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1-24 15:21
俞敏洪从南极发给员工的内部信像是捅了马蜂窝,意外引发网络群嘲。信中南极景致,企鹅模式,一碗饱含能量的鸡汤,本想激励员工,不料反成了众矢之的。信中17次提到“我”和“南极”,却只字不提员工转型困境。“老板在南极看企鹅,我却在工位当牛马”,两相对照,比任何励志语言都要刺眼。支持俞老板的人认为真诚分享不该被全盘否定。反对的声音拒绝咽下这碗南极来的“冷冻鸡汤”。
网友心里都有杆秤,秤砣虽小,能压斤两。你在南极赋诗,我在工位加班做事。不是员工不能吃苦,实在是这苦吃得太过真实刻骨;不是老板不能抒情,实在是这情抒得不是时候。鲜明对比触发了强烈的不平衡感,心里的秤就斜了。
代际隔阂,“Z世代”不爱“爹味”“老登”的空头支票。老一代企业家讲情怀、喜说教,新一代员工要看实际。情怀不能当饭吃,实际又少了些温度。俞老板的信,情真意切,就是落错了地方。就像对着正饿肚子的rapper吟诵诗和远方,虽是好意,终究很难共情。
网络评论区,人人都是裁判官。企业家的每句话,都会被放大。说得好,是分内事;说得差了,便千夫所指。虽然是时代进步,却也让老板们说话时多了三分忌惮。60后、70后、80后企业家擅长“创业叙事+鸡汤激励”的俯视沟通,在“Z世代”网友那里明显没有什么市场。新东方转型期,员工连续经历教培、直播、文旅业务调整,普遍处于高压状态。“嘘寒问暖真不如来笔巨款”。这一年,就因为缺乏共情被骂的企业家实在不少。
要说真话,先得懂人心。南极的冰雪再美,美不过员工的美好生活;企鹅的团队再好,好不过给人获得感的待遇和犒赏。企业家们已经功成名就,员工们还是辛苦牛马。多数网友不仅与员工共情,更投射了自我情绪。事后,俞老板有三次回应,“员工有不满,我和公司有问题,及时纠正”,并宣布明年将送10名优秀员工赴南极旅行;解释南极之行有工作任务;书面道歉解释,强调双向成就的关系。但是网友则认为本质上的劳资关系,老板首先就不该让员工产生相对剥夺感。
网友们反感虚假的完美人设,却很喜欢说真话、干实事、有情绪价值的头雁。过去享有不虞之誉,时下也免不了要面对求全之毁。对于当代企业家而言,如何在新时期“说真话”已成为一门必修课。老板们可以学学老农种地——看天时,察地利,懂庄稼的脾气。有不少分享型企业家的文笔、口才都已经登峰造极,但是当前的传播环境,网友往往只记住老板语录里令人感觉冒犯的“金句”,而不会阅读上下文。所以,平等的视角、关注员工实际需求、真诚地认同与共情,特别重要。
对员工说话,实实在在;谈理想抱负,脚踏实地。当企业家再分享诗和远方时,先看见、尊重员工眼前的苟且,顺手群发个“企鹅抱团”红包,可能共情效果就能拉满。毕竟,这世上最动人的,从来不是文采飞扬的豪言壮语,而是将心比心的体谅和落袋为安的回报。
看看新闻记者: 陈瑞
编辑: 陈瑞
责编: 周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