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25 10:05
来源:蓝洞商业
十岁的拼多多,似乎一直是一个破壁者,造就了改变中国电商规则的无数个新发明,而现在,豪掷千亿的背后,拼多多押注的,到底是怎样的未来?
撰文|于玮琳
「打开想象力」—— 是品牌从困局走向新生的关键破局点。
创立于 1932 年的乐高,曾在 2003 年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其转危为安的秘诀是,从「排斥成人」到「拥抱成人」。如今的乐高,早已超越 「儿童玩具」的定义,成为不同年龄层表达自我、释放压力的生活方式载体,距离 「百年品牌」 的目标愈发接近。
这样的「想象力革命」,正在无数产业带品牌身上重演。举个例子,如果成年人能玩乐高,孩子为什么不能钓鱼?
过去三年,我国亲子钓鱼市场规模暴涨 300%,在 1.4 亿活跃钓鱼者中,24 岁及以下群体占比超 22% —— 曾经 「中年男性专属」 的垂钓,正因 「小物钓」 的兴起变得全民可及。
威海钓具产业带的新锐品牌们,正是抓住了这一缺口:针对年轻群体与亲子家庭,推出轻便、时尚且高性价比路亚竿,有品牌入驻拼多多仅一年,单店 GMV便突破 200 万,完美实现「人群破圈」。
如果土豆的品质优良,产量足够,为什么只能烂在地里?为什么不能做成薯片销往全国?
在云南昭通,28 年没有走出云贵的薯片企业,正在「多多好特产」的扶持下,用新品类抓住年轻人的心,突破产地桎梏,走向全国,实现「空间破圈」。
如果必须拥有一件羽绒服,那么为什么只能在冬天买?
「羽绒服之都」平湖,当地工厂多为国际品牌代工,受季节限制明显,冬季忙、夏季闲成了行业常态。而借助拼多多的流量与数据赋能,他们通过开发轻薄款羽绒服、内胆外套等四季适用单品,把「季节限定」做成了「全年热销」,实现「时间破圈」。
产业带「想象力革命」的背后,是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的精准赋能。从今年 4 月开始,拼多多拟在 3 年内投入超过 1000 亿元资金的流量与资源,助力商家高质量发展。仅仅半年时间内,就带来了供给侧翻天覆地的大换血。
十岁的拼多多,似乎一直是一个破壁者,造就了改变中国电商规则的无数个新发明,而现在,豪掷千亿的背后,拼多多押注的,到底是怎样的未来?
1
千亿资金流向何方?
千亿扶持就像一个庞大的蓄水池,被分为三个支流,精准滴灌。
作为拼多多起家的大本营,农产品上行是支流的第一个走向。通过「多多好特产」计划,专项团队深入浙江舟山、湖北仙桃、云南普洱等全国各大农牧产区,为特色农产品定制发展方向、提供品牌孵化和产销对接补贴。据《2025 农产品上行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平台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 47%。
第二条支流延续了去年 8 月启动的「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百亿减免」,针对产业带同质化严重、缺品牌、缺研发的痛点,以「新质供给」专项提供产品研发、营销推广、供应链优化全链路支持。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该专项已深入惠州零食、佛山童装、邵东箱包等数十个产业带。据《新质供给一周年发展报告》,过去一年间优质产品 SKU 同比增长超五成。
第三条支流则涌向「电商西进」计划,通过物流减免来扩大消费普惠。从去年 9 月开始,拼多多免除了青海、甘肃、西藏等西部地区的物流中转费,并在东北地区增设中转仓。随着千亿扶持入场加码,将更多偏远地区纳入「包邮区」,很多地区物流时效从 5 天以上压缩至 3 天内。
物流改善直接带动供需两端增长:过去一年,平台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4 成,其中日用百货订单量翻倍,潮玩周边订单量增长超六成;供给侧层面,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该计划已覆盖全国超 200 个地级市,带动西部地区商家数量同比增长 37%,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40%。
千亿扶持的密集投入,让水流大量涌向下游供给侧,却也造成了上游的承压。11 月 18 日,拼多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增速创近年来新低,同比增长 9%,相较于去年的 44% 大幅放缓,经营利润增速放缓至 1%。
但拼多多管理层对于这一结果早有预期,在三季度的电话会上,拼多多联席 CEO 赵佳臻表示「我们选择以长期视角看待竞争,主动加大投入,即便这意味着短期内要牺牲部分利润,也要为生态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这场事先张扬的长期主义实践,也赢得了外界的认可。数字经济专家胡麒牧评价:「电商平台正在从交易中介进化为创新引擎,这种转变将重新定义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此外,三季度财报发布后,花旗、大和等多家国际投行上调了拼多多的评级和目标价格。
经典动漫《海贼王》中,香克斯面对别人对其失去左臂的疑问,回应道:「我把它赌在新时代上了」。拼多多千亿扶持看似笨拙的「重投入」的选择,何尝不是对电商下一轮竞争的押注—— 当流量竞争见顶,供给侧的深度赋能,将打开怎样的想象之门?
2
新产品、新故事、新商家:产业带的“换血式”跃迁
答案藏在产业带的一场场「换血式」跃迁里—— 新的产品、新的故事、新的商家,正在重构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一斤土豆的地头收购价格在 0.6-1.2 元,而如果深加工做成薯片,价格就能达到 28-40 元/斤。卖的是土豆,却又不是土豆,从「原料」升级到「商品」,是产业带品牌要越过的第一重鸿沟。
1996 年,李斌辞掉稳定工作,在云南昭通办起了第一家薯片加工厂,创立了「噜咪啦」品牌,他带着工人手工削皮、切片、油炸,靠业务员骑自行车跑遍乡镇铺货,把 1 元 1 包的薯片铺进云南的小卖部。
但这远远不够,仅靠业务员铺货走线下渠道,噜咪啦 28 年都没有走出云贵。新的渠道和新的产品,是走向全国的必经之路。2019 年,噜咪啦进驻拼多多等电商平台,2025 年,通过平台销售数据的分析,创新推出香菜、折耳根等特色口味,通过「多多好特产」带来的流量倾斜与品牌补贴,迅速打开通路,甚至引入国际先进设备,实现 3 分钟完成土豆到薯片的全流程智能化加工。
时至今日,噜咪啦在拼多多平台粉丝超 5.1 万,好评率达 97% 以上,复购率达 38%。尤其是参与拼多多「百亿补贴」专项后,平台销量实现了翻倍。「土生土长」的土豆,终于摇身一变成了洋气的品牌。
同样激动人心的故事发生在山东威海,这里是全球最大的钓具生产基地,700 多家企业将产品销往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一支鱼竿的出厂价仅仅几美金,贴牌后却可以被卖到几百美金。
从「代工」到「品牌」,师出必须有名,好故事和好机遇,是产业带商家要越过的第二重鸿沟。
通过拼多多的平台消费数据,「钓迷」产品负责人张荣波惊奇地发现,钓鱼的群体悄然变化,24 岁及以下钓鱼群体占比已超 22%,「小物钓」「亲子钓」 成为新兴潮流。
他们迅速调整方向,跳出传统钓具的厚重设计,推出主打「轻量化、高性价比」的 159 元路亚竿 —— 竿身采用威海本地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材料,重量仅 180 克,搭配防滑软握把和可调节长度设计,既适合新手入门,也能满足亲子互动需求。
平台为这个新故事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拼多多对我们非常重视,每年都会和我们一起制定新品的计划和销售目标,并给予一些流量倾斜或者真金白银的扶持鼓励我们技术创新」张荣波说。
通过「千亿扶持」的流量倾斜,新品钓竿可以精准推送给年轻钓友和母婴群体;此外,接入新质计划的商家,平均客单价提升了 47%,复购率从 23% 飙升至 40%。入驻短短一年,「钓迷」单店 GMV 突破 200 万。截至目前,位居拼多多路亚竿平价品牌第二名。
1981 年,国内的第一支鱼竿诞生于威海,在此后的 40 年里,威海讲好了一个「全球鱼竿代工第一城」的故事;而今天,产业带的创新者们,正在讲述一个「年轻人的第一支鱼竿」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正在帮助无数代工厂华丽转身为有创造力的新品牌。
拼多多押注的未来舞台,有新的「道具」——产品,新的「剧本」——品牌理念和故事,而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新的演员」,对于产业带换血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代际传承」。
根据拼多多相关数据,在过去一年间,平台「00 后」农货商家增长超 30%,95 后商家同比增长超 31%,00 后全品类商家同比增长超 44%。
什么促使年轻人开始走到台前,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操盘手?义乌厂二代张小杰的经历颇具代表性。
张小杰的创业起点,带着父辈工厂的「生存焦虑」—— 家里经营十多年的塑料衣架、垃圾桶生意,因同质化竞争陷入萎缩,「你卖 8 块,别人就卖 7 块,拼价格根本没有出路。」2020 年,他带着改变现状的想法入驻拼多多,意外找到了破局的钥匙。
张小杰发现,拼多多会通过数据提示机会产品方向,并对创新品给予流量倾斜。他瞄准厨房痛点研发的微波炉防溅盖,上线三天日销就破三千单;耗时三个月打磨的按压式冰格,登陆平台后日销峰值达六七千单,直接带动店铺年销售额突破 6000 万元。
但仿品跟风很快袭来,十几家工厂扎堆生产同款冰格,价格从 19.9 元被压到 6.5 元。这让张小杰坚定了 「做自主品牌、抬高竞争门槛」 的想法。恰逢 「千亿扶持」 计划落地,平台鼓励商家打造自主品牌,还为新质商家提供品牌孵化、黑标授权等支持。
在张小杰看来,黑标不仅意味着登上百亿补贴实现爆发,更是线下机会的敲门砖。如今,他已在厨房、收纳、家清三大赛道布局独立品牌,借助平台扶持加速申请黑标授权。
平台的指引大大降低了年轻创业者的试错门槛,让他们在产业带红海中有勇气突破创新,从「跟风模仿」走向「品牌引领」。
3
千亿为矛,再次重塑电商逻辑
10 年前,从战况明晰的电商江湖中横空出世,最终战至三分天下,拼多多是一个极有策略的「弈棋者」,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千亿押注的背后,是他们对未来竞争格局的更深考量。
如果说电商的上半场比拼的是流量的争夺,平台更关注如何获取更多用户;那么下半场的焦点就是供给侧的深耕,平台更关注如何创造更优价值。
打个比方,过去电商平台是「过路桥梁」,商家是「单向通行的车流」,前者提供交易通道,后者被动输出商品,缺乏深度绑定,供需匹配低效。
而现在,平台是「生态园丁」,商家则是「花丛」,前者以数据、补贴、供应链为养分,精准培育产业带的品牌与创新能力,后者则以优质供给反哺平台生态,形成双向滋养的共生关系。
以平湖羽绒服产业带为例,在千亿扶持的助力下,当地品牌从代工依赖、同质化严重、淡旺季明显的困境中走出来。通过平台给到的年轻消费趋势数据,羽绒服品牌罗宾汉推出杨超越同款,并在黑标授权、百亿补贴通道支持下,实现 4 个月销量十倍增长;另一家品牌艾菩诺鸶则通过销售数据优化运营策略,参与万人团活动,单日访客 5-6 万,开发轻薄款等四季单品,结合直播全年运营,实现「四季有订单」。
受访者供图
而在拼多多一侧,产业带品牌的成长带来了丰沛的优质 SKU 扩容,罗宾汉客单价从 299 元提升至 500-600 元,艾菩诺鸶深耕轻薄款细分品类,共同优化平台商品结构,扭转「低价低质」 刻板印象,夯实 「源头好货」 心智;
用户端,更多高质价比的产品契合了三四线城市的订单需求,明星同款吸引 Z 世代用户,为平台注入新鲜流量;
生态端,平湖商家的成功案例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产业带商家入驻,这无疑形成了一个正向运转的飞轮,拼多多正在从「卖货平台」转身为「产业服务商」,跳出流量竞争的红海。
而这场千亿级的供给侧革命,影响远不止于拼多多自身。它如同投入电商行业的「鲶鱼」,倒逼同行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竞争」—— 当越来越多平台开始聚焦产业带赋能、品牌孵化、供应链优化,最终受益的将是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及亿万消费者对「高质价比」的核心需求。
那么,拼多多押注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模样?
正如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 CEO 陈磊所说,站在十周年的节点往前看,公司将专注电商主业,迈向「Costco+Disney」的下一个十年。这一定位的核心,恰恰是千亿扶持的终极目标:Costco 的极致性价比,源于产业带直连消费者的供应链优化;Disney 的欢乐与共鸣,来自优质品牌的故事力与创新力 —— 而这两者,都离不开供给侧的持续深耕。
当威海的「年轻人第一支鱼竿」、昭通的「特色口味薯片」、平湖的「四季羽绒服」成为平台生态的一部分,「Costco+Disney」的蓝图便有了坚实的支撑。
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场革命还在向全球延伸。伴随 Temu 在海外的狂飙,拼多多千亿扶持培育出的中国产业带品牌,正借助这一通道走向世界。
回想乐高的故事:一个百年品牌的重生,始于一次打破边界的「想象力革命」。如今,拼多多用千亿资金种下的,不仅是电商生态的新规则,更是中国产业带品牌的「百年种子」—— 当越来越多商家从「代工」走向「原创」,从「区域品牌」走向「全球品牌」,那些伴随拼多多成长的创新者,或许终将成为下一个「乐高」,书写属于中国制造业的星辰大海。
而拼多多这个「破壁者」,也在这场对新时代的押注中,完成了自身最深刻的蜕变。
审校|陈秋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