同时,规模效应带动了物流成本下降。蒋凡透露道,淘宝闪购的配送时效优于去年同期,每单的物流成本已经明显低于淘宝闪购大规模投入以前。“在以上两点共同作用下,我们已经完成短期内,每单亏损对比七、八月份降低一半的既定目标。”蒋凡表示。

此外,淘宝闪购也在带动相关品类与业务的上涨,如食品、健康、超市等实物电商品类。数据显示,盒马、天猫超市闪购订单环比8月上涨30%。同时,阿里巴巴也在推动品牌商家加入淘宝闪购。接下来,平台会加速相关业务品类和闪购的协同与整合。

蒋凡总结道,淘宝闪购已经完成了规模快速扩张这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的UE优化也符合预期。下一阶段,淘宝闪购会持续精耕细作用户体验,聚焦高价值用户的经营,聚焦零售品类发展。电话会上,阿里巴巴方面也提到,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是如何更好地进行远近场的协同。

他指出,淘宝闪购的目标是三年后为平台带来万亿的成交,继而带动相关品类整体市场份额的上涨。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