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银河年内发债“补血”1385亿 2025年前三季归母净利首超百亿

2025-11-24 08:27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在资本市场走势向好、交投活跃的背景下,券商积极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补充资本金,龙头中国银河(601881.SH、06881.HK)月内发债规模超百亿。

日前,中国银河发布公告显示,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50亿元,分为2年期和3年期两个品种。其中,品种一实际发行37亿元,票面利率1.92%;品种二实际发行13亿元,票面利率1.97%。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11月以来,中国银河已经完成发行了三笔债券,除了上面的非公开公司债券外,中国银河在18日和13日分别完成发行了30亿元的公开短期公司债券和40亿元短期融资券,月内共发行了120亿元债券,目的主要是为了还债,进一步优化公司的债务成本和结构。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截至11月23日,中国银河累计发行债券达1385亿元,是上市券商中发债规模最大的券商,第二名是华泰证券的1307亿元。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银河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51%至109.68亿元,创三季报历史新高。公司表示,主要是受益于投资业务、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快速增长。

11月完成120亿债券发行

11月以来,中国银河的发债节奏有所加快。

11月19日晚间,中国银河公告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发行结果。本期债券注册规模不超200亿元,本期实际发行50亿元,分为2年期和3年期两个品种。其中,品种一实际发行37亿元,票面利率1.92%,认购倍数2.4108倍;品种二实际发行13亿元,票面利率1.97%,认购倍数3.4769倍。发行人关联方未参与认购,国信证券中信证券等主承销商及其关联方合规参与认购。本期债券通过网下簿记建档发行,全程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除了非公开公司债券外,公司在18号还完成了一笔30亿元公开短期公司债券的发行。据悉,该公司债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期限184天,发行价格100元/张,采用网下簿记建档方式发行。发行于11月17日结束,实际发行30亿元,票面利率1.67%,认购倍数3.86倍。关联方方面,发行人关联方大成基金认购0.2亿元,主承销商关联方兴业基金、中信银行分别认购3亿元、5亿元,相关认购程序符合法规要求。

另外,11月13日,中国银河2025年度第二十六期短期融资券已于11月12日发行完毕。本期融资券发行日为11月11日,起息日为11月12日,到期兑付日为2026年6月15日,期限215天。计划与实际发行总额均为40亿元,票面年利率1.66%,发行价格为100元/百元面值。

粗略计算,2025年11月,中国银河的发债规模达120亿元。实际上,在资本市场走势向好、交投活跃的背景下,券商积极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补充资本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年内已有73家券商合计发行债券1.7万亿元,同比增长55.84%。其中,中国银河居首位,累计发债1385亿元;其次是华泰证券,年内发行债券1307亿元。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年内发债规模分别为1243亿元、979亿元、952亿元、890亿元。

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银华表示,2025年券商发债规模同比显著增长,受多重因素推动。一是当前利率水平较低,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较低,因此券商更倾向于通过发行债券置换高成本存量债务、补充营运资金。二是债市“科技板”启航直接推动了券商发债规模增长。三是2025年以来资本市场走势向好,券商需要增强资本实力以支撑业务发展。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首超百亿

行业整体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头部券商业绩稳健,中国银河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创出上市以来新高。

2000年8月,中国银河成立。初期,其主要从事传统的经纪业务,随后逐步拓展到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自营投资等领域。2017年实现“A+H”双重上市。近年来,中国银河证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降低对传统通道业务的依赖,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银河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6.01%至227.5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51%至109.68亿元,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中国银河三季报归母净利润首次超过百亿。

对于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中国银河表示,主要是公司的投资业务、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营业收入增加。

投资业务方面,以自营业务收入来看,以剔除对联营合营企业后的投资收益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来计算,中国银河2025年前三季度的自营业务收入为120.81亿元,同比增长41%。投资业务表现较好背后,是2025年以来市场活跃度提升,市场赚钱效应明显。

经纪业务方面,公司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63.05亿元,同比大增70.74%。据了解,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银河在零售端表现较好,公司的营业网点覆盖全国及东南亚核心市场,服务客户超千万。它构建了“客户分类、服务分层、投顾分级”的财富管理体系。这也是其经纪业务在头部券商中增速较快的原因。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中国银河的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为4.75亿元,同比增长29.88%。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依赖股权承销,中国银河在债券承销领域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其债券主承销规模达5761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地方政府债、金融债承销规模分别达3575亿元、1303亿元。

从行业整体来看,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超六成增幅在50%以上。经纪与自营业务是券商业绩增长“双引擎”,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普遍高增,增速最低也有47.91%;自营业务是第一大收入来源,仅5家券商同比下滑。与此同时,投行业务在政策暖风下显露触底回升迹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251.51亿元,同比增长23.46%。不过,资管业务表现一般,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呈现“跌多涨少”格局。

中国银河的资管业务前三季度实现的手续费净收入为3.96亿元,同比增长12.73%,这一增速也低于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增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